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錫安。
幾個小時前,最冷北方黑龍江連夜發布:
黑龍江綏化市望奎縣被列入中風險地區,
綏化市望奎縣惠七鎮直接升級為高風險地區。
惠七鎮,成為除河北藁城外全國唯一高風險地區。
目前,全國已出現高風險地區2個,
中風險地區:71個。
北京市順義區一家7口感染;
河南新增1例確診;
黑龍江望奎縣新增無症狀感染20例;
哈爾濱香坊區3人確診,緊急開啟全員檢測。
1月13日,哈爾濱市香坊區電塔小區居民做核酸檢測。
幾乎是同時,更壞的消息傳來:
黑龍江佳木斯一進京列車,同車廂5人感染:
途經20站,全程長達27個半小時!
臨近年關,疫情反撲,
警報,已再次拉響!
01
河北12村2萬人連夜轉移
自1月2日,61歲小果莊村民被確診後,
石家莊藁城區,一直處在高風險地區。
小果莊村的位置太特殊了。
這個小村位於藁城、新樂、正定三縣交界,
距機場5公裡,離石家莊市46公裡,
更有204國道橫穿而過。
周邊十幾村,小果莊村的人流最密集。
每隔五天,村莊都會有一場盛大的集市,
病毒,借著熟人關係網迅速蔓延。
村裡又以老人兒童居多,防護意識缺乏,
這裡,成為了最易被攻陷的薄弱環節。
河北疾控中心應急辦主任、流行病學專家師鑑:
「推斷這次疫情病毒來自境外。基於現今早期病例發病時間點,初步估計「零號病例」的感染時間早於12月15日。」
這意味著:當地仍可能存在隱形「毒源」。
因此,唯有村民集中撤離才能有效控制傳染源。
1月11日,石家莊藁城區增村居民接緊急通知:
一天內全部轉移,
「不落一戶,不落一人」!
20000人集中撤離什麼概念?
載客500人超大客機,至少需40架。
滿載86人大客車,需同時急調超233臺。
而這個全世界都撓頭的計劃,
卻在一個中國19線小鎮,搞定了。
街頭,紅色大巴排滿街道。
撤離前,清晨天還沒亮,
村裡的大喇叭就已響起:
「今天,我們村將搬遷轉移,要求『不落一戶,不落一人』全部轉移!人員撤離後,上級將每天對村內進行強力消毒。大家不要恐慌,有秩序地上車。家裡有病的老人,到地點後就地就醫,那裡有專門的醫護人員。望大家不要有憂慮。」
村民們聞令而動,
戴著口罩,拖著行李。
拖家帶口,暫別家園。
浩浩蕩蕩,前往聚集點。
雖然連夜被緊急要求離家,
但大家都理解配合,整齊有序。
一切,井然有序。
收拾行李、村口登記、聽從安排、統一乘車……
全套步驟,無一遺漏。
考慮到「雞、豬、羊仍然要飼喂,
村裡一些無法行動的老人需要照顧,
所以,鄰村的南橋寨村,20多名養殖戶留了下來。
您看到這些文字時,2萬多人已近轉移完成!
遷移,是為了更好的集中隔離、管理。
為防止病毒再次擴大傳播,
轉移隔離的村民們,
此前已完成了3次核酸檢測和1次血清抗體檢測,
未來的一段日子裡,
他們將被安置到石家莊市的各個隔離點,
接受隔離醫學觀察。
這廂浩浩蕩蕩轉移完成,
那邊的工作才剛剛開始。
02
封村後,工作剛剛開始
車輛轟鳴漸遠,村裡又安靜下來,
數公裡長的204省道上,
只剩一道道關卡。
全副武裝的執勤者們,緊張忙碌著。
人員撤離後,村內每天要進行強力消毒。
因疫情防控要求,
位於村東側的多處通道已被封閉,
20餘名警察組成的班組晝夜值守,
村內各戶大門緊閉,
街道上已不見行人。
進入小果莊村的另一個通道,
現在也用鐵柵欄進行了全部的封閉。
未來數日,小村將接受全面「大清洗」!
