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關注」,大樹為你分享社會上的事,陪伴你感悟人間芳華!
前段時間,「校花妻子出軌70後綠地高管」登上了熱搜,在網絡上譁然一篇。
自從史睿生實名舉報自己的合法妻子張雨婷與綠地高管陳軍有不正當的關係,張雨婷、陳軍和史睿生一直被大眾所關注。
張雨婷已經被停止工作,婚姻失敗,家庭破碎,一無所有。綠地集團目前已經與陳軍解除了勞動合同,司法機關正在調查陳軍的財務問題。史睿生被帶了「綠帽」,多年感情付之一炬,正如他的詩,「人潮擁擠,原來離別才是常態,相逢只是意外「。
張雨婷是北京聯合大學的校花,95後,去過澳洲留學,碩士學歷,妥妥的一名海歸,曾擁有一個愛她愛到骨髓的精英男人,這樣的她本應是人生贏家,為何會選擇出軌呢?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待,會得到一些啟發。
01
男女關係,始於感情,陷於金錢,忠於人性。
張雨婷和史睿生4年的感情,兩次領取結婚證,一次澳洲,一次中國,可惜最後重新回到原點。
就穩定、和諧的婚姻而言,既要談感情,又要談經濟學。
經濟學家們對待婚姻看待較為理性,認為婚姻固然有浪漫的一面,但更為看重的是婚姻的商業價值,可以將婚姻當作一個商業合同。所關心的是,男女雙方怎樣才能夠締結一個比較公平的合同,而這合同怎樣才能夠更好地履行下去。
男女雙方的責任、義務和權力過於複雜,因此他們籤訂的婚約只有一張簡單的紙,裡面沒有其他任何的條款,但並不表示男女不在乎。
如果說要寫條款的話,寫是寫不完的,所以採取了其他的方法,採用社會習俗、社會輿論以及生活習慣等--這些方法來確定婚姻的條款和婚姻的履行。
史睿生在領取結婚證後,會向朋友們炫耀:「我找到了一生中我唯一最愛的人。「而學經濟的朋友聽完後會寬容地笑一笑。而現在,「她卻跟一個老男人劈腿了。」
正如同大經濟學家弗裡德曼為他的侄子回信時所講:
如果你真的認為這女孩子是你一生唯一最愛的話,那麼我以一位統計學家的身份告訴你,世界上兩個唯一最愛的人,相遇的機會是零。茫茫人海裡,你們在有限的人生裡根本不可能遇見對方。
聽起來並不是那麼浪漫,人們其實就在自己的身邊隨便找一個比較合適的人結婚了,婚姻並沒有文學作品上說得那麼浪漫。
02
史睿生事業有成,在與張雨婷4年的相處時間裡,負責張雨婷的生活和學業。而在綠地僅僅工作幾個月的時間裡,張雨婷願意為陳軍生孩子,僅僅是因為2個包包和一張「3000萬「」的空頭支票嗎?並不是。
是因為張雨婷懂得經濟學,一切皆有價值!
張雨在校期間做過模特,拍過寫真,本想出名來賺錢,但不溫不火。
16年和史睿生確定戀愛關係,17年去澳洲麥考瑞大學讀研,連續三年史睿生擔負了大部分學費、旅遊以及購買奢侈品的開銷。張雨婷以自己的美貌為資本,顏值就是生產力,賺取為自己鍍金的金錢。
在他們二人的聊天記錄可知,3年的時間裡張雨婷的消費至少在60萬。在張雨婷發布的長文裡明確表態。
我承認把史先生當備胎,對不起他,我只是犯了大部份女孩子都會犯的錯!
不得不說,這個備胎真的很貴,至少要像史睿生這樣的才可以成為張的備胎。
在經濟學中,有兩個名詞「個體理性」和「集體理性」,兩者之間既有聯繫又有矛盾,
個體理性的訴求是個體收益(福利)的最大化;集體理性的訴求是高效率、內部穩定和集體成員間的公平.二者有交集,但也存在相當大的差異.
如果集體中的個體能充分參與、交流並達成合作,則滿足個體理性訴求的同時,也往往能實現集體理性的要求;否則二者就很可能產生衝突:基於個體理性的最佳選擇並非團體的最佳選擇.
因此張雨婷是女性群體的一員,但卻代表不了女性群體。
女孩子應該嫁給什麼樣的男人呢?老人講,錢、權、才、貌佔其一,均可嫁,排在首位的是金錢。
在經濟學中,商品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種基本屬性,使用價值是指商品能滿足人類某種需要的屬性,而價值是指凝結在商品中無差別的人類勞動。
張雨婷之所以劈腿70後的陳軍,並且懷孕了,是因為陳軍給予她3000萬的承諾。這個價格已經遠遠超過了自己的期望價值線。
他能給我3000萬到手裡,包括房子和現金,足夠我生活了!
為陳軍生孩子的價格是兩個萬元包包和3000萬,很高!
