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樓宇大門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也是整個防控鏈條中最關鍵的防線。2月14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大興生物醫藥基地獲悉,基地按照「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要求,全體黨員衝在一線、率先垂範,共同參與、嚴防死守,一個黨員,一面旗幟,湧現出感人的一幕幕。
社區本是一線,工作重在現場,及時做好疫情防控相關工作刻不容緩。王豔豐是一名普通的黨員,抗疫阻擊戰打響之後,又多了一重身份——生物醫藥基地珺悅國際小區24小時督導巡查員。珺悅國際小區建立24小時無縫督導值守制度——「白天督導值守+夜間輪班巡查」。醫藥基地市政園林公司的王豔豐便是其中一員,他主動請纓,「黨員幹部更應走到前線!」 從指揮調度、應急協調,到深入一線、主動落實。
「當我問有沒有願意協助商業樓宇的志願者時,大家一呼百應,真的很感動。」生物醫藥基地巡邏志願隊微信群中出現了這樣暖心的一幕。在巡查組組長的帶領下,生物醫藥基地廣泛動員黨員群幹,嚴格落實網格化制度,形成「一盤棋」整體聯防聯控格局。目前,珺悅國際小區每組督導巡查值守人員白班16人,保安12人,晚班4人,堅守到崗,耕好一方平安「責任田」。
近段時間,王豔豐利用電話、微信等線上方式全覆蓋開展居民摸排,同時發動熱心群眾為居家觀察人員提供幫助,確保疑似病例能夠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專人負責對返京人員體溫檢測、提供生活救助、督促居家隔離、上報信息等,進行14天隨訪,並實行日報告制度,做到信息及時公開。經過前期摸排,珺悅國際小區人員全部建立了臺帳,落實了居家隔離措施,明確了監護責任人,做到早發現、早處置。線下王豔豐領深入每個樓棟單元張貼疫情倡議書及溫馨提示,並向居民發放防疫宣傳單,引導居民正確做好防護措施,號召居民少出門。
宋晨是一位20出頭的小夥子,是一名團員,他說「把青年人安排上,照顧一下年紀大的老黨員!」自己年輕,苦活累活都交給他來幹。綠地啟航國際為醫藥基地內一個寫字樓辦公園區,共13棟寫字樓,辦公面積11.83萬平方米。目前共計206家企業入駐,日常辦公人員約1200人。針對商業樓宇復工人流大的情況,醫藥基地加大人力管控,成立由醫藥基地管委會、北臧村派出所、區派幹部、綠地啟航物業公司組成的綠地啟航疫情防控工作組,專門負責綠地啟航疫情防控工作。
1月25日至今,綠地啟航採取全封閉管理措施,只保留東門進出,其餘通道全部封鎖。東門進入人員一律登記是否返京人員、回京路徑、聯繫方式、在京住址等必要信息,同時進行體溫檢測等。近幾天,巡查組逐門逐戶的宣傳引導,建議復工企業錯峰上下班、居家辦公等措施。同時為做好生活必需品保障供應,協調辦公樓宇內24小時超市開業。
「不要出門,注意居家隔離,做好個人防護……」這是宋晨過年期間說得最多的一句話。除了必要時入戶宣傳政策,宋晨和其他網格員一般會在微信群轉發官方發布的疫情防控知識,當好宣傳勸導員,增強意識提信心。「這種時候,我們更不能夠退縮。」作為一名年輕的團幹部,就像陀螺,他不知疲憊的旋轉在轄區的每個角落。如今,在宋晨和其他群幹、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樓宇內部都貼滿了防疫提示,各類橫幅也成為冬日裡的一抹亮色。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蒲長廷
編輯/毛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