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癸藏太學將詳解:
① 星象術數的起源
② 星象術數發展史
③ 星象術數在生活中的科學應用
天上星與地上人,遠隔萬裡,看似沒什麼聯繫。
但古代的中國人與美索不達米亞人、希臘人、波斯人卻有著一個驚人相似的哲學觀點——小宇宙天人合一理論。他們一致認為:
人與天地萬物的變化都遵循一些不變的規律,這些規律與宇宙天體運行的規律是一致的,同時宇宙的變化也會影響人與萬物的變化。
就像太陽影響季節和花草樹木,木星引動災害,月亮影響潮汐一樣。
每個人的五臟六腑及心智頭腦都是一個小宇宙,其狀態受到大宇宙的直接影響。
人出生於這個世界的那一瞬間,宇宙天體的磁場能量和引力波狀態,是宇宙和外部世界賜予我們的「小宇宙」。(東方人稱之為「先天一炁」;西方人稱之為「小宇宙」。)
它會決定我們的身體和內心特質,並且伴隨我們成長和變化。
想要了解「小宇宙」(一個人的先天特質、今後的發展),就必須先了解「大宇宙」的群星運行規律。
因此,古人開始了「記錄群星」的艱難嘗試,星象術數就此誕生。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星象術數是為記錄天象規律而生的,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它的客觀性和科學性。
記錄群星的位置、了解群星的變化規律?
談何容易。
肉眼可辨的星辰有一千多顆,其位置與運行規律如同密碼。古人一點點摸索群星運行的規律,從一無所知到最終掌握這種「密碼」,耗費了數千年的時間。
根據規律的複雜程度,星辰可以分為「太陽系內」和「太陽系外」兩種。
首先是太陽系外的星辰,由於距離地球太遠、相對位置幾乎不變(肉眼觀測),它被率先記錄。
東西方不約而同地將地球的黃道平面按照月曆切分為12等分(黃道十二宮,每宮有數量不等的太陽系外星星)。
美索不達米亞和希臘人將其命名:
白羊,金牛,雙子,巨蟹,獅子,處女,天平,天蠍,射手,摩羯,水瓶,雙魚
夏朝人將其命名:
攝提格、單閼、執徐、大荒落、敦牂、協洽、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困頓、赤奮若。
其後又將其簡化為12地支-12生肖。
夏朝人更進一步,又將十二宮內的主要星系進一步劃分為4方28星宿。
東方青龍星群:角、亢、氐、房、心、尾、箕(jī)
西方白虎星群:奎、婁(lóu)、胃、昴(mǎo)、畢、觜(zī)、參(shēn)
南方朱雀星群:井、鬼、柳、星、張、翼、軫(zhěn)
北方玄武星群:鬥(dǒu)、牛、女、虛、危、室、壁
在八字中28星宿以藏幹的形式,置於地支12宮內,例如第一宮寅宮藏有甲丙戊(角亢氐)三種星象。
在公元前200年左右,東西方同時完成了周天12宮內的所有1000多顆肉眼可辨的星系的歸納記錄。
△漢代《史記》星圖 △希臘託勒密《天文學大成》星圖
在此之後,因為種種歷史原因,希臘與羅馬相繼覆滅,西方古典時代結束,西方星相學停滯,而中國的星相學卻有幸得到了持續的發展。
例如對七曜:太陽,月亮,金星,木星,水星,土星,火星的運行道測算方面,西方學者止步於盲人摸象,但在東方卻被李淳風等學者發現並掌握。
相較於太陽系外群星,太陽系內的星辰運行規律更加難以觀測。
西方使用太陽、月亮和地平線作為參考系,沒有考慮到其它五星的作用。
而中國的天文學家們引入了更多的參考系。
除了太陰(月亮),太陽之外,更加入了歲星(木星),鎮星(土星),太白(金星),熒惑(火星),晨星(水星)。統稱為七政,或七曜。(現在日語中的火曜日、金曜日等星期日名稱,均來自唐代的七政佔星學名詞。)
其中,歲星與鎮星因為其引力和磁場輻射最大,其運行周期和軌跡便作為中國幹支曆紀年法(大周期)的首要參照目標:
古曆法根據歲星(木星)在天體中運行的規律用來紀年的方法,叫「歲星紀年法」。木星圍繞太陽的公轉周期為12年,例如某年,木星在第一個循環所指向的黃道12宮宮位為困頓(地支子),我們便可以說歲在甲子。
土星古時稱做(鎮星),觀察而得木星和土星運行的相互規律:木星平均每年繞太陽公轉為30度,土星每年繞太陽公轉12度約20年產生一次木星與土星同宮的現象,所以古代定為20年為一運,10年為一旬。
祖先們通過計算和觀察,根據土星和木星的相互運行的變化和周期性,因此將一回合同宮周360度一分二,即土星和木星形成180度角度時候剛好10年,而180度又回合到夾角0度時又10年,因而分別用10天幹命名不同運行狀態下的年份,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這樣,我們就可以通過天幹地支的組合,得到木星和土星的位置。
比如甲子年,那麼我們就可以很明確知道土星在正東方位,木星在東北方位。
因為地球自轉與公轉的原因所以每月、每天、每個時辰天體在我們的視線裡又都是變化的,所以古人又加入月幹支、日幹支、時幹支來準確定位木、土二星。
比如甲子年土星正東、木星東北,因為地球自轉到了丁巳月,那麼我們在地球視線裡面所看到的是丁巳月土星在南偏西南、木星在西南偏正西。
而甲子年,丁巳月,丁卯日,我們站在地球的視線裡土星在南、木星在西北方位。
此時再通過地支刑衝破害合、天幹相合等關係推算,就可以知道火、金、水三星在當下相對於地球以及黃道十二宮的具體位置了。
以僅僅四組天幹地支組成的八個字,便可以不藉助任何現代科學設備,準確推算出整個宇宙的群星位置坐標圖譜。這便是幹支歷的先進之處。
對於不了解天體力學的古人來說,掌握天體運行規律、標記星辰位置何其艱難;但通過星象術數,卻能獲得星辰的正確位置。星象術數的科學性可見一斑。
精確而科學的星象術數,如何影響古人的日常生活與生產活動呢?
我們將在《星辰密碼·數理篇(下)》詳解,敬請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