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全球、賣全球,高精尖的商品、熱情的採購團……已成功舉辦兩屆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讓每一位參與者難忘。
今年11月5日至10日,第三屆進口博覽會將在上海舉行。進博會已經成為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窗口,從參展商到進口商,從展品變商品,進博會的溢出效應不斷放大。
本屆進博會有哪些新亮點?進入百日倒計時,進博會招展情況如何?轉眼間3年過去,進博會為上海留下了什麼?
熱情高,「一位難求」重現
距離第三屆進博會開幕還有不到100天的時間,不少參展企業已經摩拳擦掌,準備在11月綻放異彩。
去年,雅詩蘭黛搭建起一座「水晶宮」,成為大家拍照打卡的「聖地」。今年,在上屆基礎上,雅詩蘭黛集團擴增展臺面積約100平方米,同時全方位升級產品展示、互動體驗和前沿交流空間。首秀新品牌、發布新產品、展示黑科技,雅詩蘭黛將為中國消費者傾心奉獻一場匯聚世界臻品的美麗之約。
「進入中國市場27年來,雅詩蘭黛集團一直緊跟中國的發展脈搏。」雅詩蘭黛集團中國區總裁樊嘉煜表示,「中國已經成為雅詩蘭黛集團最大的國際市場。我們全力支持消費復甦,加碼籌備第三屆進博會,希望在這個平臺發現更多中國機遇,與中外夥伴共創互惠共贏的未來。」
德國自然空氣能量解決方案有限公司是進博會的老朋友了。第三年參展,他們帶來了一款多合一醫用個人防護系統,準備在進博會上全球首發。
「這款醫用個人防護系統可以無死角保護醫護人員,有效防止骨科手術時血液、碎末迸濺到頸面部,碎末彈回手術區域後而造成的汙染,有效地防止愛滋病、梅毒、B肝、C肝等病毒的傳染。」德國自然空氣能量解決方案有限公司中國區董事長助理楊桂榮表示,公司在日前舉辦的對接會上宣布與黑龍江省商務廳達成戰略合作,擬在中國投資建廠,加快醫用防護用品的落地投產,專業生產全球領先的醫用防護系統。
多家企業帶著新品來到上海,準備在進博會上「全球首發、中國首展」。
美國強生公司帶來了明鏡(PUREVUE)超高清內窺鏡攝像系統,將成為國內關節鏡領域首款4K內窺鏡成像系統。強生(中國)有限公司戰略客戶部策略團隊總監黃亮介紹,該系統適用於膝關節、肩關節、踝關節、髖關節、足踝的微創手術,通過實時影像賦予醫生一個更清晰的視界,將有力推動微創外科在中國骨科領域的發展。
企業參展熱情高漲,「一位難求」現象預計又將在第三屆進博會上重現。「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的平均展覽面積將比第二屆增加14%。更大的展示面積,體現了參展企業對進博會和中國市場的充分認可。」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副局長孫成海表示。
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執行總裁何鳴傑表達了熱切期待:「進博會提供了豐富多彩的商品和服務,全世界都對中國市場感興趣。我認為,進博會在未來將變得更加重要,不僅展示了中國國內市場及其吸引力,還向世界表明中國在全球開放市場中起到了模範作用。我們非常希望能夠積極參與其中。」
「七個更」,舞出新花樣
進博會辦到第三年,又將有哪些新亮點?
