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去世後,為何要把生前的衣服燒掉?有什麼禁忌講究?

2021-01-08 村火計劃

在我們村幾乎每個老人去世之後,都要把他們生前的衣物進行燒掉。將剛去世的親人的衣物等等燒毀這一行為,看起來似乎有點不近人情。但是如果說是從客觀的來說,其實這也沒有多大的問題。也算是我們地方的一種傳統習俗吧,既然客觀的來說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那我們就尊重傳統習俗。也未嘗不可,這似乎就是我們村的這些習慣。幾乎每家都是這樣的,沒有例外,那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出現呢?有什麼禁忌講究?

1、傳統文化的影響

從古代發展到現在,幾乎人們都認為結婚和生孩子是一個非常喜慶,值得高興的事情,都會走親訪友,大擺宴席,置辦禮品。但是如果說出現生病或者去世的情況下,大家通常都會把去世親人的衣物進行燒毀,以免沾染他不好的運氣。

現在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事情,但是很多人都是這樣做的,我們村也是。我爸爸之前有一個穿過的皮衣說要給我爺爺穿,但是我媽媽說爺爺年紀大了,如果以後去世了,那麼這個衣物就有可能會帶一點不好的運氣,會非常不吉利,所以建議爸爸,不要送給爺爺自己穿過的衣物,可以重新買一件送給他,我爸爸也照做了。

2、防止疾病傳染

在以前的時候醫療技術沒有那麼先進。常常都不知道,人是怎麼去世的,所以古代人的壽命平均很低。不知道什麼原因可能就去世了。人們用了去世親人的衣物,物品可能會染上重病,嚴重的話可以會導致死亡,所以大家一般都會給去世人的衣物進行燒毀。

這個行為呢,在現在看來也是非常明智的一個舉動。因為,古代人的醫療水平比較落後,細菌繁殖也比較嚴重。萬一去世的親人是因為傳染病而死亡的,那傳染的速度是非常強的,所以燒毀衣物。就可以殺死細菌或病毒。這可以非常保險的抑制疾病傳播。

不說古代了,我們村就有一個特例,我們村有個王姨,平時特別節儉,捨不得買吃買穿,她公公去世之後,我們村裡人都勸她把去世公公生前的衣物都燒毀,她偏不聽,還把她公公生前蓋得被子,曬都能沒曬直接抱到自己床上蓋,蓋了幾天之後,就覺得渾身不對。

身上到處起疙瘩,去醫院一查,原來是因為王姨蓋她公公生前蓋的被子導致的,因為她公公常年臥病再床,被子裡面已經滋生了大量的細菌,所以王姨一蓋被子就會不舒服。王姨說,我都後悔沒有聽你們的話,早知道直接將公公的被子扔掉了。本來想省錢的,現在錢沒省下來,到醫院開了一大堆藥,花了不少錢!

3、睹物思人

人生下來就註定著要面臨死亡的問題。總有一天都會老去,都會死亡。對於我們活下來的人說。快樂和樂觀的生活比什麼都重要,所以為了避免睹物思人,我們通常都會把去世親人的衣物,進行燒毀。

