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周星馳的《食神》是一部不明覺厲的電影?

2021-01-10 騰訊網

前言:

1996年,周星馳在《大話西遊》的票房慘痛失敗之後,成立第一個屬於自己的電影公司:星輝海外有限公司,並自編自導完成了電影《食神》。

電影講述食神史蒂芬周驕傲自大,被商業利益衝昏了頭,以致遭友暗算,一夕之間落魄潦倒。卻在路邊攤學習港式街頭美食特有的「煙火味文化」,憑藉撒尿牛丸一舉翻身。後入少林寺將「食」與「功夫」巧妙融合,領會「用心才能締造一切美食」的真諦,最終成為食神的故事。

《食神》在香港上映之後奪得4086萬票房,成為當年香港票房亞軍。

而電影中的那句臺詞:「只要用心,人人都是食神。」也成為無數80、90後的難忘回憶。

接下來本文將通過《食神》中你所不知道的5個冷門花絮彩蛋、「一顆撒尿牛丸」展現的富人商業思維模式與周星馳電影世界中「醜女頻出」的意義三個方面來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一、藏在電影中的5個冷門彩蛋

1 「食神」本尊確有原型。

在電影最開始,有一位人稱「炒王」的人做了一晚「黃金炒飯」。

這個「炒王」正是由被尊稱「香港食神」的戴龍飾演。戴龍曾以5000元一碗的「黃金炒飯」威震四海,而買這碗飯的人乃是澳門賭王何鴻燊。

同時在現實生活中,戴龍醉心自創獨門菜式,"食神雞中雞"、"食神鯊魚骨湯"、"鵝肝醬蝦丸"和"脆皮龜苓膏"並稱"戴家四大名菜"。

2 「笑場」戲不NG,成就經典

在火雞姐(莫文蔚飾)與基哥火拼那段,火雞姐和基哥讓手下小弟挨個的說:「混在一起做撒尿牛丸啊!笨蛋!」,這其中歡樂融融,極具笑點。

其實,這段戲拍攝本身就在笑場。飾演小弟的八兩金是真的忘詞了!而田雞是真的笑場了。

這陰錯陽差,在戲中反而感覺十分和諧,就好像是理所應當就是這樣,就直接保留了下來作為正片存在。

同樣的橋段在周星馳的電影《大內密探零零發》中,他和羅家英的對手戲也曾出現過笑場,羅家英說,「世事難料啊!」之後兩人都笑了,而這個鏡頭也被電影所留下了。

這樣的戲換成別的導演都是當「垃圾」直接刪除的,只有周星馳會留,這也正映出其在影壇獨具一格的無釐頭風。

無釐頭,在新華新詞語詞典中有這樣的解釋:「故意將一些毫無聯繫的事物現象進行莫名其妙的組合串聯或歪曲,以達到搞笑或諷刺目的的方式。

香港電影研究者譚亞明認為:「所謂無釐頭,原是廣東佛山等地的一句俗話,意思是一個人做事、說話都令人難以理解,無中心,其語言和行為沒有明確的目的,粗俗隨意,亂發牢騷,但並非沒有理。『無釐頭』的語言或行為實質上有著深刻的社會內涵,透過其嬉戲,調侃,玩世不恭的表象,直接觸及事物的本質。」

《食神》裡的那句臺詞,「我真的猜不透你。」,周星馳電影之所以廣受大家的喜愛,是因為他違背常理的語言,不一樣的語言表述方式。

3 莫文蔚一人分飾兩個角色。

莫文蔚這樣的大美女似乎只有在周星馳的電影中才放得那麼開,飾演的雙刀火雞姐,瀟灑灑脫的性格成就了她一身的超強氣場。

她對落難的史蒂芬周一見傾心,隨後誓死相隨。她敢愛敢恨,敢作敢當,在史蒂芬周東山再起的道路上遭對手追殺,火雞姐毫不猶豫的撲過去替他擋了一槍,那一剎那,她的齙牙,被醜化的刀疤臉,卻顯得如此的溫柔和美麗。

這種前後在同一人身上帶來的錯覺,也只有莫文蔚能夠淋漓盡致的展現。

然而,除了火雞姐,莫文蔚在《食神》中還飾演了一個角色,就是片尾出現的觀世音菩薩。

是不是很驚訝呢?

