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金南
今年是打贏三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年。山西省的改革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任務異常艱巨,需要加快把「改革創新、奮發有為」的大討論轉變成「攻堅克難、真抓實幹」的大動力,保持汙染防治攻堅戰定力,倒逼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
汙染防治攻堅戰初戰有成,但攻堅戰任務依然嚴峻。過去一年,山西省的社會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汙染防治攻堅戰和推動高質量發展都遇到了挑戰。總體上看,無論是大氣、水和土壤汙染防治,還是生態保護與修復,山西的生態文明建設和汙染防治攻堅戰任務都非常繁重。
保持汙染防治攻堅戰定力,打贏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要認真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代表團的重要講話精神,必須加強和保持生態文明建設和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戰略定力,確保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成果不「摻水」,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衡量指標和重要關鍵任務,確保生態環境質量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以及2035年實現基本現代化相適應。藍天保衛戰的重點是儘快從末端治理轉向產業、能源、交通、土地「四大」結構調整。
緊扣能源革命和煤炭清潔化革命,全力推動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富煤」資源型是山西的省情,也是山西高質量發展的「拖累」。要認識到能源革命和煤炭清潔化革命不僅是大氣汙染防治的要求,更是山西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要把山西建成全國能源革命的排頭兵,加快制定和實施能源革命技術路線圖,各個市縣黨委政府應該自覺給自己加壓,根據中長期空氣品質達標路線圖要求,提出不同時期的煤炭消費總量控制以及煤炭清潔化使用目標。
算清宏觀生態環境經濟大帳,融入國家戰略布局和政策快車。應該說,山西對共和國70年的成長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為共和國70年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能源支持,但同時也付出了高額的生態環境成本。山西省應該算算70年煤炭資源開發的生態破壞和環境汙染成本,包括能源輸出留下的二氧化碳排放,研究實施二氧化碳排放總量控制對山西的影響和對策,尋求國家制定煤炭資源開採一攬子可持續發展政策,恢復煤炭可持續發展基金徵收,逐步實現生態環境成本內部化。山西要積極融入國家重大戰略布局,如京津冀協同發展、「一帶一路」倡議等。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統籌納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重點區域的其他城市,爭取與京津冀特別是河北同等的大氣汙染治理支持政策,推進京津冀水源地源頭區一體化保護。
以大學習大調研大參與促進大討論取得實效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委員 馮 軍
近一段時期,山西「兩轉」成效比較明顯,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很大成就,在全國經濟發展中的位次不斷前移。從山西代表團看,代表們呈現一種銳意進取、奮發有為的狀態,我為山西的變化感到高興。
改革開放再出發,首先要解放思想。山西在全省範圍開展「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大討論,正逢其時。要通過大討論,摒棄小富即安、止步觀望、進取意識不強、創新意識不足等思維慣性和行為模式,真正取得理念大提升、本領大提升、作風大提升。
要注重學習。從書本中學,更多向外學,要走出去看,看市場經濟比較發達的地方有哪些值得借鑑的經驗和做法。要提高標杆,對標一流,看看自身工作局面打不開是為什麼,思考以後該怎麼做。
要注重調研。把問題導向貫穿始終,帶著問題找自身差距,帶著問題找解決辦法,帶著問題制定完善措施,真正解決一些「卡脖子」的難題。
要注重參與。思想大解放,領導幹部要先行,特別是經濟內生動力不夠強的地域,領導幹部的帶頭作用特別重要。要通過領導幹部學習的革命、思想的革命、工作的革命,帶動全社會行動起來,把企業帶動起來,把全省人民群眾帶動起來,形成人人都想發展、人人爭相創新的局面。
認準自身區位優勢。國家紮實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加快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為山西主動融入國家發展戰略、擴大對內對外開放空間提供廣闊舞臺。要看清山西區域優勢,主動藉助周邊發展區位熱點,謀劃好自身發展。
