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的姜子維在訓練中。
7月19日,拳擊手鄒市明獲得WBO蠅量級(112磅)的國際特設金腰帶,再次轟動世界。7月25日,WBO(世界拳擊組織)洲際拳王爭霸賽在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體育館舉行,擂臺上,外國拳手的身價高達百萬人民幣。
國內的拳擊市場如何?拳擊手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7月23日,記者來到位於長沙天心區黑石村的一個拳擊俱樂部,把鏡頭對準了19歲的姜子維。一米八二的個頭、小眼睛的他,內斂、沉穩,與實際年齡有著極大的反差。
這位學拳擊不到一年的小夥子,只要走上擂臺,就像一隻憤怒的獅子,爆發最強力。不過,拳擊路上的艱辛,只有自己去舔舐。現在,他住在一個不足30平方米的倉庫內,每月僅靠發傳單、送外賣維持生計。」
他的現實處境,或許正是國內大部分拳擊手的縮影。
在北京打工經常挨打,看拳擊節目洩憤
7月23日,長沙。天心區黑石村一處偏僻的小路邊,一塊偌大的黑色防曬布懸掛在一間廠房外。掀開防曬布,裡面就是拳擊俱樂部。不足100平方米的場地裡,擺放著簡陋的拳擊器械,汗味夾雜著劣質橡膠墊味不時地散發出來。一臺黑色的大掛扇吹著熱風,19歲的姜子維正對著沙袋瘋狂練習,汗如雨下。
俱樂部負責人陳明告訴記者,目前學員近30人,有拳擊愛好者,也有想做職業拳手的學員,姜子維屬後者。2011年,年僅16歲的江蘇人姜子維與老鄉到北京打工當廚師,由於年紀小,姜子維總會被同事欺負,挨打成了習以為常的事。當時,有一檔名為「武林風」的電視節目,每次都會轉播不同的拳擊比賽。姜子維特別喜歡看這檔節目,他會想像自己是節目中的擂臺拳手,把欺負他的人一個個打倒。不過當時他「純粹想洩憤,到現在為止沒打過架」。
撞擊、咆哮……拳擊比賽帶給他的刺激感,是他發洩生活壓力的突破口,他幻想自己有一天也能成為職業拳擊手。2013年8月初,姜子維帶著4000塊錢到了四川一個拳擊俱樂部學習,很快發現這個俱樂部有點「坑人」,學費交了3000元,每天的訓練項目就是在泥地裡做伏地挺身。不到一周,姜子維決定離開。通過在網上查資料,姜子維確定了下一個目的地:長沙。
為減肥一個月不吃飯,耳朵被打到耳骨內陷
「我第一次跟教練練習踢靶就有感覺:我來對地方了。」其實,姜子維第一次見到俱樂部教練陳明時,心裡在琢磨:這個身高偏矮、皮膚黝黑的教練靠譜嗎?但陳明有效的訓練方法讓姜子維拳擊實力大增,也發現了自身的問題。
身高一米八二,體重達200斤。姜子維說自己身上全是脂肪,力氣卻不大,典型的虛胖症狀,對學習拳擊有阻礙。「因為拳擊比賽是根據拳手體重來安排對決,越胖,你的對手越難對付。」教練陳明介紹,如果體重是100kg,你就只能選擇100kg的對手,姜子維的身高並無優勢。
為減肥,姜子維整整一個月沒吃米飯,每天光吃水果蔬菜。在教練安排的訓練外,還每天多跑5000米。「那時候,我感覺自己走路都在飄。」回憶起那段減肥往事,姜子維仍心有餘悸,但效果不錯,一個多月的時間瘦了40斤。
因為學習拳擊,姜子維的耳朵跟著遭殃。在拳擊對打中,有一個動作是需要對方擊打腦袋側面,耳朵總是不可避免受到傷害。久而久之,姜子維兩隻耳朵的耳骨內陷,看起來十分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