2萬多被轉移村民,雖被迫離開了家,
但住的暖,吃的飽。
圖源來自:牛蛙媽媽們的小密圈
1月9日,轉移村民楊某更新了一條視頻,
「大家在外隔離住的都很好,就是家裡沒有人了,
狗啊,貓啊,還有被凍裂了的水果,
需要志願者和村委派人給關照一下。」
但在距首都北京約280公裡的石家莊,
「抗疫大考」,仍然嚴峻。
03
封城後,多少人「有家難回」
石家莊緊急「封城」。
1月6日起,河北多條高速管制,
石家莊客運總站及機場班車暫時停運,多航空公司取消了機場航班。
1月7日起,石家莊所有人員車輛不準出市,
高風險藁城區人員不得離區。
正值高校寒假,
12月下旬起,石家莊大學陸續放假,
最晚的河北醫科大學,也從1月5日起封校。
但接下來的封城猝不及防,
一些「未及時回家」的外地生,被迫滯留。
1月10日,有志願者深夜街頭遇到幾名大學生。
學生們因打不到車無法回家,被困街頭。
圖/網絡截圖
大四學生小石,因實習未能及時回家。
1月5日得知要封城,他買了次日最早的車票,
結果:火車停運,市內已無車可乘。
大二學生小李,學校3號放假,他多留了兩天,結果趕上了封城。
滯留的大學生還有很多,
上報個人情況後,他們在酒店自行隔離。
但高昂的費用,是壓在頭頂的大山。
1月3日至今,小李已連換了3家酒店,均因臨時被徵用為隔離點。目前,酒店住宿價格190元/天。
平時,一整隻炸雞大概20元,
現在,僅幾片雞肉和米飯,就要60元。
9天,小李食宿花銷約2000元。
每天,他都巴望著「早點回家」。
滯留石家莊者,無法回家,
家在石家莊者,家門難入。
1月10日,學生張斌(化名)從唐山乘車回石家莊,
到達高鐵站,因交通全部停運,
他拖著行李,走了20公裡。
行李箱車輪已掉,底部都被磨穿。
一女大學生,乘車到邯鄲後被迫下車,
「旅館看見身份證上顯示石家莊,就不讓住,
我一個人,在邯鄲流浪了三天。」
武漢大學生李丁(化名)家住石家莊郊縣晉州,
火車快到站時,收到了家鄉封城的消息,
她想:已經到家門口了,怎麼也能回家。
結果凌晨3點,家人告訴她:從石家莊到家的路口已全部封閉,他們也沒法出門。建議她先補票到北京去親戚家住。
而乘務員無奈告知她:不能補票。
「即便補到北京,也沒辦法出站。」
別無他法,李丁(化名)只能和另一個經歷類似的女孩合住在火車站邊的一家酒店。
2天後,酒店被徵用為隔離點,
她們只好拖著行李,滿城步行找房。
家,近在咫尺,卻寸步難行。
求助的學生,源源不斷。
志願者稱:短短兩天,超2000名家長求助。
「拉了5個微信群,現在都滿了,每天統計信息統計到吐,後續還有很多家長求助,但能力實在有限,我們也無能為力」。
這意味著:數千名學生,正在困境中。
被困的,不僅是大學生。
一務工大叔原本買好了車票,回山西過年,
結果車站被封,工地已經放假。
零下14度,他蜷縮在火車站地下通道,
「回不了家,賓館也不讓住。」
這是誰的丈夫?誰的父親?
背井離鄉,還不是為了養家餬口?
卻在天寒地凍,流落街頭。
時代的一粒塵,
落在普通人身上,就是一座山。
04
溫暖,從未離開
幸好,雖疫情險峻,寒風料峭,
但,溫暖從未離開。
蜷縮在車站地下通道瑟瑟發抖的大叔,
在絕望之際,遇到了鐵路職工,
熱心的河北網友送來了食物和熱水,
耿直的山西大叔掏出錢要感謝。
大叔,錢不能要,這是送給您的。
山西大叔連連致謝,
眼眶,早已紅了。
山西人,河北人,
凜冬裡,我們都是中國人。
在錫安寫下這些文字時,經相關部門協調,
這位滯留石家莊的山西大叔,已在回家的路上。
還有拖著行李箱步行20公裡的大學生,
精疲力盡,行李箱輪子都掉了,
絕望中,一位快遞小哥停在他身旁,
「兄弟上來!我搭你一程!」
一輛小電瓶,兩個陌路人。
素未平生,但願同舟共濟。
1月11日,石家莊救助站專門針對「學生回家」,發布了專題救助信息。
圖/網絡截圖
同日,石家莊市公安局發布消息:
已成立專門救助接待小組,協助外地返石大學生、務工人員回家。
24小時,警方已幫助200多人回家。
回家,第一次如此艱難,
但這份溫暖,我將終生銘記。
由於目前回石風險較大,因此建議學生「不返程」。
不少滯留在外省的孩子們,也得到了溫暖。
石家莊女孩馬慧璇被滯留在青島,
宿舍阿姨查樓,發現空蕩蕩的宿舍樓,只剩一人。
善良的阿姨心疼得流淚了,
「孩子別怕,跟阿姨回家過年!」
女孩將這份感動發到了網上,
淳樸的阿姨連連擺手:「使不得,這可使不得……」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得知情況,
馬上為滯留學生們妥善安排了食宿,
過年不能回家,年夜飯、餃子一樣不少。
石家莊,請放心,
您的孩子,也是我們的孩子。
錫安說
一座城,一條心。
其實,又何止一座城?