做好人才引進工作。把人才工作與開放山西緊密結合起來,把引進人才與引進企業緊密結合起來。開放度提高了,人才工作也做活了,產業發展了,人才領域也開拓了,形成人才良性的雙向流動。
注重生態文明建設。一定程度上講,高汙染行業對高新技術企業有著排斥效應,要在美麗山西建設上下很大功夫,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高水平保護。
培育孵化市場主體。組織大學畢業生到發達地區觀摩學習,學自主創業本領,學利用網際網路能力,政府做好引導孵化,培養一批小的市場主體,引導一批年輕人通過創業過好日子,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局面。
提高中心城市輻射力。在建設中心城市、中心城鎮上下大力氣,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鼓勵引導發展公共服務業,形成幾個規模適度、現代化城市率高的中心城市,提高對周邊城鎮農村的輻射力。
總之,希望山西通過大學習、大調研、大參與促進大討論,實現全社會思想大解放,把全省幹部群眾改革創新、奮發有為的精氣神提振起來,把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激發起來,真正有所收穫,取得實效。
在轉型上下真功夫 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全國人大代表、著名導演、平遙電影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賈樟柯
山西開展的「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大討論,非常及時,也非常重要。現在山西處在一個轉型階段。轉型就意味著既要有硬體的改變,也要有軟體的改變。「軟體」就是觀念的改變。從傳統產業到新興產業的結構調整,不僅需要新的專業知識,更需要整體上有一個創新的氛圍和創新的精神。過去我們傳統的習慣、傳統的思維定式都是需要打破的。我覺得這樣一場大討論,一方面可以讓山西上下,特別是廣大幹部更新觀念、更新思想,就是向市場學習,對標一流,向一流省市,甚至國際一流的標準看齊;另一方面也有助於調動起山西3700萬人民群眾的幹事創業激情。
在這次兩會上,很多人跟我談電影。我就借用了咱們山西這次大討論的一個觀念,對標一流。就是要建立比較高的目標,只有這樣才能給山西轉型注入質量,不是為轉型而轉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理論學習,要有大局意識。大局意識怎麼形成呢?就需要通過大討論活動,建立起一種宏觀認識,一種對國情、世情、省情、縣情的一個整體把握。每個人在自己的領域裡處於什麼位置,你所處領域與全局是什麼關係。我覺得這些都需要通過大討論來解決。從某種程度上說,大討論這個活動,就是進一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的一個具體舉措。
駱惠寧書記在大討論中提出「六個破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破除資源依賴這個問題。對於山西這個傳統能源型省份來說,資源一度是經濟支柱,但我們不能永久依賴它。這就需要幹部有一種「功成不必在我」「久久為功」的思想。轉型不可能一蹴而就,新的業態、新的行業不可能立竿見影、馬上見效,新的產業形成需要一個培育的過程。如果我們只重視眼下的經濟數字,沒有毅力,也不願意在轉型上下真功夫,還是依賴能源的話,那麼未來二三十年也不會有大的改觀。我覺得我們這一代山西人壓力蠻大的,不僅要把今天的事情解決好,也要做好未來的事情。產業轉型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怎麼科學調整、怎麼部署推進、怎麼配置資源,確實需要非常大的智慧。
山西的民營企業主要集中在能源、鋼鐵行業,對資源依賴還是比較重。另外,山西本土企業的資金外流也非常嚴重。山西引資引才,需要雙方合力。一方面山西的資本、山西的企業家要回歸山西報效山西。另外一方面就像慄戰書委員長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中說的,「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過去資本外流,某種程度也和曾經山西的「亂」有關。現在山西的政治生態已經由「亂」轉「治」了,發展也由「疲」轉「興」了。在這樣一個氛圍裡,要進一步加強法治意識,創造更好的營商環境。省裡提出來築巢引鳳,其實對於我們這些山西人來說,我們不用築巢,我們就是山西人。政府堅持依法治國、依法治省,創造非常好的營商環境,山西的民營資本一定會回流,因為山西人最注重鄉情,最留戀故土。
堅持創新山西應從四個方面發力
全國人大代表、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河北醫科大學副校長 叢 斌
