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北鬥星的社工是何時來到中國的?了解近代中國社工的歷史

2021-01-09 超心理

作者:周雲騫,心理社工師,心理諮詢師考拉讀書會發起人,我將餘生獻給中國的心理社工、心理治療事業。

著名漫畫家蔡志忠說過一句話:「我們都太在意我們有很多項目輸給很多人,其實我們應該關心我們有哪一項贏過全世界。」這句話我一直很喜歡。我在別人眼裡可能是個失敗者,做了自媒體半年還只賺了不到800塊錢。但是我卻是在自媒體平臺第一個系統講解人格心理學,把抑鬱症的自愈寫得最真情的心理師,第一個系統介紹社工這個大家眼中的新職業的社工師。我相信如果我能在自媒體心理社工工作中取得成功,我能給許多人帶來希望。包括渴望快速學習到心理學、社會工作、康復醫學等領域的知識幫助自己改善困境中的人士,包括許多即使收入偏低依舊活躍在心理一線為他人提供幫助的心理師和社工師。

社工是「社會工作」的簡稱,英文名social work。專業社工其實已經誕生了100多年,但是在當今中國,絕大多數中國人沒有見過真正的社工長什麼樣。認為社工就是義工。實際上,社工是和心理學、醫學一樣,都是比較難讀好的專業,對人的性格要求蠻高。社工的知識很冷,沒有閱讀量,寫抑鬱症每篇文章都是幾千上萬的閱讀,寫社工只有可憐的幾十人閱讀。即使這樣,我還會寫下去。社工的知識要寫完,至少還需要寫一個月時間。只能委屈各位了。因為周雲騫是個社會型的研究者,我認為很多心理疾病和問題都需要放到社會中,引起至上而下的共同關注,才能真正解決問題。我也社工,也是希望給各位帶來中觀和宏觀的看問題的視角,避免內歸因,降低恥辱感。

很多人都認為社會工作是一個新專業,是上世紀80年代末期才在我國興起的。其實,我國在20世紀20年代就開始引入社會工作的理念和實務,並且在社會工作的建制化方面進行了有效的探索,取得了本土化的初步經驗。每個想學社工的人,都必須了解這些為中國社工做出貢獻的先驅。在香港,社會工作者被稱為北鬥星,這個名詞來源於香港70年代的一個同名電影。1995年還出現了一部講社工的電影叫《邊緣故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來看看。

步濟時最早將社會工作引進中國

是誰最早將社會工作引進中國的呢?就我們目前掌握的歷史材料來看,最早將社會工作的方法和模式引入中國的是北京基督教青年會幹事、美國人步濟時。他於1912年創 辦了北京社會實進會,目的是組織學生參與基督教的社會服務工 作,以改造社會和救治中國。儘管在此之前已有留學歸國的朱友漁在上海聖約翰大學講授過社會工作相關課程,但是沒有形成體系,也沒有開展過實踐活動。

步濟時1883年出生於美國一個城市平民家庭,父親是長老會的長老、男青年會的積極分子。步濟時在普林斯頓大學讀書時積極參加學生志願者活動。1905年畢業後他短期在奧布林神學院學習,隨後到日本京都男青年會教英語。1907年於哥倫比亞大學 攻讀社會學,1909來到北京。步濟時來華的動機是為基督教青年會工作,並非發展中國的專業社會工作。但他很看不慣在華外國人那種高高在上的姿態和生活,而當他開始接觸中國的大學生生活時,他感到似乎是發現了一個從未開採過的金礦,他認定中國未來的命運就掌握在這些年輕人的手中。於是,他廣泛地接觸青年學生,並引導他們關注現實中的社會問題,積極投身於社會服務事業,並推動成立了北京社會實進會(在1914年6月獲得內務部批准)。

步濟時在1914一1915年間指導北京社會實進會的學生進行了近代中國的第一個社會調查,是關於北京人力車夫生活與工作狀況的調查。此後,北京社會實進會還對北京的教育機構、監獄、 精神病院、貧民院和孤兒院等進行了調查,並提出了一些改進意見。1922年,步濟時倡議並親自領導成立燕京大學社會學系,開設應用社會學專業即社會工作專業,為中國培養最早的社會工作者。因此,有人稱步濟時為「中國社會工作之父」。

