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何況是後宮如此鬥心機之地。將人際關係之複雜細微演繹到極處。《如懿傳》所以好看,將宮鬥戲裡人物性格及心理變化刻畫得淋漓盡致。
《如懿傳》中眾多主角,海貴人是不起眼的一個。皇后位居中宮,操縱局勢舉足輕重自不必說。高貴妃驕橫、嘉貴人謀於心計、玫貴人潑辣,女主如懿冰雪聰明更不必說。
劇中海貴人溫婉低調、與世無爭。海貴人如一棵恬淡的小花,獨自芬芳不引人注目。後宮的女人盼皇上眷顧,若換作旁人,不得寵,又盼著恩寵,自是可憐。可海貴人不同,不渴望皇上恩寵。如此一來,倒能恬靜度日。在後宮不得寵,不會成為眾矢之的。但會成為眾人欺負的對象。總好過得寵失寵的大起大落。
海貴人在後宮當貴人卻不貪慕皇帝的恩寵。將得寵失寵之事看得極開。亦不修飾打扮在眾妃嬪中爭奇鬥豔。海貴人將貴人當得極佛系。
佛系貴人海蘭不得寵並非業務不精,而在於沒有上進心。不愛親近皇上,不愛爭奇鬥豔。將日子過得死水微瀾。
如若如懿不打入冷宮,佛系貴人海蘭必會將日子這樣一直過下去。將日子過得四平八穩。
可海貴人轉性了。因為突發事件,在大雨中跪了兩個時辰。沒了如懿的保護。海蘭惶然。
當得知如懿無力再保護她時,如懿的話讓其開悟。如懿告其只能自保,若無力自保,需借勢為之。海貴人終於開悟,亦開始精心打扮,加之繡技超卓,蘭心蕙質,終受皇上眷顧。可見海貴人並非無得寵的實力,實屬佛系人生態度使然。
海貴人得寵並非只為自己,也為如懿。這在後宮女子中實屬難得。
人不可能是一座孤島。既便恬淡成性的海蘭亦與如懿結成友誼陣線聯盟。縱觀後宮,縱然皇后亦要尋找盟友。拉攏盟友打擊敵人,是各位後宮鬥爭中慣用伎倆。海蘭與如懿的友誼陣線聯盟不在此列。至少在最初交好之時,本意不在此列。
海蘭與如懿的友誼聯盟,是海蘭做得最正確之事。雖與如懿交好,引來無數麻煩。但亦在諾大後宮中得友誼之溫暖。亦得如懿無數幫助。
小說中海貴人便是個無心邀寵之人。如此性子,在宮中本可免去是非。海貴人心性恬淡。卻與如懿交好。並未因如懿的處境變化改變其友誼。善識人,交益友,海貴人另一長處也。
海貴人雖心性恬淡,不管身外是非。卻對姐妹如懿情深意重。固因如懿救過海貴人。可宮裡恩將仇報者多之。海貴人知恩圖報,如懿失勢時亦不明哲保身,此番情深意長實屬難得。
海貴人有急智,卻用在救如懿之時。海貴人與如懿是互為利他關係。此生有如此姐妹足矣。
海貴人的處世哲學,對榮寵有放下之心。心靜如蘭。能安之若素過眼前日子。交一兩知己,肝膽相照。若後宮各人都像海蘭,少了許多是非。只是也無好戲可看了。
只是海蘭的處世哲學讓《如懿傳》的激烈宮鬥爭得的勝果更顯得如過眼雲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