「第三屆進博會總體框架與前兩屆大體一致。目前,各項籌備工作穩步有序推進,工作重心已由招展向辦展轉變,並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孫成海說。
今年的進博會將呈現「七個更」——
展覽規模更大。第三屆進博會企業展規劃面積36萬平方米,比上屆規劃面積增加6萬平方米,增幅達20%。面積擴大了,企業熱情同樣高漲。據悉,目前籤約企業參展面積已達規劃目標,消費品、醫療和服務貿易等3個展區籤約面積已過規劃面積,汽車展區也已接近飽和。
展區設置更優。今年,企業展共設六大展區,分別是食品及農產品、汽車、技術裝備、消費品、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以及服務貿易展區,還將緊跟全球熱點和行業發展趨勢,新設公共衛生防疫、節能環保、智慧出行和體育用品及賽事等4個專區。其中,公共防疫專區將有近40家500強及龍頭企業參展,帶來行業新品、尖貨。
展商質量更高。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積極參展,數量已達到往屆規模。藥品、醫療器械、乳業、化妝品、高端消費品、檢驗檢測、汽車、工業電氣、工程機械等行業排名前十的知名企業大部分已籤約參展。
交易平臺更大。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是上海全力打造的進博會常年交易服務平臺,集展覽展示、採購交易、商貿服務、保稅展銷、消費旅遊等功能於一體。貿易港引入不同品類的海外商品超6萬件,包括進博會同款商品7000多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商品6000多件。貿易港還成功打通線上平臺,打造貿易港虛擬館和雲商城,上線31個國家和地區的千餘種商品。
「朋友圈」信心更足。7月26日,第三屆進博會參展商聯盟舉行第一次會議,同時成立乳業專委會和公共衛生防疫專委會。會上,35家展盟成員籤訂了三年長期參展合作備忘錄,這些企業大多為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著眼於與進博會長期共同發展,籤「長約」體現了深耕中國市場的堅定信心。
紐西蘭恆天然集團大中華區財務長保羅·華莎表示:「通過進博會,中國對外展示出貿易開放的姿態,我們希望參與其中。這對外國企業來說是個絕佳的機會,給我們以信心。不僅要參與今年的進博會,我們還籤約參加未來3年的進博會。這既是對進博會的承諾,也是對中國和中國市場的承諾。」
政策支持更強。海關總署近期已出臺14條便利措施,保障參展參會人員和展品安全便利進出境。據悉,相關部委在延續往屆進博會支持政策基礎上,也在積極研究增加新的支持政策。
城市保障更細。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城市服務保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尚玉英表示,作為東道主,上海將從「保障更精細、服務更精心、環境更精緻」入手,全力舉辦一屆高水平、高質量的進博會。
展品變商品,溢出效應大
首屆進博會,為上海市民留下一座「虹橋品匯」,也就是上海虹橋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
「虹橋品匯」是一家「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服務平臺,一期共計40萬平方米,匯集了來自70多個國家和地區1200多個品牌。在這裡,保稅展示、商品交易、物流倉儲、通關服務等集於一體,承接了進博會的溢出效應,展品變成了商品。
在「虹橋品匯」背後,2棟高樓正在抓緊建設中。上海虹橋國際進口商品展銷有限公司總經理蔡軍表示:「未來,這裡將成為全新的進博會進口商品展銷中心。A棟規劃8萬平方米,將對接進博會的汽車、智能裝備、醫療設備等品類。B棟規劃13萬平方米,主要對接進口食品、日用消費品和生活家居用品等。預計今年進博會前A棟的主體結構能夠竣工。」
據介紹,A棟建成後將與保稅倉庫形成「前店後倉」的交易模式。國外展商可以在第三屆進博會開幕前,在「虹橋品匯」先行展示甚至銷售。開幕後,再將展品運至展館內展出,實現「保轉展」。進博會閉幕後,將展品移回保稅倉,開展延展和「展轉銷」。
除了實現「預售」,價格也將更低。據悉,通過直接對接展商和創新交易模式,「虹橋品匯」的部分產品價格甚至可能低於海外,這無疑將大大激發消費者的熱情。
與日本最大免稅店企業Laox株式會社設立日本館打造保稅展示展銷展區,與以色列最大鑽石零售商CAPRICE設立綠地鑽石直銷中心,與全球榴槤供應商馬來西亞林篷岸種植集團成立合資公司……在與進博會主會場「四葉草」一街之隔的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進博會溢出效應得到了充分體現。今年,貿易港已與法國奢華珠寶品牌Korloff達成戰略合作,將在上海開設中國首店,並將在進博會上首發腕錶、珠寶等千餘款新品。作為進博會常年交易服務平臺,貿易港吸引了來自57個國家和地區的139家客商入駐,今年以來已經促成上下遊交易超過60億元。
進博會辦到第三年,成為企業了解並接觸中國消費者的重要途徑。上海麥德龍超市中,一款植物肉做成的「別樣漢堡」吸引了消費者目光。麥德龍中國副總裁、商品管理總監穆伯通表示,這款漢堡將出現在進博會的展臺上,提前在上海門店銷售,是希望這類新概念產品能夠在進博會上得到更廣泛的關注。
還有不到100天的時間,這場全球矚目的盛宴就將拉開帷幕。籌備過程中呈現的「七個更」以及全球參展企業高漲的熱情都提前預告著:第三屆進博會一定會越辦越好!
(文章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