步濟時

最早開展社會工作實務的葛學溥

對中國早期社會工作做出貢獻的還有一個美國人,他就是葛學溥。1913年,葛學溥來到中國,次年開始主持滬江大學新成立的社會學系,並積極開展社會服務工作, 創辦了著名的「滬東公社」,成為中國南方地區比較有影響的社區服務機構之一。

葛學溥深受基督教福音理論的影響,他之所以創辦社會服務 機構,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為了傳播基督教社會福音思想。但是, 隨著當時社會環境的變化和具體服務對象的改變,社會服務工作的宗教色彩越來越淡化,社會救濟和社會服務的功能越來越強。 1917年,葛學溥將社會服務範圍進一步擴大,在校外設立了一個 社區服務中心,「楊樹浦社區中心」,葛學溥給它起了一個很優雅的中文名字——「滬東公社」,此後一直伴隨楊樹浦的居民走過了三十多年的風風雨雨。滬東公社提供服務的主要內容依然沒有離開教育,其起步也是從對周圍工廠的工人開設補習班開始的,後來擴展到該地區的大多數居民,服務內容也擴展到民眾圖書館、民眾 食堂、民眾茶園、施診所等多個領域。

社會工作專業教育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社會工作正式成為一門專業最早是在燕京大學,1925年燕京大學社會學系改稱社會學與社會服務學系,開設「個案工作」、「團體工作」、「社會行政」、「精神健康社會工作」、「社會福利」 等課程,培養了我國第一代社會工作者,我國的專業社會工作教 育正式開始。在燕京大學社會工作教育起步後,滬江大學、復旦 大學、之江大學、金陵大學、金陵女子學院、齊魯大學、福建協 和大學、清華大學、輔仁大學等高校也相繼開辦了社會工作專業教育或課程。

到1947 年年初,全國各大學或獨立學院設立社會學系的有19校,設立歷史社會學系的有2校,設立社會事業行政系的有1校即社會教育學院。1944年秋,國民政府教育部召開大學課程修訂會議,在社會學系課程中增設社會行政組(即社會行政專業方向)選修課程,從而使得社會工作專業課程設置有了法定依據。當時規定的社會行政專業的選修課程包括:職業指導與介紹、社會組訓、社險、社會救濟、合作事業、兒童福利、精神病社會工作、醫藥社會工作、婦女工作、個案工作、團體工作、社區工作、工礦檢查、邊疆民族問題、邊疆語言、邊疆行政、邊疆教育、邊疆社會工作等,而且還必須在以下五門課程中任選兩門:中國社會問 題、社會立法、社會政策、社會運動、社會事業史。外加社會行政實習,因為社會工作是一門講究實踐性的學科,實習的內容必不可少。

早期中國社會工作的實務類型

民國時期的社會工作實務類型主要包括城市社區社會工作、 醫務社會工作、農村社會工作、企業社會工作、兒童福利社會工作、軍人社會工作、邊疆社會工作,等等。

城市社區社會工作是民國時期開展的最早的社會工作實務類型,前述葛學溥創辦的「滬東公社」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40 年代中期在成都、南京發展起來的「友鄰社」,也是城市社區社 會工作的典型,但是城市社區社會工作的覆蓋面積是很狹小的。 此外,I925年成立的北平市衛生局第一衛生區事務所也可歸入城 市社區社會工作的範圍。

醫務社會工作以北平協和醫院社會服務部最具代表性。該部成立於1921年,其主要職責是溝通醫生和病人的關係,並且把溝通的範圍追蹤延伸至病人生活相關的社區之中。在最鼎盛的20世紀30年代該部總共有30多名社會工作者,他們可以享受穿白 大褂、在醫生食堂用飯、用午茶、有病可住頭等病房等跟醫生一樣優厚的待遇。該部還將組織形式和醫務社會工作模式推廣到南 京、濟南、上海等地多家醫院,成為50年代之前中國和亞太地區醫務社會工作的開拓者。

農村社會工作是民國時期最為波瀾壯闊的社會工作實務類 型,其中以晏陽初的平民教育運動和梁漱溟的鄉村建設運動影響最大,因已有多種歷史著作介紹相應情況,這裡就不做贅述了。 其他值得提及的農村社會工作典型是1928年燕京大學的清河實驗,這是真正意義上的農村社會工作實踐,因為參加實驗的人員均是受過社會學專業訓練的燕大師生。清河實驗以社會調查開 端,實驗區隸屬於燕京大學社會學系,工作人員由社會學系委派,工作計劃與當地人協商確定。期限為七年,經費每年約需七八千元,前四年由燕大社會學系負擔,之後逐漸增加自籌比例, 七年後全由本地籌辦。它留下了其他實驗區所不能比肩的詳細的觀察記錄和實驗報告,為我們今天進行歷史比較研究儲備了可供採信的一手資料。

