在我國古代的建築中,能看見很多建築的正門或其他位置都放著一面大鏡,這鏡子,在古代就稱風水鏡或者是照妖鏡。
比如在北京故宮的乾清宮,正面就有約五米高的水晶大鏡,恰與大門兩邊的左右門遙遙相對,向東、向西望去,乾清宮也各有幾面大鏡。
不僅古代大型建築中能看到照妖鏡,民間小家院落中也時常看見,比如門前或窗前掛的小圓鏡,還有古代將士鎧甲上的「護心鏡」,以及寺廟塑像肩,肘等處的鏡子也屬於此類。
風水師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吉向」,如門窗與吉向不符,又沒法改門,就可用平面反光鏡改向(折射),但如果想將屋外吉氣吸入,則最好還是用凹面鏡,但這個成本較高,所以大家通常還是用平面鏡。
室內梳妝鏡及衣櫃鏡的擺放也有講究。中國古代哲學認為,人體之氣與字宙之氣是一個本源,表現的內容也基本相同。這樣,人體也有電磁波的不可見光的部分。如果一面鏡子經常正對寫字檯或床,那主人的氣就會被反射掉一部分,影響身體健康。尤其夜間陽氣弱,更忌鏡子對著床。
鏡子可以映照容貌,而將小動物放在一個由鏡子全封閉的環境中,小動物會變得焦躁不安。中國古代人從早期的實踐中發現了鏡子的這些特殊「風水」功能,因此就被廣泛用在了建築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