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竹枝詞
編者的話:
上海歷來有傳唱民間歌謠的傳統。申江詩潮為推動上海竹枝詞的創作,特推出《上海竹枝詞》專輯。作為滬上詩詞公眾號,宣傳上海本地文化,撰寫本地風土,描摹世態民情,積累文化地域史料,當是詩家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上海竹枝詞是一個很好的文學載體。
本刊在組織撰寫和推廣上海竹枝詞方面尚處於探索階段,希望廣大讀者提出寶貴意見,也期望滬上詩家積極參與,歡迎來稿。
竹枝詞,是由古代巴蜀民間的民歌演變過來的一種詩體。唐代劉禹錫作為把民歌變成詩體的文人,對後代影響很大。
竹枝詞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由於社會歷史變遷及作者個人思想情調的影響,其作品大體可分為三種類型:一類是由文人搜集整理保存下來的民間歌謠;二類是由文人吸收、融會竹枝詞歌謠的精華而創作出有濃鬱民歌色彩的詩歌;三類是借竹枝詞格調而寫出的七言絕句,這一類文人氣較濃,仍冠以「竹枝詞」。之後人們對竹枝詞越來越有好感,便有了「竹枝」的叫法。
竹枝詞,以吟詠風土為其主要特色,對社會文化史和歷史人文地理等學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竹枝詞「志土風而詳習尚」,以吟詠風土為其主要特色,故與地域文化結下了不解之緣。它常於狀摹世態民情中,洋溢著鮮活的文化個性和濃厚的鄉土氣息,這對於許多學科特別是社會文化史和歷史人文地理等領域的研究,具有極為重要的史料價值。隨著近十數年來地域文化熱的升溫,竹枝詞也愈益受到世人的關注。
不少竹枝詞的作者是土生土長的在地文人,他們熟諳鄉邦掌故及當地的風俗民情;而另一些作者則是外來的觀察者,這些人對於異地的風俗更是充滿了好奇,「沿途據所見聞,兼用方言聯成絕句,隨地理風物以紀遊蹤」,故而竹枝詞對於一地歷史文化的研究,具有無可替代的史料價值。尤其是對於小社區的研究,有著極為特殊的學術價值。
【上海竹枝詞】
(試刊)
醉白池
龔霖
老去鱸鄉有所耽,芳園築向府城南。
堂前一鑑未盈畝,池水釀詩多醉酣。
青浦情歌
金嗣水
騎著電驢追小妮,姑娘莫怪大牛痴。
兩條辮子齊腰舞,牽手橋頭唱竹枝。
悠閒
金嗣水
滿架秋風扁豆花,悠閒小院一壺茶。
清溪款款流雲影,逐浪追魚白鷺斜。
外灘
陳繁華
一
塔影牽情聳一枝,燈光炫耀起相思。
申江入海流經此,每每回潮水也痴。
二
抬眼層樓頓覺高,當初開放領風騷。
沿江不耐秋寒意,繡上霓虹作錦袍。
情人牆
史濟民
情人牆畔人擠人,對對雙雙自顧親。
對岸浦東燈火黑,情人心裡自留春。
註: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前,上海的青年男女無處談戀愛,只能密密麻麻依偎在外灘防洪牆邊談情說愛。
談婚論嫁
史濟民
我在浦東郎浦西,結婚商議已多時。
奈何房價天天漲,沒有蝸居空犯痴。
愚園路
湯敏(自語)
梧桐樹葉復重重,老舊洋房瓦片紅。
百頁窗前花散漫,弦音流出舶來風。
吳淞江畔
黃俊民
一
九曲吳淞十八灣,彎彎曲曲水波湍。
南邊歌唱北邊舞,橋上絲弦切切彈。
二
吳淞美數夢清園,秋色斑斕百鳥喧。
翁媼依偎聲悄悄,此生情愛似潺湲。
採藕蓮
範立峰
荷花蓮葉共枝蓮,泥裡生根藕色鮮。
採下藕蓮能入藥,山歌我唱妹搖船。
白相老城隍廟
範立峰
樓閣亭臺映夕陽,綠波廊裡點心香。
兒童九曲橋頭鬧,老廟黃金多美娘。
登上海中心大廈
王林根
一灣碧水鷗戲濤,江岸新樓萬丈高。
小妹驚疑蓬島景,阿哥拉拽九霄邀。
赴宴
張幼鳴
九曲橋邊景色佳,今朝酒席昨天排。
兩三老伯肚皮擼,嚷嚷減肥求素齋。
虹口一景
張幼鳴
虹鎮老街炊餅黃,東餘杭路小籠香。
中間一段舟山路,連接兩頭魚市場。
相思
張心愉
白露秋風細雨綢,阿哥阿妹愛情尤。
笙簫一曲微雲寄,紅豆頻頻快遞郵。
張心愉
紅綠絲巾風景裡,手機拍照自妖嬈。
招牌動作柔情表,新款旗袍扇子搖。
蘇州河
鄭建軍
一
雨舞東風逐浪高,弄晴紅日醉花雕。
不知楊柳將春綠,搖到蘇河第幾橋?