企業社會工作在民國時期只是試驗性質的,前期是少數的零星的個別試驗,如上海基督教青年會1926年開始興辦的勞工新 村、無錫申新三廠1933年開始辦理的勞工自治區等等。後期以 國民政府社會部社會福利司和勞工局的工礦檢查為主導,將勞工福利設施的計劃推行與指導監督、勞工生活的改良及保障、勞工 教育、工廠礦場安全或衛生設備之指導及檢查、勞工失業及傷害 之救濟撫恤等項內容納入法制化的軌道,雖然做得還很不夠,卻也提供了有益的經驗。

社會工作的中斷與恢復

1950年開始我國對民國時期遺留下來的民間慈善救助團體開始進行大規模改造。隨著1956年三大改造運動高潮的到來,民間慈善救助社團最終走向消亡,一部分被停辦,一部分由政府接辦,還有的被政府改造為其他性質的機構。社會工作實務由此走向消亡。社會工作專業教育在中國中斷了30年。

改革開放以後,社會工作專業教育重新受到關注。1987年9月,民政部在北京馬甸橋旁的北京對外經濟交流中心大廈舉辦社會工作教育發展論證會,史稱「馬甸會議」。這次會議重新確認了社會工作專業的學科地位,為社 會工作專業教育在中國的恢復和發展奠定了基礎,從而標誌著新 時期中國社會工作專業教育的開端。1988年,民政部資助北京大學100萬元設立社會工作與管理專業,成為改革開放後的第一個社會工作專業,開啟了專業社會工作恢復和重建的新階段。1991 年,中國社會工作者協會成立;1994年,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 成立,推動了社會工作在我國的發展。

社會工作的中國源流

近代中國社會工作的發生和發展是伴隨著基督教青年會的腳 步一同到來的,但這並不能否定近代中國社會工作還有自己的一個源頭。中國古代的濟貧思想、兼愛互助的思想以及偏重於社會救助的制度安排,都對近代中國社會工作的形成產生了極大的 影響。

我國古代的濟貧思想可謂源遠流長,在兩千多年前春秋戰國 時期的百家爭鳴中,就能找到諸子百家對濟貧的各種說法,最為著名的是儒家的「民本』』、「仁政」和「大同」思想。由於儒家 思想長期佔據著中國傳統社會的主導地位,政府積極介入的濟貧 思想也就支配著歷代統治者的濟貧實踐。

中國古代的社會救助活動主要在以下兩個方面展開:一是在 頻繁的自然災害風險中,更加重視災後的救助,救助的內容十分 全面;二是對於社會上的弱勢群體,官府以及其他社會保障機構 總是將對他們的保障當作自己的責任,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保 障制度與措施。

中國古代的社會救助活動雖然也和西方國家一樣都停留在救災濟貧、矜孤恤寡等層次上,但中國古代官方所舉行的社會救助 活動決非像西方國家那樣是一種隨機的、臨時的救助活動,而是 以國家制度和政策等形式固定下來的、比較完備的被長期推行的 一種社會保障活動。在中國傳統社會中,政府對社會救助事務的 介入基本上是受法律約束的,特別是到了傳統社會晚期,官方在社會救助領域的主要活動基本納入了法律規範的範疇。我國古代的社會救助思想十 分豐富,社會救助範圍極為寬泛並且做出了恰當的制度安排,我國古代政府和民間的社會救助傳統悠久而濃厚。當西方的社會工作理念和方法傳入以後,迅速在我國轉型期的社會中生根發芽,並結合進自己的優良傳統。因此,在我們認識近代中國社會工作產生的背景時,一定注意不要光是眼睛向外,必須理解是我們自身的傳統資源接納了外來的新鮮事物。

