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是寧德發展史上極不平凡、
極具挑戰的一年,
也是喜事連連、
收穫滿滿的一年。
這一年,
我們匯聚力量、
全力應對新冠肺炎疫情,
我們發展超越、
交出高質量發展的優異答卷。
年終歲首之際,
讓我們一起回眸難忘的2020,
回顧那些牽動人心的大事件。
01
中共寧德市委四屆十三次全會召開 吹響再啟新徵程時代號角
中共寧德市委四屆十三次全會於2020年12月27日勝利召開。
大會審議通過《中共寧德市委關於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寧德篇章的決定》和《中共寧德市委關於制定寧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決定》和《建議》明確了我市到2035年遠景目標和「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重要原則、主要目標、工作思路和重點任務,動員全市上下深入實施「一二三」發展戰略,接續奮鬥、苦幹實幹,全力打造全球知名的產業之城、開放便捷的樞紐之城、環灣一體的新興之城、協同聯動的山海之城、生態宜居的幸福之城。
02
經濟發展質量與效益實現「雙提升」
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衝擊和國內外形勢的深刻複雜變化,我市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委各項決策部署,沉穩應對、精準施策,全力做好「六穩」「六保」各項工作,經濟增長呈現高開高走、穩中有進,全面提速、領跑全省的良好發展勢頭。
前三季度,我市12項主要經濟指標中7項指標位居全省前列。其中,地區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6項指標增幅居全省第一。預計2020年全市生產總值增長6%,增幅繼續領跑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財政兩項收入、城鄉居民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增幅也將保持領先。
一年來,全市上下統籌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交出大疫大考之年高質量發展的優異答卷,確保了「十三五」圓滿收官,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堅實基礎。
03
山海展宏圖 譜寫新篇章——寧德「弱鳥先飛、滴水穿石」30年暨撤地設市20周年
2020年是寧德「弱鳥先飛、滴水穿石」30年暨撤地設市20周年。
30年來,特別是撤地設市以來,全市上下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為閩東發展指引的方向,以弱鳥先飛的衝勁、只爭朝夕的幹勁、滴水穿石的韌勁,苦幹實幹、接續奮鬥,開啟了經濟發展最快、社會進步最大的20年。
20年間,生產總值從2000年的202.67億元增加到2019年的2451.70億元;財政總收入從10.98億元增加到221.58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745元提高至2019年的35887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0元提高至2019年17804元。經濟總量躍上新臺階,財政實力明顯增強,農業生產提質增效,工業規模逐步壯大,主導產業集聚發展,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城鄉面貌日新月異,居民生活質量邁進小康。
寧德,這個昔日東南沿海的經濟「斷裂帶」已成為我省新的「增長極」。
04
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
2020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也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回信重要精神的關鍵之年。
全市上下在推進脫貧攻堅過程中,始終大力傳承弘揚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在寧德提出的「扶貧先扶志」「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經」「提升脫貧一線的核心力量」等重要論述,集各方之智啃硬骨頭,舉全市之力攻堅拔寨,形成了扶貧開發的「寧德模式」。當前,全市所有現行標準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全面脫貧,所有貧困村和省級扶貧開發重點縣全部退出,順利完成了習近平總書記交付的「擺脫貧困」的歷史使命。
2020年10月13日,在「擺脫貧困與政黨的責任」國際理論研討會「寧德故事」分享會上,我們還向全球107個國家展示了寧德脫貧攻堅的顯著成效。
05
眾志成城戰疫情 因時因勢抓防控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我市以超常規舉措迅速推進疫情防控工作。
