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協定達成後 美歐關係變得有點耐人尋味

2021-01-10 看看新聞Knews

2020年的最後時刻,中歐領導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在充滿不確定性的2020年,中歐投資協定達成體現了中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決心和信心,為全球自由貿易和多邊主義注入了新動力。

中歐投資協定體現了互利共贏精神

應看到,中歐投資協定得到了歐洲方面的廣泛支持。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稱,這一協定將「為歐洲投資者提供前所未有的中國市場準入,使我們的企業得以增長,創造就業機會」。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主席希爾德加德·穆勒(Hildegard Müller)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中歐投資協定將「顯著改善歐洲企業在中國的競爭環境」,「將為建立基於規則的全球貿易和投資框架提供新的動力。」

值得強調的是,中歐投資協定帶來的益處實際上超越了經濟領域。近年,英國「脫歐」等事件給歐盟和歐洲一體化進程帶來衝擊,布魯塞爾(歐盟總部所在地)的權威也受到質疑。與中國達成這一重要協定,可以對外彰顯「歐盟的力量」,提升歐洲各國以一致方式處理對外關係的信心。此外,中歐投資協定還將進一步推動國際多邊治理的完善,尤其是促進《巴黎協定》的落實。該協定包含環境保護、氣候變化等方面內容,力圖促進綠色、可持續的跨國投資,這將使中歐拓展經貿關係的基礎更加牢固。

美國「酸溜溜」的感覺溢於言表

然而,對於這樣一份對中歐有利、對世界有利的協定,美國方面卻表達了不滿,一股「酸溜溜」的感覺溢於言表。川普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博明(Matthew Pottinger)公開喊話稱,對於歐洲方面與中國達成這一協定,美方感到「困惑和震驚」。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約翰·尤利奧特(John Ullyot)表示,「如果沒有強有力的執行和核查機制」,中國的任何承諾「都只是一次宣傳上的勝利」。

「極端反華鷹派」、白宮高級顧問皮特·納瓦羅(Peter Navarro)也在這個問題上跳了出來。他在接受福克斯新聞臺採訪時誣稱,這一協定是歐盟拿在涉及新疆、香港等問題上的妥協換來的。他還直言不諱地說,德國和義大利等很多歐盟國家過於倚重中國市場,從地緣政治角度而言,這對美國構成了巨大的挑戰。

除了川普政府官員,即將在1月20日上臺執政的拜登團隊也對中歐投資協定「說三道四」。拜登過渡團隊發言人12月30日就此事稱:「拜登-哈裡斯政府期待與歐盟進行磋商,以協調一致的方式應對中國『不公平』的經濟行為和其他重要挑戰。」 此前,拜登任命的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傑克·蘇利文(Jake Sullivan)在推特上發文表示:「拜登-哈裡斯政府希望儘早與歐洲夥伴磋商,討論我們對中國經濟行為的共同擔憂。」這些表態暗示,拜登團隊對中歐達成投資協定也感到不滿。

美、歐關係正在發生微妙變化

毋庸置疑,在近年美國不斷深化對華戰略競爭的背景下,歐洲成為美國加大拉攏的首要對象,在美方人士看來,美歐聯手制華是應對所謂「中國挑戰」的重中之重。近年川普政府一直在推動歐洲盟友儘可能減少與中國的經濟和技術聯繫,包括全面封禁華為、強化對華技術出口管制、加大中國對歐投資審查。拜登則是一位「跨大西洋主義者」,他批評川普疏遠了歐洲盟友,稱美國在國際領導力方面存在「巨大真空」,他上臺後將與歐洲盟友構建更加緊密的「統一陣線」,聯手對華施壓。

然而,歐洲方面對美國的信任感卻在下降,歐洲更不願意陷入與中國的對抗。過去幾年川普政府在貿易、氣候變化、伊朗核協議等問題上採取單邊主義、霸凌主義做法,令歐洲極為不滿。在經濟上,歐洲尋求繞開美國,直接與日本、越南和澳大利亞等國達成貿易協定。歐洲領導人還強調「數字主權」的重要性,提出應減少對美國科技巨頭的依賴。此外,歐洲也在採取舉措增強維護自身安全的能力。面對大國競爭日益加劇的現實挑戰,面對美國日益「內顧」的長期趨勢,歐洲追求「戰略自主」意識已經顯著上升。