本文部分章節引自社工史學家彭秀良《一次讀懂社會工作》。了解更多關於社工的歷史,請參閱此書。

相關焦點

  • 1979-2019:中國社工40年
    「追夢新徵程,社工在行動」。此後,社工專業教育在各個高等院校迅速發展,形成了大專、本科、碩士研究生梯次結構體系。  1991年,中國社會工作者協會成立,次年加入國際社會工作者聯合會,成為正式成員。同年,上海樂群社工服務社在浦東成立,它是中國內地成立的第一家非政府性質的專業社會工作服務機構。  2004年,《社會工作者國家職業標準》出臺,該標準成為中國社會工作專業化的重要象徵,標誌著社會工作職業制度在我國正式建立。
  • 是什麼阻礙了社工畢業生的職業選擇
    我國社工專業人才缺口超過100萬人,一方面社會機構急需社會工作者,另一方面社會工作專業畢業生卻無法實現對口就業是什麼阻礙了社工畢業生的職業選擇武漢民政職業學院社會工作專業教師梁俊華在天涯論壇裡看到一個帖子。一名剛畢業的大學生說:「社會工作專業畢業就等於失業,為什麼不取消這個專業?」問話讓梁老師心裡一緊。
  • 社工回收利是封做「元宵燈籠」
    利是封回收做的燈籠  「逗利是」是中國春節的一大傳統活動2月7日-10日,東莞市樂雅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各駐點社工正在開展各類型的利是封回收創意製作環保行動。  駐石碣鎮水南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社工與志願者開展的是「年年有餘」舊利是封回收活動,社工在水南社區四條村設置回收點,小志願者們向路過的居民宣傳環保觀念,展現小朋友們製作的利是封手工燈籠,鼓動居民將家中的舊利是封拿出來。
  • 2020年社工考試成績查詢時間或將12月31日公布!
    近期社會工作師考試成績的熱度一直居高不下,那麼2020年社工考試成績到底什麼時候公布呢?這可急壞了不少的小夥伴,哎,捉急啊,今天趁著小編有空,就來給大傢伙分享一下最新的資訊情況,話不多說,一起來看看吧!
  • 社工夫婦「扔」下19個月的孩子,社工老童在樓道簡易床上過生日...
    繆凌蓉帶隊送湯圓兩個社工過生日「這個生日太特殊了,生日禮物也很特殊,吃的、穿的、喝的、用的全都有了」,三墩鎮大港橋社區管英說,今天既是元宵節,又是周末,更是她的生日,社區同事笑稱她是第一個收到上級領導送生日禮物的社工。本來要快快樂樂當個「壽星」的她,和往日一樣戴著口罩在社區裡忙了整整一天。
  • 社工是什麼?為什麼叫社會工作者
    社工,是指社會工作,是由英文 Social Work 翻譯過來的,它指的是非盈利的、服務於他人和社會的專業化、職業化的活動。在國際社會,這類活動還被稱為社會服務或社會福利服務。由於各國、各地區的經濟社會結構不同,具體問題不同,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同,因此人們對社會工作內涵的表述也有所不同。
  • 那麼,社工證好考嗎?
    很多考生都想考社會工作師證,但是不了解社會工作師證有什麼用,社工好不好考,為此,小編整理了以下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如果你取得了社會工作師證,一方面可以在求職時增加你的競爭力,如今很多企業、單位在招社會工作師時,都優先選擇有社工證書的人。另一方面,社會工作者證書是職稱證書,證書級別越高薪資待遇就越好,現在各地區都相繼頒發了考社工證書的獎勵補貼政策,可見,社會工作師也愈來愈得到重視。社會工作師考試好考嗎?那麼,社會工作師考試好不好考呢?
  • 廈門持證社工6946人 佔全省四成
    一直以來,廈門市主動將社會工作專業人才(以下簡稱「社工」)隊伍建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為社工留廈培育優質土壤。經過不斷的探索、實踐,社會工作在廈門社會服務各領域不斷拓展,有效融入「愛心廈門」建設的熱潮中。在提供社區服務、化解社區矛盾糾紛與解決社區問題,助力社區功能的完善,創新社會治理,提升基層治理能力等方面,社工也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畢茲卡社工「愛滿荊楚」調研利川某社區:走出實效,訪出真情
    項目啟動以來,在市民政局、都亭街道辦事處、官井社區的支持與指導下,按照項目方案及計劃,駐點社工6月重點進行了項目的前期溝通籌備與社工站陣地建設,7月開啟了居民需求調研與建檔服務。2020年7月16日,畢茲卡駐點社工正式開啟了入戶建檔與需求調研活動,第一次走進官井居民們的真實生活。
