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談話中,劉若英和陳魯豫講:我肯定不會跟外國人結婚的,他們的身上有太多毛。
陳魯豫聽完這句話就顯得有些神情尷尬了,因為她的老公曾經有一位正是外國朋友。
此時的劉若英覺察出了氣氛的尷尬馬上解釋:其實不想和外國人談戀愛,外形上的差異是一方面,最主要的還是我們的文化背景不一樣,在溝通時就會比較困難吧!
陳魯豫又回到了最初的話題上說:你是有潔癖?
劉若英說:這個倒是沒有,就是無法接受吧!
對於陳魯豫的情感經歷劉若英並不很清楚,陳魯豫經曾的丈夫就是一個國外朋友,不過後來和初戀死灰復燃,後來就跟陳魯豫離婚了。
而此時的陳魯豫50歲了,雖然有過兩次婚姻,可是仍然是單身青年一枚。
在擇偶方面,劉若英說的話還是挺靠譜的,讓人感覺也很舒服。
她說:她在很小的時候就有一個夢想,那就是成為一個賢妻良母,我的祖母就是非常好的榜樣,然而當我慢慢長大忽然間才明白,想成為一名賢妻良母還是挺不容易的。
在2011年的時候,自己是41歲的她最終還是嫁給了圈外人,她結婚生子隱居幕後,也已經有些年了。 雖然他們結婚很多年,可是仍然保持著分床睡的習慣。
情感經歷很少的她,在結婚之前的那幾年還是愛得挺轟轟烈烈的,共經歷過兩段感情。
她的第一段感情是和師父陳昇,可惜相遇太晚,那個男人有妻子和孩子了,劉若英在最青澀的年紀遇到了沉穩的他,怎能不讓小女孩愛慕那堅強的臂膀?
可是那個男人清楚地知道他不可以,他對劉若英有的是欣賞和關照僅此而已。這個男人一生只穿過兩次西服。
第一次是他結婚時,第二次就是劉若英演唱會。當時她苦苦央求老師來看自己演唱會,當時覺得他不會來了,可是在演唱那首《為愛痴狂》時,那個男人出現在演唱會現場。
把劉若英開心得無以言表,很我人看到那一幕都會為之一顫,真的是一個人她最真實的那一刻的情感表達。
後來這個男人沒有給她絲毫機會,而她只是一個人這麼愛著。
1969年劉若英生在一個豪門之中,可是她兩歲時父母離婚,祖父祖母把她一手帶大。9歲學鋼琴的她愛上了音樂。
18歲時她義反顧地去美國學習音樂。畢業後前途很渺茫,這時她和陳昇相識,也找到了一生的伯樂。
其實可以這樣講,沒有陳昇就不會有後來的她,大家叫她「奶茶」的綽號,原因就是因陳昇愛喝奶茶。
可是這種情感對他倆個人都是很大的負擔,她知道他有妻兒,可是常常混淆和師父的感情。而陳昇知道絕對不可以越界,可是又忍不住親力親為給劉若英最好的前程。
2005年的一次綜藝節目陳昇被問:你喜歡劉若英嗎? 他的回答很痛快:喜歡,否則我為什麼為她做這麼多事情。
其實當劉若英聽到這句話時就應該知足了。
再後來,劉若英與導演陳國富有過10年的情感經歷,可是最後還是收場了。
2011年的時候,41歲的她嫁給比自己小10歲的富商鍾小江,他說雖然和老公的不轟轟烈烈,但卻是最令他舒服的,就像普通人的生活一樣。
老公鍾小江給人的感覺非踏實穩重,對她百般疼愛,知道劉若英有手腳冰冷的病後就為她親手做了兩雙布鞋,在她懷孕的時候,他不再工作而是每天陪伴在劉若英身邊,因為曉得她愛讀書寫字,所以為她在北京開了個小圖書館。
那年為愛痴狂的姑娘,最終還是過上了普通人的小生日,不再要去愛的轟轟烈烈,只想生活的平靜幸福,這不正是很多女孩的真實寫照嗎?
劉若英,相信你的幸福是真的!
不過有的人也許更享受愛的轟轟烈烈一些,曾表示只嫁外國人的演員李勤勤最終都分開了,可是仍然想到的是更適合外國老公。
其實這件事並不重要,不管你喜歡什麼樣的感情,自己舒服才是最重要,兩種情感兩種體驗,那麼你更喜歡哪一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