相關焦點

  • 在農村,家裡的老人去世後,子女會把生前衣服燒掉,為什麼?
    和城裡人相比,農村人其實更加注重傳統的文化,在很多事情上都有一些風俗和禁忌,比如說喪葬這一方面。在農村人的眼裡,家裡邊有老人去世是很大的事情,各種的風俗和禁忌非常多,而且必須得嚴格的遵守。在很多農村地區,喪事有一個習俗,那就是家裡的老人去世之後,子女要將他們生前穿的衣服都燒掉,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是不是有什麼說法?看完你就懂了。1、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在古代的人看來,結婚和生孩子都是非常喜慶而且非常吉利的事情,可是如果生病或者死亡的話,就是非常不吉利的。
  • 為什麼在農村親人去世後,要把死者衣服燒掉,而不留下來自己穿?
    在農村每個地方都有不一樣的習俗和風俗習慣,就拿現在農村上了年齡的死者來說,在農村一些年齡大的老年人找死亡之後,平生積攢下來了很多的舊衣服,無論這些死者的衣服是新舊,都會被去世死者家人燒掉的,甚至有些去世死者的衣服價格不便宜也是幾百塊錢,而死者家屬根本沒有打算將其留下來的念頭。
  • 在農村有老人去世,白事的講究很多,你知道的有多少呢?
    在農村,有很多的規矩也是從很早的時候就開始傳承下來了,在農村裡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婚喪嫁娶了,這些也是農村裡比較重要的事情,尤其是農村裡的喪事也是最為重要的,不管在什麼時候,村裡的喪事也是一種墨守成規的事情,一旦有人去世了,那麼可以說是有來往的或者是能說上話的都會去幫忙,這個就是農村的一個規矩
  • 老人去世後,「躺」過的那張床還能睡人嗎?這是要分情況的
    那麼當老人去世之後,在農村會有很多的風俗,就比如說要把老人的衣服燒掉,老人用過的東西也儘量扔掉。那麼當老人去世後躺過的那張床還能再睡人嗎?這是要分情況的。對於老人去世後,他生前睡過的那張床能不能再睡人是要分兩種情況來決定的,那要看這個老人是因為什麼去世的。
  • 親戚老人去世送多少禮金合適親人去世後有什麼禁忌
    如果說平時對父母的贍養主要是在自己家中進行,還不是太為外人所了解的話;那麼,父母去世後的喪葬儀式因為要公開諸於外,所以古人特別重視這死、葬的環節。隨著喪葬儀式的傳承,也就形成了嚴格的喪葬文化,各地習俗雖有不同,但喪葬儀式中的還是有很多共同的禁忌,違反則視為對逝者不敬,並可能會觸怒神靈。
  • 農村老俗話:老人在女兒家去世禁忌?
    (我家是農村的)  1、禁忌:人去世以後是不可以和親家見面的(也就是大伯母的婆婆,我的親奶奶)。  2、大伯母家的處理方式就是當天去世當天裝進棺材下葬了。  3、人死以後;當天就把老人用過的東西全部燒掉了,3天後才把我奶奶接回家。  老人一生沒有自己的兒女,大伯母是這位姥姥的養女,從小就養的,直到嫁到我們家,後來老伴去世了,大家都勸老人,好好的在村裡吧;結果老人就找了老伴離開了這個村子,一共大概找了3個老伴吧~!
  • 親人去世的禁忌
    在農村親人去世後的風水禁忌有哪些呢?中國喪禮文化有很多禁忌,老一輩留下的規矩肯定有他的道理。
  • 老人去世,辦喪事的六大禁忌!
    家有喪事禁忌有哪些:辦完喪事以後禁忌做什麼古時候,家裡有喪事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所以講究的事兒也多,生與死,是人生最關鍵的兩件大事。生,是生命的起始;死,是生命的終結。人們把這兩件事看得都很重,而迷信的人認為除了人間以外,還有一個死人去的地方,即陰間。活人看不見陰間,但陰間的鬼魂對活人的世界卻看得一 清二楚。
  • 親人去世有哪些禁忌???
    當一個人死後,自然要停喪、殮葬、守喪,因此,喪葬都有一套的習俗,而在喪葬中,亦有一定的禁忌。 1、入殮時候的忌諱  入殮的時候忌諱淚灑屍身。在入殮的時候,親人們要暫時忍住悲傷,控制住眼淚,以免淚灑屍身。入殮前後忌諱貓、狗接近屍體,認為會引起死者驟然挺立或成殭屍。棺材忌諱用柳木。
  • 農村白喜事講究多「話有三不說,事有兩不做」,都是指什麼?
    農村白喜事講究多「話有三不說,事有三不做」,都是指什麼?生老病死是大自然的規律,這個是誰都無法逃脫的。其實農村的很多老人,對於生死都看得很淡,在五十多歲的時候就會為自己準備「身後事」了。雖然現在和過去不一樣了,但是在農村裡紅白喜事的講究還是很多的,在平時可能大家感覺沒什麼,但是在辦理紅白喜事的時候,有些看似很小的事情,卻會引起很大的誤會。在農村裡關於白喜事的禁忌,流傳著「話有三不說,事有兩不做」的說法,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直系親屬去世後必知的禁忌
