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嫂子家的孩子參加書法比賽沒得獎,受不了打擊,不願再寫了,很是頭大,嫂子不知道該怎麼做,所以問經驗寶媽有沒有什麼好辦法,經驗寶媽支幾招給嫂子,沒想到真的有用,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是什麼小妙招吧~。
加強兒童心理素質的訓練。
許多小孩在年幼時受到父母的過度保護,或被過分鼓勵,都會在心裡形成「我是最棒的」的想法,這樣的想法是可以讓孩子增強自信的,但同時也會讓孩子不明白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天外有天,人外有天。因此平時還是要多鍛鍊孩子的心理素質,例如,媽媽可以多帶孩子去參加一些比賽,比賽要有難度,有難度的小遊戲,這樣孩子既能成功,又能失敗,他不會急於求成,也不會太過自信,在成敗之間孩子會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白自己不是最好的。
在適當的時候讓孩子沮喪。
在電視上,我們經常看到很多優秀的孩子因為一次失敗就哭個不停,甚至有幾個要自殺,這充分說明了孩子在過去的日常生活中很少受挫折,甚至連失敗之後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因此,母親很有必要在日常生活中適時地讓孩子受挫,鍛鍊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和挫敗力,使孩子在以後的生活中能正確地看待「失敗」這件事。當然,母親也要把握好讓孩子受挫的程度,不要太用力,讓孩子陷入困境。
小
幫助兒童尋找自信的來源。
一個小孩容易受挫表明他內心對自己不夠自信,或不夠堅定,以至於他仍然懷疑自己。當孩子受到挫折時,母親一定要幫助孩子找到自信的來源,讓孩子不斷地肯定自己,覺得自己能做到,或者雖然做得不好,但在其他方面也很好,自信的孩子內心很清楚自己的優秀,不會糾結於小的失敗,而是越挫越勇。
與孩子多交流。
小孩還小,心理承受能力肯定比大人差,而且如果不能及時疏導,小孩很可能會在心裡留下陰影,因此,及時疏導很重要,要給小孩的情緒找一個出口,儘量多傾聽,然後再進行疏導。母親可以坐下來,和孩子好好溝通,總結失敗的原因,然後再談下一次該怎麼做,有沒有下一次可以改進的方法,孩子只要有疏通的地方,慢慢就會變好~。
不管是人生還是以後的學習,孩子都會遇到挫折,媽媽掌握這些小技巧,孩子受挫不慌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