  • 12月31日聘丨你好,2021,你好,新社工
    人的一生都是在告別中長大 一首歌一本書都是一代人的回憶 告別青春之後 展能社工可以記錄你實現夢想的回憶
  • 2020年社工考試報名需要哪些證明材料?
    發表時間:2020/4/20 16:56:33 來源:網際網路點擊關注微信:2020年社工考試報名即將開始,有很考生是第一次參加社工考試,小編整理了社工考試報名需要的幾種證明材料,僅供參考。一、工作年限證明社工證考試最重要的證明材料就是社會工作年限證明表了,工作年限證明是證明考生符合報考條件的重要材料,也是要求考生單位起到聯合審核作用的重要手段
  • 遂溪縣遂城鎮社工站開展「耆樂無窮」社區長者生日會活動
    2020年12月29日下午,湛江市遂溪縣遂城鎮社工站在城內居委會二樓開展「耆樂無窮」社區長者生日會(第四期)活動。43名社區長者、5名社工、2名志願者共50人參與了本次活動。活動開始前,社工通過猜謎語的方式進行分組配對安排入座;接著社工向長者們簡單地介紹開展活動的意義和流程以及注意事項;並邀請城內社區居委會廖窕權書記作開場致辭,為老人們送上真摯的祝福,祝願老人身體健康,歲歲平安,天天快樂。活動過程中,社工首先通過「拍拍你,捏捏我」的熱身遊戲活躍氣氛和增進長者之間的接觸,讓老人全身運動起來。
  • 深圳發布社工薪酬指導價 特殊領域可超1.8萬/月
    近年來,社工薪酬低、人員流動性大的問題一直備受關注。11月3日,深圳市政府辦公廳印發《深圳市關於提升社會工作服務水平的若干措施》,致力於解決這一問題。特殊領域社工薪酬更高 吸引社工參與基層治理《若干措施》提出建立完善與社會工作服務水平相對應的從業社會工作者職級薪酬體系。
  • 部門|冷水灘白竹亭社區:黨員社工、志願者為老人包餃子送溫暖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9月4日訊(通訊員 唐夢 郭宗建)9月4日上午,冷水灘區博益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黨支部組織黨員社工及志願者在白竹亭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舉辦「月圓中秋情暖夕陽」包餃子活動,為社區老人包餃子送溫暖。
  • 湖北2021年社工考試報名條件是什麼
    沒有過初級,只要符合條件,可以直接報考中級。
  • 「索我理想之中華」:近代中國的歷史轉型與反思
    作者:北京市委黨校社會學教研部 潘建雷提 要:近代中國轉型是一場以「求索理想新中華」為目標的社會系統重置。文章以中國作為世界文化體為基點,以大歷史的分期為框架,剖析作為近代轉型「母體」的傳統中華文化體的主要維度,闡釋其深度耦合的結構與超強的歷史慣性。
  • 西方傳教士給近代中國帶來了什麼?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我們基本都可以冷靜、客觀地看待歷史事實。以尊重歷史的態度,我們來評價一下歷史上西方傳教士為中國帶來了什麼?一方面,我們不能否認歷史上到中國的少數西方傳教士犯下與身份不符的劣行,不但傷害中國人民,也羞辱上帝之名。
  • 第九屆近代中國基督教史國際學術研討會於香港浸會大學圓滿落幕
    (圖:基督時報/施迦南) 如今,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國基督教該何去何從?6月12-13日,第九屆近代中國基督教史國際學術研討會於香港浸會大學圓滿落幕。
  • 湘潭市救助管理站關於購買未成年人救助保護領域社工服務項目的公告
    二、項目周期 2021年2月—2022年2月(一年) 三、經費預算 本次購買服務預計費用180000元,含社工工作人員工資及「五險」費用、全職人員用餐補助、活動開展及項目運營管理費等。 四、承接方資格要求 1.
  • 李公明|一周書記:近代日本「中國觀」背後的……方法與立場
    但是實質性的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如何在近代日本人的中國觀中反思中國、展望未來。在以往的日本漢學史研究中,對於文化中國與現實中國之間的矛盾落差在漢學家心目中造成的困惑和痛苦多有重視和研究,但是對其在「中國主體性的失落」認知與情感刺激的背後所產生的帝國主義立場仍缺乏足夠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