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九點 懂愛更懂你
作者丨陌言 來源丨陌言大叔(ID:moyandashu)
經常有讀者給陌言留言,關於愛情、關於婚姻、關於家庭。
昨天又收到一位女性讀者的來信: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她和伴侶處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坐在一張餐桌上吃飯像兩個拼桌的,都想著趕緊扒拉幾口得了,省去面面相覷的尷尬。
躺在一張床上中間彷佛隔著銀河,各玩各的手機,各自入夢。
而這樣的生活竟然已經持續了近五年,並且有可能會長久地繼續下去。
就像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也沒有裁判喊停,就這樣肆意消耗著、拉扯著。
婚姻成了厚厚的窗戶紙,你糊一層我糊一層。只要不破,就天下太平。
問了一圈,同床異夢竟早已成為了中年人婚姻的主旋律。
可雙方又都心照不宣地保持著一種高度默契,盡心維護著和諧婚姻的外殼,特別是在子女面前。
在電影《來電狂響》裡,文伯和戴戴自大學相識相戀,現已結婚多年並育有一個上初中的女兒。
在家人朋友眼中他們倆是一對模範夫妻,自由戀愛、舉案齊眉。
但其實他們倆早已離婚,只是在孩子面前粉飾太平。
在朋友聚會中,手機暴露了戴戴要去醫院隆胸的秘密,這個略帶敏感的話題將本就不高漲的聚會氣氛降到了冰點。
等到只有他們兩人的時候,戴戴問文伯,你都不問我為什麼去隆胸嗎?
文伯沒有給予任何回應,看向戴戴的眼神全是疏遠和淡漠。
就這一個眼神,壓垮了戴戴對這段婚姻的最後一絲希冀。
於是她索性攤牌了,在女兒面前也不裝了。
他們之間不僅是沒有性生活,哪怕是還能像鄰居間聊聊天、偶爾關心一下對方,也不至於走到離婚這一步。
可文伯早就對曾經的枕邊人失去了好奇心,再也沒有了了解的欲望。
原來,愛的反面從來不是仇恨,而是漠不關心。
據民間不完全統計,中年婚姻近70%都是無性婚姻,包括那些看上去還算美滿的。
為什麼要把性生活提出來?
好多人一聽到「性」,就是一副諱莫如深的神情。
可生物學家說,人和動物的區別是:不渴而飲,四季性交。
性,一直就是人類的本能。
除此之外,性也是人類建立親密關係的途徑。不論男女,都需要性愛來化解寂寞,完成情感統一。
所以,中年人也有正常的性需求。
其實,無性婚姻的比例如此之高不外乎兩個原因:一是夫妻本就不和,日常生活中能少些爭執已是不易;二是相處時間太長,早就沒有了新鮮感。
可生理上的欲望不排解,就像你便秘了好幾天,家裡沒衛生間,就只能去外面找馬桶。
偷情當然是不對的,但人的自然欲望往往都會戰勝道德,這就是人性。
我之前有一位同事阿達,獨自一人離開上海的家外出打拼,按常理說,應該很是牽掛家裡的妻子和孩子,可阿達卻很少回家。
某次,碰巧一起吃了頓飯,又喝了點酒,苦悶的阿達才吐露出心聲,原來,夫妻感情早已經支離破碎。
三年前,他和妻子就沒有了正常的夫妻生活,之前也有過離婚的想法,但考慮到離婚動作太大不想給雙方家庭和孩子造成不良影響,便打消了這個念頭。
不過,阿達守住了道德沒有出軌,但婚姻已是名存實亡。
對阿達來說,他只想把家庭給維護好,其他事情就得過且過吧。
他活成了王小波在《愛你就像愛生命》中描寫的那種人:
「人在年輕的時候,覺得到處都是人,別人的事就是你的事,到了中年以後,才覺得世界上除了家人,已經一無所有了。」
都說中年夫妻的狀態就像是一艘夜行的小破船。
愛餿了,情淡了,隨便一個小浪花撲過來,都能衝出幾個窟窿來。
但現實中也不乏幸福和諧的中年夫妻,雖然愛情的火焰在逐漸消退,但親情又將他們的關係黏合地更加密切。
婚姻不是轟轟烈烈,而是細水長流。
沒有了月上柳梢,一起並肩看夕陽也很浪漫。
儘管夕陽西下偶爾會讓人追憶感傷,但只要回想起這麼多年的相伴相守,便覺得眼前人如同晚霞一般絢爛。
作者簡介:陌言,心理學研究者,百萬女性情感專家,用文字替女性發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