4.配角亦是主角,港式派演技全部在線

電影中的一眾配角豪華至極,除了吳孟達以外,只要你聽到以下臺詞一定記得這些配角。

少林寺方丈和他的那句:「我隨風而來,隨風而去」。飾演方丈的劉以達是個音樂人,曾與黃耀明組成「達明一派」。

主考官和她的那句:「我什麼會流淚,原來是洋蔥」,飾演主考官的薛家燕曾是香港地區叱吒風雲的女星,六七十年代曾與陳寶珠、簫芳芳三分天下。

再加上羅家英、苑瓊丹、谷德昭、林雪、李兆基、田啟文等人,這樣的「神仙陣容」放到今日,早已無法再現。

5 影片中的致敬橋段、穿幫鏡頭和一個遺憾

史蒂芬周用鈔票點菸的鏡頭致敬了電影《英雄本色》。

唐牛用漏勺擋臉的鏡頭出自1976年的喜劇電影《半斤八兩》。

被網友挖出來的穿幫鏡頭,來自影片末尾黯然銷魂飯完成那一段,那一顆不安分的青菜跑歪了。

最大的遺憾是電影中出現的在海上如同巨輪般的豪華餐廳,原型是來自近40年歷史的香港著名旅遊地標香港仔珍寶海鮮舫(珍寶王國)。由於老舊,餐廳於近日起暫停營業,令香港市民和遊客紛感可惜,好黯然,再也吃不到那「火雲掌」做的黯然銷魂飯了。

接下來,我們看看電影中所展現的獨特的富人思維。

二、由一顆撒尿牛丸引出的富人思維

《食神》電影的定位是什麼?喜劇片?愛情片?它亦算是一部商戰題材的電影。

當第一家撒尿牛丸店開業的時候,如何宣傳這個撒尿牛丸呢?

窮人思維是什麼?是促銷打折,是宣傳牛丸做工多麼考究,多麼好吃。

而史蒂芬周給出的觀點是用它來打桌球。

這是一種超出思維邏輯,飛躍想像的跨界模式。

這就將撒尿牛丸與其他的牛丸區別開來,它無需強調牛丸有多彈多Q,就告訴消費者一句:我的牛丸可以打桌球。消費者本能的在腦海中產生聯想,同時它也刺激了更大的消費層。

1.原先選擇別的牛丸店的消費者會想來吃吃這家的撒尿牛丸到底有與眾不同,這與現今網紅打卡店的宣傳模式相符。你要想,那可是24年前的電影,周星馳24年前就創造了網紅概念。

2.原先沒考慮吃撒尿牛丸的,但是因為可以「打桌球」所以想嘗試購買的消費者。

之後生意爆滿,史蒂芬周提出了第二個模式,開連鎖店。

注意,他開的連鎖店不是一家一家的分店,而是罐頭廠。這是因為他意識到連鎖店、分店都還是固有模式。有房租,有人工管理,而且面對的群體還都只是周邊居民,是小數,且發展緩慢。

只有做成罐頭,才能脫離香港這個市場,而可以進軍到全世界市場,讓全世界都吃上撒尿牛丸,這才是利益的最大化。

這是富人思維中的野心和遠見性。

再接下來,就是史蒂芬周在談論等有了錢以後該怎麼辦的時候,

窮人思維就是李兆基提出的「收租,買樓。」

而史提芬周提出的是,「先上市,上市以後再集資。接著就是炒股票、炒地皮,接著再分開上市,到時候光是利息就夠了。」

窮人的想法是有錢要買樓,富人的想法是有錢要蓋樓、賣樓。

一邊發展實體經濟,一邊通過上市、拆分、再上市、不斷融資,用融資來的錢蓋房子,賣出去給窮人。窮人要買房子肯定要借錢,借錢找借貸公司,富人再吃窮人貸款錢的利息。環環相扣。