疫情來了,每個中國人,
都可能是石家莊人、哈爾濱人。
2021年,疫情再襲,同樣兇險無比。
病毒,從鄉村蔓延到城市,
支援,從城市輻射到鄉村。
1月7日,江蘇醫療隊106名醫護,
攜物資馳援河北!
逆行燕趙,戰「疫」必勝,
江蘇援冀,共抗疫情。
1月8日夜,浙江醫療隊103人攜物資馳援河北!
2小時組隊,不到6小時集結完畢。
1月9日,湖南醫療隊來了,
23名隊員扎入疫情最複雜地區,協助抗疫。
1月10日,武漢醫療隊來了。
金銀潭醫院,連夜組建36人重症救治醫療隊。
醫院王書記為醫療隊出徵壯行,他說:
「2020年武漢抗疫期間,河北省曾全力馳援湖北,其中15名重症護理人員就駐紮在我們金銀潭醫院……」
這一刻,我們再次宣讀入黨誓詞,
休戚與共,不勝不歸!
1月7日,新疆庫爾勒的卡車來了:
1萬個饢,1萬箱香梨,200隻羊。
1月9日,武漢慧美志願隊的大貨到了:
50噸蔬菜,整整齊齊。
1月10日,國家糧食局和物資儲備局來了:
3000頂帳篷,拔地而起。
1月13日,河南鄭州緊急醫療救援中心,
一輛輛急救車駛往河北,人們為勇士歡呼壯行!
95名河南醫護緊急馳援:
醫生、護士、司機各30人,
指揮車1輛,物資保障車2輛,負壓救護車15輛。
每車配兩名司機、兩個大夫、兩個護士,人歇車不歇!
河南人說:
物資堅決塞滿車,不給河北添麻煩!
河北挺住!河南來了!
這就是中國人,
五湖四海,血脈相連!
錫安說
石家莊,空空蕩蕩的路口,
一個騎著自行車的男子,在等路燈。
空蕩蕩的路口,沒有一輛車,
放眼望去,看不到一個行人,
但他仍然默默等待著信號燈從紅轉綠,
然後默默低頭奮力踩踏腳蹬獨自前行……
有人說:這是國民素質的體現。
這一幕,看著看著,眼淚滾滾滑落。
這還是那座人聲鼎沸的石家莊嗎?
後臺有讀者想起了去年的自己:
「年初的時候在廚房裡做飯,下意識地哼歌,忽然反應過來是「我和我的祖國」,頓時淚如雨下。」
網上,還有這樣的留言:
「明白那種感覺:武漢封城時,路上連人都看不見。有天站在陽臺上往外面看,一輛拖物資的麵包車在十字路口等紅燈,眼淚都快出來了。」
這一年,我們都經歷了太多:
「吉林封城時,這經歷我也有過;看著往日的車水馬龍,那天只有我一個人在等燈,淚如雨下放聲大哭,崩潰的心情!」
把日子揉碎了,帶著一絲悲涼。
但感傷的背後,希望與愛不滅!
目前全國人民最關心的,就是即將到來的春節。
春運,對我們的防疫,都是嚴峻的考驗。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說:
● 雙節人流量大,聚集性活動多,必然會增加疫情傳播的風險; ● 建議儘量減少不必要的出行,春運期間用人單位要合理安排放假時間,錯開春運高峰; ● 對於一些老人、體弱多病者、孕婦等高危人群,建議不要出行; ● 如果跨地區出行,請提早了解前往地區的疫情形勢; ● 乘坐公共運輸出行,一定要佩戴口罩,妥善保管票據,以備疫情查詢; ● 出現發燒、咳嗽、乏力等可疑症狀,儘早到醫療機構就診; ● 戴口罩,勤洗手,公筷制,分餐制,這些一定要牢記。
一言蔽之:
每個中國人,保護好自己,即是利國、助人。
這一年,跌跌撞撞,相互攙扶。
今天疫情未熄,但中國人已不再害怕。
穿越未知的恐懼後,我們更成熟,更理性,更熱愛這片土地。
天方破曉,我寫下這些文字,
內蒙古赤峰宣布:進入戰時狀態。
黑龍江,疫情又起。
1月13日0時至19時,黑龍江新增確診40例,新增無症狀感染者50例。
綏化望奎縣中風險,惠七鎮高風險。
白衣執甲,支援邊疆,又是一場血戰!
這場疫情,讓我們學會了反思和改變,
更讓我們體會到眾志成城的力量。
萬民齊心,此疫必勝!
一個國,一條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