    所以是很有必要了解一下喪葬習俗禁忌的,以便避開禁忌,遵從習俗。1、逝者的服裝忌諱用緞子面料老人們習慣把去世後穿的衣服稱為「壽衣」,過了六十歲後就有老人開始準備壽衣了。壽衣的件數、質地都是很有講究的。件數一般是五、七、九等單數,而不會是雙數;材質上則多用綢子,因為「綢子」和「稠子」諧音,寓意後世兒孫多子,而忌諱用緞子,因為「緞子」與「斷子」諧音。
  • 在農村,人去世後穿壽衣時要遵守這三個習俗,不然會被村裡人恥笑
    中國的歷史文化是很博大精深的,這些文化中包含了各種各樣的習俗和禁忌,自古以來都有紅白喜事之分,在農村人們對於無論是白事還是喜事,都是非常重視的,因此有關類似的習俗更是數不勝數。老話說的好「人生在世不過是短短幾十年」,每個人都會經歷生死,人死如燈滅,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就是在農村,人去世後穿壽衣時要遵守這三個習俗,不然會被村裡人恥笑。
  • 風水之親人去世禁忌
    當一個人死後,自然要停喪、殮葬、守喪,因此,喪葬都有一套的習俗,而在喪葬中,亦有一定的禁忌。 1、入殮時候的忌諱  入殮的時候忌諱淚灑屍身。在入殮的時候,親人們要暫時忍住悲傷,控制住眼淚,以免淚灑屍身。入殮前後忌諱貓、狗接近屍體,認為會引起死者驟然挺立或成殭屍。棺材忌諱用柳木。
  • 直系親屬去世後的六大禁忌,不可不知!
    所以是很有必要了解一下喪葬習俗禁忌的,以便避開禁忌,遵從習俗。逝者的服裝忌諱用緞子面料 老人們習慣把去世後穿的衣服稱為「壽衣」,過了六十歲後就有老人開始準備壽衣了。 壽衣的件數、質地都是很有講究的。件數一般是五、七、九等單數,而不會是雙數;材質上則多用綢子,因為「綢子」和「稠子」諧音,寓意後世兒孫多子,而忌諱用緞子,因為「緞子」與「斷子」諧音。 2.
  • 親人去世的禁忌,這8點不要做,原來有這麼多講究
    親人去世後的風水禁忌有哪些?
  • 在農村,老人常說「男怕生前,女怕生後」,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立秋時間,對農村來言,雖然豐收季節未到,但也要做好農田的抗旱防澇,以及土壤追肥,可以說為了今年的豐收,大夥都忙得不亦樂乎!但是,偶有閒暇的時光,老農都會走上街頭,一是為了節省點電費,畢竟很多農民感覺自打換了「節能電錶」似乎電費反而高了;二是,夕陽下,微風徐來,村中老人圍坐一圈,盡情的談笑風生。偶有幾次,在聆聽老人講話時,常常聽到幾句俗語,讓我記憶猶新,今日分享給大家,一同探討!
  • 老人去世後,為什麼要在嘴裡放一枚銅錢
    在很多地方的葬俗中,老人去世入殮時,要往嘴裡放一枚銅錢。這枚銅錢在古代稱為「飯含」,在現代葬禮上稱為「口鈴」。那麼老人去世後,為什麼要在嘴裡放一枚銅錢呢?答案還要從傳統的葬禮說起。因此「飯含」在各地的叫法也不一樣,現代葬禮上叫「口鈴」,很多偏遠地區及農村葬禮中,常稱之為「噙口錢」。不同身份的人去世,用的「噙口錢」也不相同。在古代,身份地位尊貴的人,「噙口錢」往往比較貴重,諸如慈禧去世時口含的夜明珠,平常百姓通常用五穀之類的農作物。現代人去世後,多用一枚銅錢或硬幣充當「口鈴」。
  • 風水民俗|直系親屬去世後的六大禁忌
    素材:網絡 配圖:網絡編排:小易 審核:蔡一慧版權歸原作者 有問題請聯繫後臺有句話叫做向死而生。雖然人們不願意談論死亡,但畢竟生老病死是客觀存在,誰也躲不過。所以是很有必要了解一下喪葬習俗禁忌的,以便避開禁忌,遵從習俗一逝者安葬的禁忌。
  • 在農村,人們去世後要經過這六個環節,才能「入土為安」
    中國講究的是死者為大,雖然現在國家提倡葬禮應從簡,但依然改變不了農村人傳統的思想觀念。一個人過世後的講究很大,而所要走的程序也很繁瑣。下面就和大家談談要經歷的流程。1.中國人自古講究走得安心和風光,在老人去世後全村的人都會在當天瞻仰遺容,表示對老人最大的尊重和哀悼。
  • 農村有個習俗,家中有老人去世,3年裡不能貼對聯,這是啥講究?
    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知道,農村的生活講究比城裡多。因為農村是個人情社會,各種各樣的生活習俗都在我們身邊。但是我國幅員遼闊,風土民情這事很難「全國一致」。像是今天要說的這每年過年時候要貼的春聯,在有老人去世的時候,3年裡是不能貼春聯的,這裡面講究不少,您了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