二
桃源精舍不須誇,聞道多栽幾樹花。
何似蘇州河畔住,綠蔭相間兩三家。
小熱昏
趙立禮
吆喝聲聲鑼板喧,大人小囡出家門。
梨膏糖裡無窮味,邊吃邊聽小熱昏。
春暖花開
趙立禮
花開羅卜白如銀,油菜風吹落地金。
妹唱山歌田埂上,不看蠶豆黑良心。
華亭湖夜釣
韻安詩祥
夜色青青水面平,螢光點點釣竿橫。
射燈各把浮標聚,要看今朝哪個贏。
秋夜
彭培炎
陸家嘴畔汐潮秋,兩岸賞燈樓對樓。
電視塔尖劃夜幕,海關鐘響海西頭。
七夕
彭培炎
乞巧穿針歲歲同,願甘悅己婦容工。
而今美甲店千戶,誰染鳳仙纖指紅。
鄉村暮趣
汪建華
一
鋤頭荷把腳塵泥,笑臉塗金夕照西。
鞋襪溪邊同不見?阿黃逕自送還妻。
二
笛聲伴舞滿湖鵝,薄暮田牛正下坡。
秋稻才堆三大垛,村童偷上做窩窩。
秀旗袍
吳祈生
新園春地動人潮,半月湖邊現豔嬌。
雲步瓊姿紅軟絹,引來飛蝶帶香飄。
南翔小籠
吳祈生
南翔名勝古猗園,一卷吳吟感百年。
誠是相逢千桌宴,小籠香透碧羅天。
市井趣
陸英
客堂天井二樓窗,上下阿婆又搭腔。
鄰裡家規繁雜事,叨叨絮語壓長江。
多情郎
陸英
石庫門廳左右廂,晨昏睨視阿嬌窗。
多情小夥深情詠,撩得高簷雀亂撞。
浦東三陽泰糕點
張心忻
白糖糯米裹芝麻,鬆脆香甜滿下巴。
一朵紅雲三陽泰,花糕已進萬千家。
漕溪公園
朱裕祥
高架漕溪北路傍,年年秋季桂花香。
湖心亭裡睡蓮夢,春約牡丹留春芳。
梔子花
孫可明
「梔子花來白蘭花」,酥糯叫賣入千家。
梧桐樹下香幽淡,淺淺竹籃挽夕霞。
外灘
孫可明
橋上車流橋下舟,兩岸高低人仰樓。
十裡霓虹城不夜,萬國風情一覽收。
西黃浦灘今夕
楊秀蘭
鐵搭翻飛勞動鞋,田間陌上綠連排。
卅年過去變模樣,到處高樓人逛街。
註:鐵搭,即釘耙,翻鬆泥土的農具。
光明村鮮肉月餅
詹毅敏
肉爽皮酥鮮汁盈,光明村裡月光明。
近來遠悅垂涎客,鑊氣騰騰噪滬城。
紅寶石奶油小方
詹毅敏
濃鬱脂香海派風,輕鑲寶石一枚紅。
三高無奈忍拋愛,饕餮還看七歲童。
江畔打腰鼓
倪卓雅
紅綢系在小蠻腰,擊鼓咚咚英氣豪。
花樣頻翻聽指令,鑼聲震起浦江潮。
夜半蟋蟀聲
歐陽長松
六磊塘邊秋草生,邪知蟋蟀伴潮聲。
夢中阿伲翻身後,窗外風前送友情。
陳進超
桂子飄香滿地金,流星趕月獨低吟。
迢迢萬裡思鄉淚,煮酒烹餚送鶴琴。
張心忻
正月鎖心未出遊,眼前一樹桂香秋。
家山明月照溪水,欲送清輝上客舟。
組稿:賀正芳
上海竹枝詞徵稿:
1、內容具有上海地域特色和鄉土氣息。既可寫滬上民間日常生活、風土人情,也可寫社會歷史人文變遷。
2、語言具有民歌特色,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便於傳唱,可以適當用滬語入詩。但也不能寫成順口溜,要有一定的文學性。
3、體裁以七言絕句格式創作,如因內容需要,在格律方面可以突破絕句的格律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