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禹州有座會跑的廟

2021-01-14 禹州掌上百事通


禹王山簡稱禹山,在禹州市西南15公裡, 方崗鎮與文殊鎮交界處,屬箕山山脈。因大禹坐鎮此山,指揮治理潁、淮二河而得名。


      

禹王山上有座禹王廟,是為紀念大禹治水而建。從遠古及今,大禹在禹州人民的各項活動中,具有保護神的地位,禹王廟在民眾心中佔據重要位置。關於禹王廟的傳奇,在禹州只要您提到「有座會跑的廟」,百姓們無有不知、無有不曉。

     


     人們感恩於大禹的功績,便在禹王山南坡建了禹王廟,每逢吉日到此祭拜。代代相傳,年年如此。直到有一天人們突然發現山南坡的禹王廟不見了……

       

相傳,在北宋末年,一天晚上,禹州境內的村莊,凡是養有牛馬的莊戶人家都做了同一個夢。「夢見一位老翁要借用一下牛驢騾馬。天亮村民到牛棚馬廄一看,見牛驢騾馬都是通身大汗,像是在夜裡幹了重活,出了大力,主人心中十分納悶。後來傳出禹王山南坡的禹王廟不見了!但北坡竟憑空生出了一個廟宇。大家十分驚訝,慌忙到山南坡察看,見那裡的禹王廟真的不見了。而從山南坡到山北坡的石徑上,石碴一律朝北抿著,連山坡上的草都向北倒伏著,像是牛馬拉什麼東西走過的樣子?一直到山北坡出現廟宇的地方為止。」

於是,人們認為,夜裡託夢的老翁就是禹王爺。他老人家看到大宋朝將傾、金朝欲立,十分生氣,移動廟位,顯示聖力,警告金人,中原人民不可欺。

後來,入侵北宋的金兵到了這裡,聽說大禹顯聖的故事,便停止腳步,不敢再輕舉妄動,擴大戰爭,塗炭生靈,從而庇佑了當地百姓。



     從此之後,大禹顯靈、護祐子孫的故事,在當地廣為傳頌。禹王廟被叫做「拉王廟」而威名大震,成為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的傳奇故事。

   

 實際上拉王廟的故事,只是當地百姓思念大禹、感念大禹的美好傳說罷了!如今禹王山上拉王廟巍然屹立,香火旺盛,是全國唯一一個稱大禹為"禹王大帝"的紀念性廟宇,祈福著百姓的同時也印證著大禹在禹州人們心目中的帝王之位!




禹州掌上百事通:yzbaishitong
免費發布各種便民信息!⊙商家合作、推廣、微信活動策劃、微商城開發,企業微信公眾平臺申請、認證、完善、託管運營,微信圖文美化編輯、微場景製作等!請聯繫手機/微信號:15837408502⊙