全市5852個基層黨組織、7萬多名黨員幹部不分晝夜奮戰在抗疫第一線,先後組織4批58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各級全面落實屬地、部門、單位、個人「四方責任」,毫不放鬆抓好「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各項措施,築牢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通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僅用1個月左右時間就有效遏制住疫情,26例本地確診病例和1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例無症狀感染者全部治癒出院,並連續300多天保持本地零確診病例、零疑似病例、零無症狀感染者,牢牢守住了福建「北大門」。
06
全力推動復工復產 持續壯大產業支撐
2020年,我市認真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先後採取「抓重點、重點抓」「抓全面、全面抓」策略,全力推動復工復產,有力促進經濟加快復甦、回穩向好。主導產業拉動強勁,預計全年合計實現產值2200億元,增加值增長15%。
這一年,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持續鞏固全球「霸主」地位;青拓集團成功試製並批量生產筆尖鋼,全球首發高氮高耐蝕高強度節鎳奧氏體不鏽鋼304D等高新技術產品;上汽寧德基地新車型實現量產,單月產量升至近2萬輛,最快53秒可下線一臺車;東南銅業40萬噸陰極銅項目全面達產,正威國際集團福安項目一期10萬噸精密銅線投產、三期銅箔項目開工,寧德四大主導產業閉環產業鏈正循環脈絡進一步打通。
07
全國文明城首創首成
2020年11月20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我市榮膺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
全國文明城市,是國家授予一座城市最高的綜合性榮譽。從2018年成為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到2020年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首輪即獲成功。三年來,全市上下按照「三統籌」「三勝利」工作要求,以問題為導向、補齊創建短板,以測評體系為標尺、提升治理水平,文明創建工作邁上了新臺階,展示了文明寧德的全新面貌。
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寧德贏得了一張又一張閃亮的國家級城市名片。這些榮譽,屬於每一位為此付出、作出貢獻的寧德人。
08
海上養殖綜合整治工作圓滿收官
2020年,我市海上養殖綜合整治工作圓滿收官。
在為期兩年的海上養殖綜合整治攻堅戰中,各級各有關部門按照「全面清、規範養、依規管」的部署要求,堅決扛起責任,市級牽頭抓總,4個沿海縣(市、區)協調推進、34個鄉鎮(街道)和361個村具體落實,形成了「四級聯動」的工作格局,構建起了海陸空一體的立體防控體系。全市累計投入資金45.48億元,清退及升級改造漁排142.7萬口,實現了「顏值」與「產值」雙提升,走出了一條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相得益彰的寧德路子。
清海工作「寧德模式」得到了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國家審計署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被列為全國水產養殖高質量綠色發展和生態審計典型案例。
09
全力打好中心城區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
2020年,寧德市中心城區黑臭水體治理攻堅紮實穩步推進。
近三年來,我市堅持問題導向和系統觀念,堅持從源頭到末端、從水裡到岸上,全線立體推進中心城區水系綜合治理,累計投資23億元,先後組織實施了62項工程項目和12項非工程項目。目前,中央第二輪環保督察要求整改的三個項目基本完成,重點流域基本消除黑臭,城市內河水質明顯提升。
10
著眼共建共享 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2020年,市委市政府始終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全年財政支出的80%投向民生領域,提升公共服務供給,改善城鄉基礎設施。
全面完成33件為民辦實事項目。中心城區路網管網、綠化公園、充電樁等一批市政基礎設施,以及農貿市場、四大館等一批公共服務設施建成投用,城市面貌日新月異。衢寧鐵路寧德段開通運營,上汽寧德基地鐵路專線建成投用,沙埕灣跨海通道工程順利通車,寧德至長樂機場城際鐵路、寧古高速前期工作加速推進,交通路網穿山越海、更加便捷。
牢記生命至上,堅持全民抗疫;
聚焦發展要務,堅持穩中求進;
聚力改革創新,奮進全面小康。
過去一年,
我們轉危為機,逆勢而上。
奮進「十四五」、譜寫新篇章。
新的一年,
我們要只爭朝夕、不負韶華,
努力以各個戰線各個領域的「精彩篇章」,
匯聚成氣勢恢宏的「寧德篇章」。
猜你關注
廣 而 告 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