所以在這個世界上,富人都是在賺窮人的錢,而窮人不跳出思維就會不斷的給富人打工。

富人思維強調的是野心、遠見、隨時轉變,絕不能默守陳規。富人越富,窮人越窮,這或許就是《食神》給我們的一些思考。

三.周星馳電影對於女性角色的醜化

縱觀周星馳的電影世界,我們可以發現從《食神》的火雞姐,到再到《少林足球》的阿梅,無一不是將美女硬是整成醜女。

這是周星馳用到的一種顛覆性改變。

趙薇和莫文蔚在當年已是當紅偶像明星,作為偶像明星,她們的曝光度太大,且都有一定人設——趙薇是走古靈精怪路線,莫文蔚走的是性感路線。她們加盟電影,對於宣傳和發行是有好處的。

但是對於演員這個職業,是不利的,是一種傷害。

觀眾已經產生固有印象,這會很影響觀眾在看電影的時候進入她們所飾演的這個角色。

所以作為電影導演,周星馳在人物形象上做出醜化改變,所謂「大土才能大洋」。

最粗淺的一點理解,是為了喜劇效果。

過度一些理解,周星馳一貫作風是把最美的心靈放到最醜的皮囊下,他認為人的內在比外在重要,不要看太多外表的東西。

有趣的靈魂總比好看的皮囊更有價值。更何況是曾在底層、龍套中呆過的周星馳。

完結:

有人說過,周星馳的電影從來不諷刺夢想和愛情。

他一直在電影中所傳達的是:「做人要有夢想,不然和鹹魚有什麼區別」、「只要用心,人人都是食神」。

這位喜劇之王不斷通過電影告訴我們,哪怕現實妖獸且殘酷,可永遠不要放棄心底的夢想,真愛可以改變一切事情。

相關焦點

  • 周星馳電影《食神》,都市題材,結尾為何會有神仙出現?
    周星馳的經典電影很多,今天來說說豆瓣評分8分的經典都市題材喜劇動作電影《食神》。 《食神》的導演有兩個,一個是李力持,一個是周星馳。編劇有三個,周星馳是其一。另外兩名是勞文生和曾瑾昌。
  • 讓周星馳孤注一擲的神作《食神》,成功挽救了他的電影生涯
    《食神》對於周星馳可謂是救命之作,挽救了周星馳的電影生涯。1995年,周星馳與人合夥成立了電影公司,拍的第一部作品就是《大話西遊》。由於當年遠赴內地拍攝而且周期拖得很久,導致成本超出預期,在內地票房更是慘敗,公司瀕臨破產。
  • 周星馳電影完全調查:誰全部記得,在周星馳每一部電影裡,他的角色叫...
    《少林足球》 【周星馳電影完全調查:在每一部電影裡,周星馳的角色叫什麼?】 喜劇之王周星馳擁有無數的影迷,也有無數影迷號稱看過周星馳所有的電影,只是未必有誰能完全記得,周星馳在每一部電影裡,飾演的角色叫什麼,是做什麼的。
  • 周星馳拜師學藝,需要預約排隊的「食神」,電影食神中出演3分鐘
    周星馳的電影總是在歡聲笑語中度過,就算看了好多遍,還是讓人忍不住捧腹大笑,他的電影好多都被人們稱為經典,周星馳的電影之所以這麼精彩,他的嚴格要求有很大一部分的關係。西遊降魔篇周星馳的電影拍的精彩的另一個原因便是他的態度,例如拍攝《美人魚》時,周星馳不懂怎麼拍好科幻片,於是請教了徐克,最後完成了《美人魚》的拍攝。
  • 電影《食神》暗藏的細節,你發現了多少?
    電影《食神》暗藏的細節,你發現了多少? 1996年,周星馳用自己的英文名史蒂芬周拍了一部半自傳體電影《食神》,這部豆瓣8.0高分的電影,不但票房大爆紅,名場面不斷,連梗都別具新意。
  • 周星馳要拍電視版《食神》
    荊楚在線消息(楚天都市報)《功夫》還未亮相,周星馳又將把他自導自演的經典電影《食神》改編拍攝成同名電視劇。昨日,周星馳的老搭檔田啟文透露,在電視版《食神》中,周星馳不當導演,也不再出演「食神」阿星,只負責故事創意。目前劇本已基本完成。風格繼續無釐頭電視版《食神》會不會只是電影的「發水版」?
  • 周星馳拍齊天大聖最新相關消息 周星馳電影全集都是經典
    周星馳拍齊天大聖最新相關消息3、如果說周星馳、吳孟達是演員李的黃金搭檔,那麼周星馳、李力持就可以說是導演裡的黃金搭檔。周星馳拍齊天大聖最新相關消息5、2016年春節檔上映的《美人魚》是周星馳執導的一部超高票房的電影,雖然電影的質量褒貶不一,但卻一躍成為了中國票房最高的影片——票房達到了驚人了
  • 你的青春裡,一定也有一部周星馳
    一部《他來自江湖》說盡星爺奮鬥史。而周星馳與吳孟達,李力持的黃金搭檔組合也就此開始。4、1988 《最佳女婿》一部周星馳經典愛情電影,星爺與吳君如這對黃金組合的第二次攜手,絕對是周星馳作品中少有一見的「純真年代」。
  • 盤點電影冷知識周星馳的一部《大內密探零零發》
    周星馳的一部《大內密探零零發》也是星爺唯一一部講述家庭和夫妻的電影電影裡很多的細節如果你沒看到,小編就帶你去認識一下吧1保留的NG鏡頭羅家英被BOOS暴打打飛到牆上的那一幕把羅家英的假髮打掉了這時的周星馳沒忍住就笑了羅家英也笑了就是這個笑場鏡頭本來是
  • 周星馳「食神」爆笑經典臺詞,你確定你真的看懂食神了嗎?
    周星馳的《食神》不單單是一部喜劇,更是一部有深度的勵志片。讓每個看懂他的人不但開懷一笑,而且還能從中學到很多為人之道。星爺在劇中扮演一個不但會做菜而且懂得做生意的食神,一開始因小有成就太傲慢所以丟了做菜的初心,後來被自己信任的手下背叛,從高高在上的老闆,一下子淪落街頭,也丟了食神的稱號。後來終於頓悟找到了做飯的秘訣。打敗了他的手下,重新獲得食神稱號。
  • 年少不懂周星馳,懂時已是傷心人!周星馳電影全集
    「年少不懂周星馳,懂時已是傷心人!」我應該是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看周星馳的電影,應該說,就是看他的電影長大的!而如今他也老了,我也長大,以前只覺得周星馳電影是喜劇,能拍出這種喜劇的人應該會很快樂吧!後來長大後才發現,偏偏是這樣的人心裡悲傷越多!不是所有的難過都要表現出來,不是所有的開心都會時刻微笑!
