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廣西百色某小學的蔣老師出名了,起因是她對班上某個學生的爸爸所從事的工作「感到恐怖」。只因為該家長在殯儀館工作。蔣老師建議該家長換一個工作,不然看到他的女兒都會怕,並表示「我幫你換」。聽起來是不是舉得匪夷所思啊。一個小學的班主任老師可以憑著個人能力將學生家長的工作換掉,只是因為她覺得在殯儀館工作是很恐怖的地方,孩子會吸收到陰氣。可能蔣老師更適合做個玄學大師吧?
看了當地教育局發的通報才了解了事情的經過。通報稱家長反映的問題基本屬實。事件曝光後,又有其他的家長公開投訴這位蔣老師的其他不當行為。有私下向家長兜售紅糖,稱買了她的紅糖你家孩子就可以得到一塊「免罰金牌」。那如果在金牌背面再刻上「如朕親臨」不就成丹書鐵券了。還有在家長群裡公開辱罵家長,「你罵我,我是大人,心理能承受得住。但我罵你小孩,就怕他是小孩,受不住。」意思很清楚,你敢得罪我,我就讓你家小孩子受不了。這是怎樣的一種自信啊。將傷害在孩子,家長和學校老師之間來回的傳導。到最後是誰真正受到傷害了哪?毫無疑問肯定是小孩子呀。三年級的小學生也就是十歲左右,已經明白很多事情了。老師的這種惡行會對孩子們造成怎樣的影響?再說了,如果沒有很嚴重的事情有哪個學生家長會去罵自家孩子的班主任哪?到底是誰瘋了?
也有不少的家長在為蔣老師鳴不平,並表示「屁大點事,弄得好誇張」,並表示強烈要求蔣老師繼續擔任該班的班主任。蔣老師自己也表示很後悔。但事出有因,自己的侄兒去世後在殯儀館心裡就是頂不住,所以才講了那是個恐怖的地方等等。後來家長群裡面家長們分成了兩排,有支持的也有聲討的,聲討的人群中甚至還有蔣老師曾經的學生,爆出了她在課堂上體罰學生的事情。支持的家長則認為蔣老師的教學能力不錯,創意較好。
教學能力不錯加上創意較好可能就是某些家長支持蔣老師繼續擔任班主任的原因吧。但是這些家長有沒有仔細地考慮一下蔣老師的行為會對自家的孩子造成怎樣的影響?買糖換免罰金牌和用學生來威脅家長及在課堂上體罰學生,對於送禮物的家長就會受到優待,孩子也能得到高分。這些事情是否都是真實存在的家長們應該最清楚吧。如果確有其事的話,蔣老師的教學能力再強,創意再好也不適合擔任班主任這個職務。畢竟我們對孩子是要全面培養的,學習成績只是一部分,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並不只是光喊口號。對孩子素質的培養要遠遠比學習成績更重要。當事學校的上級管理部門應該派專業人員來對孩子們進行心理輔導,以保障孩子的身心健康。這不是個小事情。具體的情況到底是怎樣當地的紀檢監察部門已介入調查,是非曲直自有公論。但某些學生家長的教育觀念是否也要自檢自查一下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