03
作為理性的經濟人,婚姻的本質是利益的交換,就像經濟學中所有的東西都是可以量化,用等額的貨幣來代替,人是會選擇和比較的。
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家Dan Ariely的《The Upside of irrationality》陳述了一個實驗,結果很有趣,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常見。
實驗室找來100位正直青春期的大學生,男女各半。然後製作了100張卡片,卡片上有1到100總共100個數字。單數給了男生,雙數給了女生。但他們均不知道自己卡片上寫的是什麼數字。工作人員拆封卡片後,然後貼在大學生的背後。
實驗規則:
編號是1-100,但他們並不知道數字最大值和最小值;編號貼在背後,自己只能看見別人的編號;大家可以將任何話,唯獨不能把對方的編號告訴對方;配對成功的一對可以拿到獎金,只能配對一個,單身拿不到獎金。
實驗要求:
大家要去找一個異性配對,只要兩個人加起來的數字越大,得到的獎品越高,獎金歸他們所有,但配對時間有限。
實驗的目的就是要男女找到適合自己的異性,爭取得到最大的總和。
這個實驗是有獎金的,獎金的金額是配對兩個人編號總和的10倍,比如說99號男主配對100號女主,兩個人可以得到1990美元,若1號男主和2號女主配對,兩個人只能得到30美元。
實驗結果:
絕大數人的配對對象背後的數字都非常接近自己背後的數字,比如說55號男生的對象80%的可能性是50-60之間的女性,兩人相差20以上的情況非常罕見,在這個基礎上講老人常說的「門當戶對」還是有一定的依據的。
數字太小的人真的很悲催,到處碰壁、被拒絕、被嫌棄,正如那位個數的學生一樣在幾個小時內體會到人間的冷暖,數字太小,找一個願意配對的人難上加難。
在試驗的倒數階段,沒有配對的人會胡亂的找一個人,當然也有堅持不配對單身結束遊戲的人。
100號女生的配對對象是誰?並不是99號、97號或者95號,竟然是73號。為什麼相差27呢?
因為100號女生被追求者衝昏了頭,她採取的的措施是「捂盤銷售」,等待著更大數字的男生出現。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都配對完成,終於開始慌了,只能在剩餘男生了找一個數字最大的73號幸運兒。
這個實驗讓我們知道,如果愛情是一場精確的匹配遊戲,最重要的是自身的身價有多高(背後數字的大小),採取什麼樣的戀愛方式是次要的。
婚姻的本質是利益的交換,但我們都是有感情的動物,婚姻的神奇在於這種利益交換有時候並不對等,而它不對等原因是我們常說的「變量」,這個變量叫做感情。
在相處的4年時光裡,史睿生心甘情願地為張雨婷付出,付出了金錢、時間和感情,後來的收穫不盡人意。
站在張雨婷的角度講,陳軍背後的數字是3000萬,而史睿生背後的數字是頂多100萬,自然選擇數字大的,如果碰到更多數字更大的,陳軍也是也可以放棄的。
一個教經濟學的老頭,曾經給學生說過愛情的經濟學:
姑娘,有一天一個百萬富翁向你求婚,他願意給你一切,這本來是一件美好的事情。算一下,你以為自己賺了一百萬。但同時又有一個千萬富翁看上你了,那麼你與百萬富翁的機會成本就是一千萬,也就是說,如果你嫁給了百萬富翁,那麼你會虧損九百萬。
什麼是愛情呢?
「我非常慶幸。我的太太經濟學沒有學好,那時候她非常漂亮我卻沒有錢,但她還是嫁給了我。」這就是愛情。
04
人窮莫取美嬌娘,不信你問武大郎。有錢娶了也要防,不信你看王寶強,有錢有顏也夠嗆,不信你問賈乃亮。不認不要太任性,不信你問西門慶,要說男人怎樣強?當屬冠希羅志強。
從經濟學角度分析看,投入產出與回報:
1、張雨婷(投資失敗)
以自己為本錢,以身體為籌碼,被陳軍花了2萬就懷孕了,接下來生和養都需要費用,僅僅2萬元生活肯定不夠。如果打掉,身體恢復的費用需要持續。3千萬的空頭支票已經為黃粱一夢,無論真假哄騙,綠地已經在開始檢查了,國有資產不允許被流逝。
2、史睿生(投資失敗)
花了接近100萬,費勁千辛萬苦、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娶的媳婦,被別人用價值2萬元的包包騙走為別人生孩子,成本過高,回報率為負值,附帶贈送別人孩子,不論身心和經濟都要遭受重創。
4年的青春、4年的學校陪讀,陪其考試,終究是錯付了。
3、陳軍以小博大(投資成功)
用兩個包包,買回一個死心塌地的少婦和孩子,擁有了幾個月的青春生活,附帶羞辱了集團的同名副總裁,導致綠地股價暴跌,投資人平安撤出。
40多歲的營銷負責人,在地產圈已經沒落走下坡路時,又火爆了地產圈,不良資產若在重新包裝,則會為下一步的創業奠定了基礎。
以上成功前提是經濟審查沒有問題
附帶影響的是綠地集團,導致綠地股價一段時間跌落,影響了綠地的正面形象。同時,該事件也為綠地集團宣傳了一波,為綠地節省了一大筆廣告費。
總結
婚姻,說到底是一場買賣,而人生,是無數得失與計較的合集。一個人,抵達過最冷的地方,才更容易明白溫暖的可貴,珍惜與自己共度餘生的人。
你需要的伴侶,最好是能與你並肩立在船頭、淺斟低唱兩岸風光,同時更能在驚濤駭浪中緊緊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換句話說,最好他本身,不是你必須應付的驚濤駭浪。
若你喜歡這篇文章,你的點讚、分享和留言是對我最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