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了解三國都是從三國演義中,不可否認的是,三國演義的出現讓人們對三國時期有了一個充分的了解。在歷史上,恐怕沒有哪一個時期能夠與三股相媲美,就是說三國的知名度實在是太高了。無論是男女老少,對三國都是熟知一二的。
三國演義中出現了很多精彩的描寫,在歷史上,三國時期的名將大部分都是被後人熟知的。比如說關羽、夏侯惇、張飛等等,恐怕一時間根本說不完。三國時期除了名將之外,還出現了很多謀士。在歷史上,三國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年代。
三國處於冷兵器時代,在當時來說,沒有現代化武器裝備,因此打仗基本是靠馬匹、弓箭等冷兵器,在這樣的情況下,科技的含量是非常低的,士兵只能夠靠勤學苦練來提高技術。這一點是冷兵器時代的劣勢之一。沒有高科技的情況下,戰爭也會帶來大量的傷亡。
三國演義中對很多正史中的內容進行了更改,為了小說情節的發展,作者羅貫中對很多正史中的內容進行了更改。這一點也是在古代演義小說中非常常見的。三國演義中,出現了神箭手,黃忠肯定是其中之一。可是在正史中,黃忠的能力是有限的。
正史中三國的五位神箭手中,根本沒有黃忠。為什麼說黃忠根本上不了榜呢?在正史中,無論是三國志還是後漢書中,都沒有記載黃忠到底會不會射箭。在這樣的情況下,黃忠肯定是上不了榜的,假如連射箭都不會,還能夠上榜,這就是很滑稽的了。
正史中,呂布的箭法肯定是能夠上榜的。正史中的呂布在戰績方面實在是不怎麼樣,除了會欺負劉備之外,根本一無是處。呂布的箭法倒是很厲害,正史中呂布擅長騎射,膂力過人,被稱為「飛將」。單單從這一點來說,呂布的箭法都是不可小覷的。
在正史中,史官絕不會隨便的記載一個人擅長什麼技能,能夠擅長的肯定都是此人非常厲害的。呂布的箭法肯定是沒得說,但是與另外四位相比,呂布就要差一些了。曹彰是曹魏的一員大將,同時為曹魏建功立業。曹彰是曹操和武宣卞皇后的第二個孩子。
曹彰小的時候就喜歡騎馬射箭,這為他之後的箭法奠定了基礎。史書記載了曹彰「少善射御,膂力過人,手格猛獸,不避險阻。數從徵伐,志意慷慨。」除了箭法之外,曹彰在武力值方面也示弱,曹彰僅以一千步兵幾百騎兵迎戰。
這可不是口說無憑,史書中記載了「彰追之,身自搏戰,射胡騎,應弦而倒者前後相屬。」要知道,曹彰可以是與從小在馬背上長大的胡人對抗,曹彰生活在中原地區,騎馬射箭與胡人是不能夠相比的,在這樣的情況下,能夠打敗胡人,足以說明曹彰箭法的厲害。
魯肅也是三國時期的神箭手之一。當時的魯肅在袁術這裡棄官而去,袁術心有不甘,選擇了派人追擊。就是在這時候,魯肅表演了自己的拿手好戲。在追兵面前,魯肅「自植盾,引弓射之,矢皆洞貫。」這樣的記載不僅僅是魯肅箭法準確,而且力道也是非常驚人的。
關羽是三國時期的萬人敵,那麼想要射中關羽,肯定是非常不易的。這位神箭手就是龐統,正史中,龐德箭射關羽腦門。這是有明確記載的:「親與羽交戰,射羽中額。時德常乘白馬,羽軍謂之白馬將軍,皆憚之。」龐德能夠一箭射中關羽的腦門,足以說明龐德的箭法如何。
排行在第一位的就是太史慈。史書中對太史慈的箭法評價為「弦無虛發」。史書記載了「慈長七尺七寸,美須髯,猿臂善射,弦不虛發。」其次還記載了「嘗從策討麻保賊,賊於屯裡緣樓上行詈,以手持樓棼,慈引弓射之,矢貫手著棼,圍外萬人莫不稱善。」
從這段的記載來看,敵將在城樓上手扶著木頭橫梁罵人,太史慈通過箭法一下子就把那廝的手釘在了橫梁上。要知道,太史慈的目標在城樓上,這就處在仰射的角度中,在這樣的情況下,受角度、風力等影響較大,不可控因素太多,在這樣的情況下能夠命中目標,足以說明一切。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