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要你了」說出容易,可知孩子心裡想的是什麼?答案很扎心
相信許多人都被家長責罵過,雖然說「打是情罵是愛」,可是誰也不喜歡被責罵,因為那種感覺不好受。我想很多人都想過:如果我當父母,我一定不會去責罵自己的孩子。可事與願違,很多人都做著違背自己初心的事情,當初立下不會責罵孩子的誓言,如今卻一天一小罵,兩天一大罵。每當責罵完孩子之後,又開始懊悔自己怎麼會這樣子!
「我不要你了」相信這是很多家長的口頭禪,但你是否知道這句話會對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
有一天晚上我的好朋友給我打了個電話,她說她又把孩子罵了一遍,可是再罵完之後,她後悔了!
她的女兒已經五歲了,儘管她是女兒身,可卻是男孩心,整天跑來跑去,非常淘氣,在家裡特別能折騰。再加上我朋友平時工作非常忙,生活壓力很大,每次看到女兒在沙發上跳來跳去的時候,情緒就上來了。
一個周末,這是她難得的一次雙休,便在家裡休息,可是卻難以入睡,因為自己的女兒在客廳大喊大叫,跑來跑去。她越聽越煩躁,於是便立刻起身跑到客廳朝孩子大喊大叫。
當時孩子立刻懵了,很快便大哭了起來,聽到孩子的哭聲,她更急躁了,便對著孩子吼道:「你哭什麼哭,你這麼吵,讓媽媽怎麼休息?你要是再這樣吵下去,我就不要你了。」
女兒可能是被她嚇到了,於是便不敢出聲,只是在微微地啜泣,不停地抹著眼淚。朋友發洩完了,便回到床上睡著了。
等她醒來的時候,她發現女兒還一直站在那裡,臉上還掛著淚痕,一副非常驚恐,害怕的樣子。她立刻後悔了,立刻把孩子抱在懷中。孩子感覺有了依靠,便又哭了起來,說到媽媽:「你別不要我」。
其實不止是我朋友,全世界大部分的家長都會對孩子大吼大叫,認為教育孩子就是要這樣大聲,不然孩子就不聽話,可是當你吼完孩子之後,你可知他們在想什麼?
根據調查顯示,孩子在被父母吼的時候都會變得很安靜,仿佛是給父母的氣勢嚇住了。而父母每一次吼孩子都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他們往往會做出一些抗拒的反應,比如說捂耳朵,或者跑進一個房間躲起來,其實這是一種自我保護的行為,就是避免自己受到外界的傷害。
還有一種情況則是孩子會保持沉默,而他們的這種沉默是在抵抗,是在和父母做鬥爭,並不是認錯。
我們都很清楚,大吼大叫只是情緒發洩的一種方式,並沒有什麼實質教育意義,不僅會對孩子的身心造成傷害,還會影響母子之間的關係,所以在教育孩子時一定不要大吼大叫。
除此之外,孩子在被父母吼叫的時候,他們會產生一種錯覺,認為自己不夠好。然而,很多家長根本想不到這一層面。
俗話說得好:「幼小的心靈是很脆弱的」,小孩子是非常脆弱的,在父母粗暴的言語下,可能會影響他們心靈成長,甚至會對其性格造成惡劣的影響,嚴重的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所以說遇到事情時,我們一定要先冷靜,然後用溫柔的方式來和孩子講事實,只有這樣做,才能夠真正地走入孩子的內心世界,與他們建立信任,成為他們的朋友,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
最後,小編想說的是:「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學會如何好好說話是一門非常難學又非常重要的一項技能,只有當自己懂得了如何好好說話,才能夠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俗話說得好:自己都做不好,哪還有資格來教育別人呢?教育孩子的同時,其實也是在教育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