點擊【閱讀原文】免費發布信息


相關焦點

  • 許昌至禹州要建城軌? 「八字還沒有一撇哩」
    □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    韓爭強 通訊員 樊越堯    近日,一個標題為「許(昌)禹(州)城際軌道方案示意圖曝光,看看有沒有經過你家」的微信,在許昌多個微信圈熱傳,該微信有圖有文,稱5年後兩地群眾出行就可以乘坐城際軌道了,一時間成了當地市民茶餘飯後談論的話題之一。
  • 禹州市委組織部召開2020年普通類省選調生分配安置暨座談會
    胸懷大志赴基層 肩負使命記初心為認真貫徹落實省委、許昌市委組織部關於2020年省選調生分配安置工作的有關精神,2020年12月31日,禹州市委組織部召開2020年普通類省選調生分配安置暨座談會,2020年分配到禹州市的普通類省選調生、分配單位和基層鍛鍊鄉鎮相關領導、往屆省選調生代表參加會議
  • 禹州鈞瓷文化旅遊節9月29日將在神垕開幕
    先後有100餘款鈞瓷被選作國禮贈送國際政要,一大批鈞瓷珍品被國內外知名收藏機構和收藏大家競相收藏。鈞瓷已經成為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國際經濟文化融合交流的一張靚麗名片。亮點紛呈扮靚本屆節會兩年一屆的鈞瓷文化旅遊節,是禹州市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盛會,截至目前,已連續成功舉辦了10屆。鈞瓷文化旅遊節已經成為禹州的一張文化名片。
  • 許昌至禹州要建城軌?官方回應:八字還沒一撇哩
    近日,一個標題為「許(昌)禹(州)城際軌道方案示意圖曝光,看看有沒有經過你家」的微信,在許昌多個微信圈熱傳,該微信有圖有文,稱5年後兩地群眾出行就可以乘坐城際軌道了,一時間成了當地市民茶餘飯後談論的話題之一。
  • 河南禹州多名車主遭遇天價停車費,多部門相互推諉、踢皮球
    大象新聞記者到禹州進行了調查交警扣車後法院查封,車主被索要天價停車費2018年2月,農曆大年三十晚上,王向遠和幾個朋友在飯店一起跨年。凌晨12點多,王向遠突然接到朋友的來電,說把他的車開出去後出了交通事故,王向遠立刻趕往現場。「離老遠都看見有救護車和消防車都在,警察也都在現場呢。」
  •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這說法可能並不正確
    不論在哪個地方旅遊,基本都逃不過與教派有關的寺、廟、觀、庵。而大多數人都不是信徒,所以看過也就稀裡糊塗地過了,直到現在仍有不少人還分不清這些地方吧?所以我們今天來聊聊寺、廟、觀、庵的區別。對人的崇敬則有「人皇」之說,而比「人皇」崇拜更早的則是對先祖的崇拜。不論歷經多少朝代的思想變革,我們對先祖的崇拜都是亙古不變的。而先祖崇拜的具體表現便是為祖輩建廟紀念,所以「廟」指的應該是祭祀的地方。家族祭祀祖先的地方被叫做祠堂,也叫作家廟。直到明清兩代,當朝皇帝也會組織建設家廟,不過他們稱呼那裡為太廟。
  • 「鎖龍井」的鐵鏈拉不盡,井下面真的會有龍嗎?
    中國古代神話中有一種井,叫做鎖龍井,它最初是與神話傳說相關聯的,上古時代大帝禹斬龍治水,用天地無上功德鑄造了一口鎖龍井,分散在各個地區,將人間的惡龍封印在鎖龍井中,以此為守城之用。但是,對於龍,中國還有一個更玄乎的傳說,那就是和井有關。關於「鎖龍井」的傳說遍布中國各地,也被稱為「鎖蛟井」。有關它的傳說最初來源於「大禹治水」的傳說。據說在夏代堯舜時代,發生了天災和水災。
  • 民間故事丨廟小神大的傳說
    沂蒙山深處有座山叫玉山,玉山前有座古廟,廟裡的主持和尚名叫本興。這天夜裡,本興做了個夢,夢裡一條巨龍從天而降,落在山門前,發出吱吱的叫聲,叫聲響徹雲霄,本興和尚被驚醒了後,久久不能入睡。早上開門的小和尚見山門外的臺階上躺著一個衣衫襤褸的青年,感到奇怪。小和尚趕忙回去告訴師父本興,本興由於夢裡的事不得其解,一夜沒有睡好覺,聽到徒弟說山門前夜裡睡著個青年,覺得奇怪。當師徒二日來到山門前時,那個青年還沒睡醒。本興就見這個青年相貌奇特,生的天庭飽滿地閣方圓,兩耳肥大,龍目鳳眉,心想這個青年定是個風雲人物。
  • 禹州出發!乘坐高鐵可直達北京、上海、青島、杭州等地
    禹州人渴望融入全國高鐵網絡,這個夢越來越近禹州出發,乘坐高鐵可直達北京、上海、青島杭州、寧波……。鐵路局一個工作人員發布的,關於2019年底商杭高速線商合段、鄭阜高速線、,鄭渝高速線鄭襄段、西武高速線孝十段,開通情況的預測及說明中獲悉,鄭萬高鐵,禹州可直達北京、上海、青島……。小夥伴們歡呼吧!據開行方案預測方案包含鄭渝高速線鄭襄段線路允許條件、,列車開行方案預測、列車時刻及停站、列車交路、各站列車停靠統計、車體運用等。
  • 挖掘、倒賣古錢幣2.2噸 這個犯罪團夥被禹州警方給端了
    據介紹,2019年1月6日,禹州市公安局接到許昌市公安局通知:河南省公安廳交辦線索近期有人在禹州市區進行非法文物交易。接報後,禹州市公安局黨委高度重視,局黨委書記、局長俎軍民要求,由副局長石志強牽頭,組織刑偵大隊立即進行專案偵查,徹底打掉該犯罪團夥。
  • 奇怪粉末鋪滿廢棄古廟(圖)