山西省開展「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大討論活動,高度契合了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戰略方針,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我認為,要以「六個破除」「六個著力」「六個堅持」為切入點,堅持問題導向,梳理出目前困擾山西經濟發展的主要問題,探索創新的方法解決這些問題。
目前,山西存在的問題有理念上的,有實際生產層面的,既有全國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也有山西自己的個性問題。解決這些問題的核心,是要增強創新意識。我認為,山西應該從創新文化建設、科技管理創新、創新的價值目標確立、堅持系統創新四個方面發力。
第一要在創新文化建設上多做工作。山西的創新文化底蘊深厚,應該思考如何將厚重的歷史積澱發揮出來,傳承、打造、建設現代創新文化。現代社會講創新文化要側重兩個方面:一是要有一定的自由空間,在文化上給創新主體一定的自由空間;二是要用政策鼓勵創新主體創新,大膽假設、謹慎求證。
第二是科技管理的創新。科技管理不能只考慮怎麼有利於管理工作開展來制定管理規範,應該更多地去思考如何有利於發揮科技人員創造的活力去制定規則,規範其創新活動,這樣才有利於創新主體迸發出更多活力。
第三是創新的價值目標確立的問題。創新要堅持問題導向。找準影響我們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問題,其中的科學問題是什麼,如何針對這個科學問題進行基礎研究,科學問題揭示之後再將其轉換成技術,然後再推廣應用產生效益……要用這樣一個創新價值鏈模式去引領我們的創新工作。然而,科技創新也是一把雙刃劍,一定要秉持理性,不能盲目,按照有利於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有利於社會和諧穩定、有利於生態文明建設等要求去創新。
第四要堅持系統創新,不要碎片化創新。創新的過程中,不要單打一地搞一些過於機械性的創新,一定要考慮到與周邊環境諸事務的關聯關係,在發展的、動態的、普遍聯繫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指導下搞系統創新。
作為能源大省,山西提出經濟結構調整、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這可能對山西經濟社會發展產生影響。在「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大討論中除了注重創新之外,還應該關注怎麼能提高資本的使用效益。注意財力使用的針對性、時效性。一定要精於算計,提升資本效益。這其中一定要注意,資本並不單單指金融資本,它還包括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這三個資本當中,我最推崇的是人力資本,這是資本的核心問題。只有有效地發揮出人力資本的效益,社會的創造力才能競相迸發,才能真正實現改革創新。
大討論充分彰顯了攻堅克難奮發進取的堅定決心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吳 恆
我注意到,山西正在全省開展「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大討論,在全國兩會期間也引起山西代表團熱烈討論。在全國改革開放再出發、高質量發展步伐加快的大背景下,在山西「兩轉」基礎上全面拓展新局面下,山西省委適時開展「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大討論,充分彰顯了山西在新的一年攻堅克難、奮發進取的堅定決心。山西要準確把握好大討論的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結合實際找差距、補短板、明目標、定措施、抓落實、求實效,確保大討論能夠高標準推進,高質量進行,不走過場,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果,推動山西的改革與發展。
我去過幾次山西,聽一些「老山西人」說過關於山西的三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第一句話是「山西人很了不起」。一是因為在抗戰時期,當時八路軍總部設在山西,是作為我們中國共產黨擔負民族救亡、打擊日本侵略者重要的戰鬥堡壘,這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貢獻很大。二是因為在新中國成立之後,山西向全國各地提供了大量的煤炭資源,為全國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的能源支撐,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作出了巨大貢獻。
第二句話是「山西比較困難」。這個困難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山西省山地偏多,盆地較少,水資源相對比較稀缺,所以自古山西的農業都比較薄弱,只能種植一些抗旱耐寒的小雜糧作物。另一方面是隨著能源革命和產業調整,山西以煤炭資源支撐經濟發展,經濟轉型比較困難。建議山西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著力推動傳統產業新型化、新興產業規模化、支柱產業多元化,特別要把新興產業做大做強,做成新的支柱產業。
