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是大道之源,群經之首,揭示了人天的奧秘,《易經》涵蓋萬有,對中國的哲學,文學,政治,法律,天文,曆法等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易經》的內容是包羅萬象、極其豐富的,無論是什麼人,都能從中獲得自己所需要的智慧與答案,並且這《易經》中還藏著一個人成功的秘訣。
易經告誡:不管與什麼人交談,少說自己3件事,福報將源源不斷
少說自己已經取得的成就
在《易經》中有這樣一卦「謙卦」,「謙」是對自己才能、成就、不自負的謙虛態度。
這一卦的卦象,內卦「艮」,象徵山、止;外卦「坤」,象徵地、順;內心知道抑制,外表柔順,這就是謙虛的態度。
這一卦不管是在職場上還是在生活中,都是非常厲害的一卦,我們只有時時刻刻保持謙虛謹慎,才能善始善終,不被他人謀害,不會受到損傷。
別逢人就說自己的隱私
我們都知道,言多必失,隱私畢竟就是隱私,實在不適合宣揚出去。
《周易》中有一卦名為「無妄」,說的便是「不要無知、無度、任性自由地妄動」!
自己的隱私不要逢人就說,畢竟如果我們一心的把自己的事情掏給別人,別人好不一定會領你的情,如果一旦碰到了心思歹毒的小人,還可能把自己的把柄洩露出去。小人說不定要在你的背後插刀子。
因此,千萬不要將自己的隱私輕易的洩露出去。
以前的輝煌少提
俗話說:好漢不提當年勇,過去的榮耀已經過去了,你再多說也毫無意義,當你一直喜歡炫耀以前的輝煌的時候,就證明了你現在沒有什麼作為。
而且,當你說自己以前的輝煌,有人會因此誇獎你,也有人會因此而而嫉恨你,你這無心的自我炫耀可能會給自己帶來很嚴重的後果。
以後你有一天你突然遭遇不測,肯定想不到是自己高調炫耀惹來的禍。所以,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人要向前看,這樣才能走得更遠,值得別人尊敬,以後也福氣滿滿。
易經中的智慧要用一生去參透
1990年11月26日,北京友誼醫院裡面,一位奄奄一息的老人在囑咐完遺囑之後,他旁邊的學生詢問是否還有什麼要留下的。
這位老人想了一會,只留下了一句遺言:「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易經》。」
這位老人,就是《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史新編》、《貞元六書》等的作者,被譽為現代新儒家的馮友蘭先生。
眾所周知,《易經》、《老子》、《莊子》作為中國古來的三玄之學,孔子說:「易經彌綸天地之道,」就是說易經講的就是天地之間的法則,是一門窮究天人之際遇的學問。
《易經》這部三千年的經典,回答了「人從何處來,欲往何處去」這類古老的哲學問題,吻合了人們潛意識想宣洩的憂懼與想望,提供了解決吉兇禍福、貴賤窮達等切身問題的辦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