    和尚認為是「天降祥瑞」 專家稱粉末為古磚中揮發出來的硝結晶  「床上、地面上和犄角旮旯都覆蓋了一層白色的粉末,真是太奇怪了!」昨天,記者來到房山區佛子莊鄉西班各莊村的一座正在修繕的古廟,在古廟院子西側的房屋見到了這些白色粉末。據寺院的和尚介紹,白色粉末嘗起來有些鹹,但回味起來有些甜。
  • 劉禪不願為諸葛亮修祠廟 為何成都有過7座武侯祠
    諸葛亮死後,由於蜀漢人民對他的熱愛,蜀漢國治下的許多地方便紛紛上書,請求為諸葛亮修建祠廟,而後主劉禪最初並不同意為諸葛亮建祠廟,尤其不同意在蜀國國都即成都建廟,怕衝了他的祖廟——「惠陵」(劉備墓)。  但是,老百姓卻不管他那一套,不僅要在野外祭祀諸葛亮,而且偏要為諸葛亮建廟;不但要建,而且要建多座,還偏偏要把紀念諸葛亮的祠廟建在成都劉備墓葬的旁邊。
  • 和美婦珊珊到黃大仙廟參拜
    是日,天朗氣清,蘇叔叔說來到香港就一定要到黃大仙廟參拜,於是由蘇叔叔公司市場部的美女經理珊珊,做了我們的嚮導。美女經理珊珊珊珊說,香港人幾乎每家都供奉財神、菩薩、佛,他們堅信,除了自己努力,還需要菩薩保佑,在香港,香火最旺的廟是黃大仙廟,集儒佛道於一家,黃大仙廟裡的主角是仙人(神)黃大仙,還有觀音菩薩、孔子等。
  • 孟姜女廟的一副奇特對聯,有五種讀法,你會幾種?
    孟姜女廟又稱貞女祠,位於河北省山海關城東望夫石村後山崗上。貞女祠始建於宋代以前,明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主事張棟重修。孟姜女廟的修建,是民間故事「孟姜女哭長城」的產物,為了紀念孟姜女,廟內有前後兩殿,前殿有孟姜女像,左右侍有童男童女。1956年,孟姜女廟被公布為河北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AAAA級景區。孟姜女廟景區,由貞女祠和孟姜女苑組成。
  • 寺為什麼叫寺,廟為什麼叫廟,他們有何區別?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佛教起源於中國,但事實並非如此,據考察,佛教最早源於印度,而我國的佛教也是從印度傳入的,正因如此,它的很多詞語的原意和現在的含義都有很多的不同之處。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寺」和「廟」這兩個字,「寺」為什麼叫「寺」?「廟」又為什麼叫「廟」,他們之間的區別又是什麼呢?
  • 「我用兩天蓋一座廟」 探訪臺灣批量產廟工廠
    宮、堂)超過一萬五千座,平均每一萬人分配到6.5座寺廟,全臺灣的寺廟數量比便利商店還多。 更有甚者,有工廠還批量生產寺廟,不但可以在網上訂購,就算客戶遠在南海島嶼或新加坡,工廠都能「送廟到府」。 工廠造廟究竟有多快?這種造廟方式和傳統手工藝有何不同? 2月12日,BBC中文網實地探訪了臺灣唯一一座專門建造寺廟的工廠,還原了臺灣「寺廟工廠」的傳說。 「臺灣每一個村莊都有不只一座土地公廟……一年幾百座的訂單,做不快怎麼做得來?」
  • 住廟前好還是廟後好 住在廟旁邊有什麼講究
    寺廟是我們拜拜,香火鼎盛的地方,如果只是去拜拜那都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是住寺廟附近,那還是有些講究的,那麼大知道住廟前好還是廟後好呢?住在廟旁邊有什麼講究?那麼下面就由風水知識大全為大家揭曉下吧!住廟前好還是廟後好:住廟前好  從風水角度講,房子前方為名堂,以開闊為宜,但是廟宇一般比較高大,如果住在廟後,那廟就會遮擋了房子,衝剋房屋主人,是不吉利的。所以,住廟前好。住在廟旁邊有什麼講究寺廟旁的房子風水怎麼樣  如果住家不直接面對廟宇,周邊有大樹、其他建築物或招牌等遮蔽,影響較小,也可利用風水物品化解煞氣。
  • 如果少林寺上市 某老闆願意出資修建81座廟
    看到這一消息後一位搞投資的老闆認為這是一個嫌錢的好項目,他打算投資81座廟宇用來大撈一把。新浪博主何伊凡昨天晚上在他的微博裡這樣寫道:「剛接到個少林寺的電話,希望在雜誌社網站上掛個少林藥局的連結,順便談了幾句登封要把少林寺概念上市的事。當廟成了地方的經濟支柱,廟裡的事也就不只是和尚的事了。上午見了個搞投資的朋友,他準備做一個大計劃:有生之年修81座廟。
  • 寺、廟、祠、塔、觀、庵,有什麼區別?
    寺、廟、祠、塔、觀、庵,這六種建築名稱,大家都很熟悉,但不一定都能分的清楚,今天末學就分別簡單介紹一下。一,寺。寺,在古代本來是一種官署名稱,比如大理寺、太常寺、鴻臚寺等。在東漢明帝時期,皇帝邀請天竺僧人攝摩騰、竺法蘭來中國弘法布教。
  • 寺為何叫寺,廟為何叫廟,寺和廟有什麼區別?作為華夏子孫要明白
    寺廟和寺廟有什麼區別?作為中國的後代,我們應該理解。了解古代史,很多人都聽過或讀過「大理寺」這個詞。古代大理寺相當於今天的最高法院,負責審理刑事案件。秦漢時稱為「魏延」,北齊時正式更名為「大理寺」,是唐代九大寺廟之一。唐代的九大寺廟分別是「大理寺、光祿寺、太僕寺、太常寺、宗正寺、維維寺、紅磡寺、少夫寺、太傅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