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流行音樂大家都知道,但說起中國流行音樂的始祖恐怕清楚的人不多,今天就介紹一下中國流行音樂的開山鼻祖,至少是我們還能聽見中國最早的流行音樂,就是這首1927年的《毛毛雨》,這首歌有多火呢?以至於年過花甲的楊振寧老爺子還能哼唱。讓我們一起回味這首90歲的老歌,緬懷其作者和演唱者吧!
《毛毛雨》
作詞:洪芳怡
作曲:黎錦暉
原唱: 黎明暉
毛毛雨 下個不停 微微風 吹個不停 微風細雨柳青青 哎喲喲 柳青青
小親親不要你的金 小親親不要你的銀 奴奴呀只要你的心 哎喲喲 你的心
毛毛雨 不要盡為難 微微風 不要盡麻煩 雨打風吹行路難 哎喲喲 行路難
年輕的郎太陽剛出山 年輕的姐荷花剛展瓣 莫等花殘日落山 哎喲喲 日落山
毛毛雨 打溼了塵埃微微風 吹冷了情懷 雨息風停你要來 哎喲喲 你要來
心難耐等等也不來 意難捱再等也不來 又不忍埋怨我的愛 哎喲喲 我的愛
毛毛雨 打得我淚滿腮 微微風 吹得我不敢把頭抬 狂風暴雨怎麼安排 哎喲喲 怎麼安排
莫不是生了病和災 猛抬頭 走進我的好人來 哎喲喲 好人來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毛毛雨,不要盡為難;微微風,不要盡麻煩。雨打風吹行路難,哎喲喲,行路難。年輕的郎太陽剛出山,年輕的姐荷花剛展瓣。莫等花殘日落山,哎喲喲,日落山。」這段歌詞,讓人產生的形象是極其豐滿的,且不談在春風中「行路難」這一古典的色香,即如「年輕的郎太陽剛出山,年輕的姐荷花剛展瓣」,這樣的比喻有幾人能造能對,太陽出山的火熱,年輕的氣息撲面而生,荷花展瓣的鮮豔,增一分嫌濃減一分嫌淡,且均用了「剛」,更讓人情從心生,如一按捺,恐已失去人性的真實。
人已散,曲未央。
現在聽來這首當時的靡靡之音一點都不邪惡,比「天不颳風天不下雨」健康多了。「民國世界的臨水照花人」張愛玲甚愛《毛毛雨》,說它「簡單的力量近於民歌而不是民歌」,這「簡單的力量」幾個字,實可用來形容這整個時代音樂的素質。稚嫩天然的表達,更見真情的飽滿,因而縱然時過境遷,它們卻歷久彌新,不斷被今人拿出來翻唱,又與當代的聽眾產生共鳴。
《毛毛雨》最初由黎錦暉本人填詞作曲,原唱是他的女兒黎明暉。沒錯他們的名字又一個字不同,但是一對父女,大家不要搞混。
作者及原唱介紹
黎錦暉,(1891-1967)湖南湘潭人,排行老二,早年畢業於長沙高等師範學校。父松安,晚清秀才。黎家共八子,依次為錦熙,語言學家;錦暉,音樂家;錦耀,礦業專家;綿紓,教育專家;錦炯,鐵路橋梁專家;錦明,作家;錦光,音樂家;錦揚,作家。可謂滿門俊彥。 一位美國音樂人出版了《黃種人群的音樂》一書,把黎錦暉稱為「黃膚色人種音樂第一人」,書中稱黎錦暉將中國音樂的發展向前推進了「至少二十年」。黎錦暉將西方爵士樂與中國本土民族音樂結合後,在中國乃至東南亞的推廣,使中國音樂向國際化發展。
黎錦暉的貢獻:
1 創作了中國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為中國第一部有聲歌舞片寫歌,為中國流行音樂的發展掃清了一切障礙。
2 創立了中國第一個歌舞團「中華歌曲團」發掘和培養了無數音樂家和歌手,如聶耳、周璇、王人美等創立了流行音樂界的明星制度,女性歌手的地位由歌女向歌星不斷地提高。培養了錢蓁蓁、王人美、薛玲仙、胡笳當時的「四大天王」
3 中國兒童歌舞劇之父,創作了中國第一部兒童歌舞劇。中國有自己的兒童歌舞音樂是自黎錦暉開始的。上了年紀的人都會記得一首歌,叫《可憐的秋香》,在窮人還沒有解放的社會裡,人們唱這首歌是要掉眼淚的。
4 抗戰期間,出版了《抗日三字經》,創作了《向前進攻》等大量的愛國歌曲,標誌著創作作風的轉變。
5 推動音樂簡譜化。
6 組織了第一支全部華人陣容的爵士樂隊,把西方流行音樂爵士樂結合中國民間小調而創造一種全新的漢化爵士樂——「時代曲」,拉開了時代曲40年輝煌的序幕!
7 為推廣國語作出了貢獻。創辦主編兒童讀物,創辦編輯了兒童刊物《小朋友》,參與了現代第一批白話文國語教科書的編輯與出版。
黎明暉(1909-2003):也叫黎莉莉,黎錦暉的女兒,活潑伶俐,天賦稟厚,自小穿男裝,剪短髮,家裡人稱她為「少爺」,12歲就登臺唱歌。她畢業於兩江女子師範學校,能歌善舞,中國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的演唱者,也是第一位從歌壇登上銀幕的演員。1925年黎明暉初涉影壇,首演電影《不堪回首》,以後相繼主演了《戰功》、《小廠主》、《花好月圓》、《柳暗花明》等影片,1938年主演《鳳求凰》後退出影壇。她還錄製過《可憐的秋天》、《寒衣曲》、《打倒軍閥》等50多張唱片。在父親編導的《葡萄仙子》、《可憐的秋香》、《麻雀與小孩》歌舞劇中演出,開兒童歌劇之先河。黎明暉退休後和兒子陸震東住在北京.,過著清貧的生活,她最後一次在公眾面前亮相是在央視紀錄片《一百年的歌聲》,此後不久,2003年12月9日在上海一家養老院裡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