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有一個好漢,名叫「鼓上蚤」時遷,他擅長偷盜和探查軍情,在梁山108將中,算是「神偷」類的人才。為了對付呼延灼,他曾夜入「金槍手」徐寧府中,神不知鬼不覺地盜出雁翎圈金甲,誘使徐寧上梁山,大破呼延灼。
當然時遷是小說中的人物,他的「神偷」技藝怎麼樣,是任憑作者手中的筆書寫的。那麼現實中,真有如時遷一般的「神偷」嗎?答案是有的,畢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在偷盜這一行裡,還真有一個號稱「賊王」的人存在。他的開鎖技術獨步天下,比你用鑰匙還快。在他被抓時,還曾提出以自己的開鎖技術,換取性命的想法,那麼他的想法到底實現了嗎?這個「賊王」又是何許人也?
偷竊的天賦
此人名叫王彥青,80年代時,他在江湖上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王彥青是太原重型機器廠的子弟,父母都是學校裡的老師,家庭條件很是不錯。不過王彥青這人從小就調皮,父母工作忙也很少管教他,這導致王彥青養成了遊手好閒、好逸惡勞的惡習。
在一次機緣巧合之下,王彥青在一個偷盜高手那裡學會了溜門撬鎖的「本領」。不得不說,王彥青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對於撬鎖、開保險箱這種需要技巧的活,他不僅一學就會,還能舉一反三,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從而改進技藝,讓開鎖的過程變得更快,只是可惜他沒把這股聰明勁用在學習上。
賊王的條件
王彥青自己研發了一套開鎖裝備,用它來開保險箱,那真是萬無一失,想開就開。據說他開保險箱的速度非常快,就算你有鑰匙和密碼,也比不過他的手速。仗著這樣技藝,王彥青到處作案、瘋狂偷盜,成了江湖上知名的「賊王」。
老話說的好:「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王彥青被抓了,因為偷竊金額巨大,被判了死刑。王彥青可不想死,聽到判決後他慌了神,於是他提出:願意用自己掌握的開鎖技術,協助刑偵部門偵破各種盜竊案,並願意分享出自己的技術,用於防盜。考慮到王彥青所說的確是有巨大的價值,他由死刑變為無期了,在汾陽監獄服刑!
「賊王」變成「殺人王」
在牢房裡,王彥青這個「賊王」靠武力當上了「牢頭」。不安分的他,怎麼甘心一輩子困在監獄裡,於是他組織獄友們偷偷挖地道,準備越獄。1988年冬天,王彥青帶著11個獄友成功逃出監獄,亡命天涯。
從此之後,這個「賊王」就變成了「殺人王」,他逃竄多省,先後殺害了16人,打傷13人,同時還幹著偷竊的老本行。多行不義必自斃,兩年後,王彥青又被抓了。這一次,他自己也知道必死無疑了。乾脆破罐子破摔,你們不是想知道那16個受害人的藏屍地嗎?那就好酒好菜招待我,我吃高興了再說!
就這樣,王彥青每次都要大吃大喝好幾天,才會透露出一個藏屍地點,等16個地點都說完後,他受到了公審,然後被槍決。這個號稱「山西賊王」的大悍匪,終於得到了自己應有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