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門這輩子都沒想過,自己會像個花痴一樣,邊留著口水邊死盯著一群騷gay。
哇,這個迷人的小鬍子;哇,這個閃爍的小眼神;哇,這個風騷的小翹臀。
就差我為什麼沒有小丁丁了~~~(嫌棄自己)
《粉雄救兵》,英文名《Queer Eye》。
一檔網飛出品的,由五個基佬組成的,旨在改造「直男」們的生活品質,提升個人自信的綜藝節目。
自帶LGBT氣質的腐文化氣息,縈繞在無敵喪的普通人背景當中,然後碰撞出超~超~超~超級正確的正能量文化,養眼,感動,關鍵還勵志。
一群基佬,教直男們怎麼去「愛」,想想就覺得激情四射。
初看劇照,我以為又是一群被聚在一起的gay,用他們自以為的毒舌、黃腔來挑逗出人們獵奇的眼神,想想就騷氣滿天。
但隨著劇情的不斷推進,以及嘉賓們重獲新生的眼神,我越來越相信,這五個fabulous,就是從天而降的小仙女,專門拯救直男於水火當中的。
2003年網飛就開創了一檔以五位同性戀專家為嘉賓,為直男提供包括家裝改造、個人形體、社交禮儀、美容以及美食上建議的大型綜藝。
它跟別的同志類節目、家裝類節目、美妝類節目最大的不同就是:
它從不賣弄LGBT這個群體的公示於眾,也從不為了幫助一個直男一周之內從一個慫人變成一個潮人,好更加吸引女孩兒。
泰國版的《男得有情郎》,雖然標榜男男版的《非誠勿擾》,但依然是借著同志的毒舌和陰陽怪氣來收羅觀眾眼球;
韓國版的《Get It Beauty》,更是主打以「美麗」為眾生奮鬥目標,整容、正骨,將人生全都負重在外在形象之上。
包括中國版的《夢想改造家》,也是將全部鏡頭都給了物體改造之後的變身與亮眼。
但《粉雄救兵》的目的只是用五個人的背景知識,來幫助一群直男重找他們放棄的自信,生活,以及觸手可及的「愛」。
他們可以不用很專業,但他們一定很懂「愛」。
因為這個世界,沒有什麼人比LGBT更懂得自信與愛的重要性了。
2017這一次的全新改版,網飛甚至喊出了這樣的口號:
The original show was fighting for tolerance, our fight was for acceptance。
(原版是為了被容忍而戰鬥,我們則是為了被接受。)
2017年的奧斯卡將最佳電影頒給了《月光男孩》,2018年又將最佳男主提名給了《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小甜茶。2017年的坎城將評審團大獎頒給了《每分鐘120擊》。
我們發現,LGBT這個群體以往被妖魔化、被犯罪化,被邊緣化的外在形象正在被逐漸打破。他們樂觀、熱情、比我們更渴望愛與包容,他們與普通人無異。
而2017年新版《粉雄救兵》五位嘉賓所承受的壓力,不僅是來自LGBT這個群體至今依舊所受到的歧視,更要面對是超越舊版的框架和設置,重塑一個新的「救兵」形象。
喬納森,負責美容美髮,也是本季人氣值最高的改造師。他主要負責黃腔,調節氣氛,最喜歡說的話就是「我恨不得現在立馬撲倒你」。
鮑比,負責家裝設計,活最重,最累,呈現效果也是最好的。(聽說他的丈夫是中國人哦)
卡拉莫,負責社交文化,你總能在他的黑人板寸頭中看到雕花的設計,擁有超級強大的控場能力以及社交能力。
安東尼,負責美食改造,B站上的彈幕刷屏都是他。顏無敵,身材無敵,沒有gay普遍過於女性化的審美,乾淨的小哥哥是隊裡的顏值擔當。
譚,負責服裝設計,大腦門最喜歡他。用他的話說,「造型並不代表時尚,時尚是過季之後並不流行,我對時尚絲毫不感興趣。造型是讓你通過穿著的方式來感受到自信。」
所以,他的嘉賓可以在高檔裁縫店設計衣服,更可以在大賣場隨便提溜一件T恤回家。尊重嘉賓的習慣,又能把他們從普通的生活拉出來,脫穎而出。
五個基佬五場戲,場面絕對可以媲美「五十度基」。
所以直男們,快接招吧!
其中有三位被改造嘉賓,大腦門印象很深,它超越了一般意義上的改造,而是將種族、性向、信仰等話題深刻地拋了出來。
一檔娛樂綜藝,硬生生做出來了「哲學」綜藝的交感,真的很牛逼。
湯姆傑克森,是一位57歲的中年男子。
滿臉的紅斑狼瘡,以及大絡腮鬍子,隱藏在棒球帽和眼鏡下面。你甚至從來都無法看清他臉的形狀。
離過三次婚的他,自嘲為「肯塔基的一個傻瓜鄉巴佬」。他甚至不知道什麼時候起床、上班、回家。
最喜歡做的事兒竟然是穿著牛仔短褲,一邊坐在外面抽菸,一邊透過門洞去看電視。
肥宅、屌絲、衰老,這些話題縈繞著他。連老爺子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你也許能讓我看起來好一些,但醜陋是無法拯救的。」
果然,隨著五個人的尖叫,我們發現一個已經油膩到發光的沙發,躺在他的客廳。
這是他最後一任妻子送給他的,為了留住這份愛,他捨不得放棄前妻任何一件物品。
為了幫助老爺子重塑信心,長發姐姐喬納森立馬說到:「你要是早生十年的話,我一定會讓你做我丈夫的。」
鼓勵、給予自信是第一步;改造外形是第二步,第三步讓嘉賓在自信心中開始重視自己,擁有對生活的激情。
這才算是改造完成。
想看這個年近花甲之年的老爺子是怎麼約女孩的嗎?自己去看吧。
還有一期主題為「亞特蘭大最大的直男」,科裡沃爾德普。
他的外表看起來就是一個被程序包圍著的理科生。無趣,又沒品。
但是深入談話之後,你會發現,他擁有極強的挑戰欲望以及生活熱情,但是因為自己是同性戀,又懼怕被當成異類,所以不敢踏出自己的舒適圈。
而他目前最大的願望就是,向自己的繼母坦白自己的同性傾向,與繼母分享自己的人生。
「我希望讓你知道,我想邀請你參與我的人生,希望你成為我人生的一部分。」
這時候安東尼馬上「性取向是次要的,不是不重要,但它絕對不是展示自己的重點。我剛開始被基佬文化包圍,認為自己必須得是這樣,但我很快就發現,我不是我。」
這檔節目最大的意義就是,改造完的你還是你,但你發現你看待的生活,已然不同了。
包括還有一期改造宗教家庭,五人對於此次的改造都心懷忐忑(因為至今仍有很多宗教不接受同性戀)。
但信仰宗教的主人公鮑比坎普,卻說出來了這一段話:
我從小被教育同性戀是不被接受的,但是在坎普一家的心中,你們是被接受的,要愛來自不同背景的人,不同世界觀的人,不同故事的人。因為上帝告訴我們,要去愛身邊的人。
還有什麼比這樣的正能量更讓人感動呢?
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個要養育六個孩子的負重父親,終於不再害怕生活的拖累,更看到兩種文化的相互包容,在接納中感受對方的愛與不易。
忘掉宗教,而去關註上帝本身。
大腦門一天之內就追了八集,被五個嘰嘰喳喳吵到快發瘋的同時,更被五個人溫暖的內心感動到一塌糊塗。
這五個天使,快來拯救拯救我們直女吧,我們更需要「小姐姐們」的呵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