  • 《沐浴之王》其實是《彩蛋之王》,融合了十幾部周星馳電影的精華
    《沐浴之王》【《沐浴之王》:把十幾部周星馳電影融合到一起,易小星不易啊】 2020年12月11日全國上映的喜劇電影《沐浴之王》,上映首周末票房1.8億,成為聖誕節前檔期的最大黑馬。不過,上映之後《沐浴之王》的網絡口碑並不優秀,很多聲音說它硬抄襲周星馳的《食神》,但不是誰都能做周星馳。可是,《沐浴之王》真的像《食神》嗎?
  • 一部抓鬼片?周星馳的《回魂夜》
    周星馳一直以主演無釐頭喜劇而聞名,但事實上,他當時和莫文蔚拍了一部鬼片,名為《回魂夜》。《回魂夜》是一部典型的喜劇驚悚片。整個電影充滿了各種各樣的香港式幽默,儘管它是一個恐怖的背景。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一個緊張的鬼魂大師和大樓裡兇猛的鬼魂的故事,並在這個過程中製造了很多荒謬的笑話。事實上,周星馳的捉鬼大師是青山精神病院的精神病人,但他生來就具有超人的智慧,在天才和白痴的鐵絲網上搖搖欲墜。電影《回魂夜》中的許多因素都是借用了國外著名作品《這個殺手不太冷》中的手法。
  • 我憑什麼敢說這是周星馳近年來最好的一部作品?
    1999年,周星馳用一部《喜劇之王》袒露自己,又致敬所有演員。生活的悲劇全被他演繹成喜劇,成為當之無愧的「喜劇之王」。2019年,距離《喜劇之王》上映已經二十個年頭,在今年春節檔之際,《新喜劇之王》問世。
  • 星爺的《食神》,都是神反轉,讓我回味無窮
    最近閒來無事,看了好多星爺的電影合集,其中為有《食神》這部是我最喜歡之一的作品了,在這裡 我來分享一下我的觀後感,有哪裡說得不好的地方,請直接噴我就完事了。分享如有雷同,請告知,此分享只是我個人的看法,隨便說說,隨便提幾個觀點和看法罷了而以,請不要太認真哦!!《食神》我相信很多人都看過。
  • 《風雨同路》一部沒有無釐頭的周星馳電影,江湖道義該何去何從
    周星馳,是華語影壇標誌性人物之一,被譽為中國的查理·卓別林 ,一九九零年憑藉喜劇《一本漫畫闖天涯》確立其無釐頭的表演風格,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由於他主演的電影屢破票房紀錄,因此他與成龍、周潤發並稱為「雙周一成」。
  • 電影很成功,愛情很失敗,周星馳真的是運氣不好?
    周星馳的電影人生,是成功的。但是對於他的個人感情,卻是讓大家感覺到是失敗的,因為到目前為止,他都沒有關於要結婚生子的消息,甚至連緋聞的女朋友都沒有。反而是有關於他和前女友於文鳳的官司前段時間上了熱搜,不過最終官司是以周星馳勝訴為結局,兩個打官司的男女,自然就不會成為一對戀人了,因此周星馳還是周星馳,還是一個人的世界。
  • 《食神》的背後:周星馳一語成讖,兩大港式喜劇流派上演市場對決
    隨著《飲食男女》的走紅,華語影壇之上也掀起了一股「美食電影」的跟風熱潮。而在這股熱潮中首當其衝的,便是港片製作人們。跟風,可以說是港片製作人的一大特質。80年代中期,林正英式的「殭屍片」廣受好評,於是大量的跟風之作,出現在了此時的港片大銀幕上。而90年代初,徐克式的「武俠片」取得了不錯的市場反響,而「武俠」的創作題材,也隨之在港片市場風靡。
  • 魂穿《食神》,《沐浴之王》是「低配周星馳」嗎
    1905電影網專稿 如果說,每個80後童年都有一部周星馳。 與「萬萬沒想到」如出一轍,《沐浴之王》的設定同樣是離奇而荒誕的,如何用符合邏輯的劇情發展、紮實的細節和飽滿的人物將這種荒誕合理化,就成了成功的關鍵,在這方面,電影的前半段做得較好。
  • 《回魂夜》:周星馳被低估的一部電影
    而電影最有意思的地方就在這裡。「這個世界上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為什麼?因為你沒有想像力!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想像力可以把不可能變成可能。」在精神病院Leon對阿群說的一番話奠定了整部電影的基調,阿群可以說是第一個被Leon洗腦的人。因為想像力可以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然後屋村的人一個接一個被Leon洗腦,最後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