第三句話是「山西需要繼續得到國家的支持」,比如提出過山西要「建成資源型經濟轉型綜改示範區」「打造能源革命排頭兵」等,都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山西的巨大支持和殷切期望。
山西歷史悠久,文化深厚,被譽為華夏文明的搖籃。這裡既有老天爺恩賜的壯美自然風光,也有老祖宗創造的不朽文化遺產,更有老前輩留下的寶貴紅色基因,這些是山西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建議山西要把文化與旅遊相結合,發展創意產業,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好這些文化資源優勢。此外,建議山西進一步重視人才引進和使用,優化人才落戶、購房、就醫、子女入學等政策,以優於其他省份的人才引進政策表明山西招才引智的誠意和決心;同時還要充分地調動本地人才的積極性和內生動力。建議本土企業加強創新,推動產品向高端拓展,推動技術創新,增強企業競爭力。
以改革加速度拓展轉型發展新局面
全國政協委員、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高級顧問 龔永德
作為一名住晉全國政協委員,我一直非常關注山西省經濟社會各方面的發展情況。我了解到,為進一步深化以改促轉,當前山西正在深入開展「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大討論,我覺得開展「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大討論十分有必要,「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大討論承載著山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體現著山西人民的長遠和根本利益。開展大討論就是要推動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我堅信,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山西一定能夠以改革的加速度,拓展轉型發展的新局面。
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創新再發力、開放再提質、工作再抓實。山西省開展「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大討論是一件很好的事情,這是一場學習的革命、思想的革命、工作的革命。我了解到,一年多來,山西經濟進一步呈現出穩中向好、結構優化、動能增強、效益提升的強勁態勢,2018年全省經濟總量、財政收入、企業利潤增速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一煤獨大的格局正在改變,現代產業體系初步構建,轉型發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綠量」不斷提升。
我認真地學習了解了「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大討論相關內容,大討論的主要任務是「六個破除」「六個著力」「六個堅持」,即:破除僵化保守,著力解決改革意識不強問題,堅持以改革破解發展難題;破除因循守舊,著力解決創新精神不足問題,堅持以創新激發動力活力;破除封閉狹隘,著力解決擴大開放不夠問題,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破除資源依賴,著力解決市場理念不濃問題,堅持以市場打開發展新通途;破除隨遇而安,著力解決工作標杆不高問題,堅持以一流標準創造一流業績;破除慵懶散漫,著力解決作風不實問題,堅持以過硬作風彰顯擔當作為。
我覺得,山西開展「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大討論的目的是通過大討論,在新徵途上,瞄準更好的目標,攀登更高的山峰,展現更大的作為。山西省各級各部門要準確把握好大討論的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結合實際找差距、補短板、明目標、定措施、抓落實、求實效,確保大討論能夠高標準推進,高質量進行,不走過場,取得預期效果。
此外,我覺得,山西省各級各部門要把堅持問題導向貫徹大討論始終。樹立問題導向,著力解決問題,是「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大討論取得實效的關鍵。各部門和每個黨員幹部在大討論中,要把堅持問題導向貫徹始終,找準「六個破除」「六個著力」「六個堅持」方面的問題在本單位和自己身上的具體表現,做到見人見事、入腦入心,並把著力點放在解決問題上,針對性制定改進措施、明確奮鬥目標。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希望山西省以「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大討論為引領,把各項工作做好,交上滿意的答卷。(焦玉強 姚晉平 趙向南 尚慧輝 楊 文 高建華 陳俊琦 閆書敏 鄧偉強 李聯軍 史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