正如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何塞普·博雷利(Josep Borrell Fontelles)所言,「展開反華的十字軍東徵對於我們來說沒有任何好處」,中歐投資協定的達成表明歐洲仍然希望與中國加大協調、擴展合作,這對那些試圖「拉歐抗中」的美國鷹派來說無異於「一記重擊」,對於破解美國拉攏他國搞遏制中國的「經貿陣營」可謂關鍵一招。

除了中歐投資協定,近期中國與日本、韓國、東協等達成《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中國還表示「積極考慮」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CPTPP)。中國在大國博弈中打出的「經濟牌」已受到廣泛關注和肯定。要看到,打「經濟牌」的底氣源自中國推動高水平開放、高標準改革的堅定意志,美方一些人士的「酸溜溜」阻擋不了中國進一步擴展國際經濟合作、實現更好發展的步伐。

(看看新聞編輯 趙歆 郝苗苗)

相關焦點

  • 美歐貿易協議八字還沒一撇 大豆買賣實際意義也不大
    最重要的是,雙方領導人達成一致,談判期間不再加徵新的關稅。高盛指出,這份協商降低關稅、加大美國對歐出口的協議,意味著美歐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進一步緩解,美國對進口汽車新徵關稅的風險也有所下降,至少在近期內如此。但該投行也補充道,「上述新聞並非完全積極」,「此次美歐聲明缺乏具體細節,這加大了談判在後面階段告吹的可能性,就像今年早些時候的美中談判一樣」。
  • 日澳達成防衛協定,菅義偉笑得合不攏嘴,趙立堅:應認清形勢
    據環球網11月18日報導,澳大利亞總理近日訪問東京,並於當地時間11月17日與日本達成了一項具有突破性意義的防務協議——《互惠準入協議》。該協議加強了兩個美國盟國之間的防務聯繫。外媒稱,這很可能是針對中國。
  • 全球最大自貿協定達成 - 新聞·看點 - 世界經理人網站
    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第四次領導人會議期間,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其他與會領導人集體見證下,商務部部長鐘山代表中國政府與東協十國及日、韓、澳、紐西蘭的貿易部長共同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包括20個章節,涵蓋貨物、服務、投資等全面的市場準入承諾,是一份全面、現代、高質量、互惠的自貿協定。
  • 臺灣未能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國臺辦回應
    臺灣未能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國臺辦回應 2020-11-25 10:50:02 作者:李季 責任編輯:李季   中新網11月25日電 國臺辦25日舉辦例行發布會,針對「臺灣未能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 全球規模最大的自貿協定達成!15國正式籤署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
    截至2018年的統計數據,協定15個成員國將涵蓋全球約23億人口,佔全球人口的30%;GDP總和超過25萬億美元,所包括的區域將成為世界最大的自由貿易區。15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籤署儀式以視頻方式進行,15個成員國經貿部長正式籤署該協定。
  • 拜登的反華同盟「八字還沒有一撇」,美歐就「狗咬狗」
    作者:刺客很多人都認為,拜登入主白宮之後,中美關係將會得到很大的改善。我們不要抱有幻想。拜登拉攏盟友圍堵中國的野心,早已昭然若揭。同時,一些西方國家又開始產生憑藉美國影響力稱霸世界的幻想。就在拜登新政府開始搭建反華聯盟構架之際,美歐這個反華聯盟開始狗咬狗。日前,美國兩院以絕大多數的票數通過所謂「國防授權法案」,當中不僅僅存在對中國臺海問題橫加幹涉的條文,同時也存在對其歐洲盟友內政和尊嚴肆意踐踏的條文,包括「擴大對『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的制裁」。「北溪-2」由於美國制裁被迫停工一年多時間之後,11月底德國剛宣布恢復施工建設。
  • 越南瘋狂加群,已和多個國家或地區籤署自貿協定
    》(UKVFTA),這個自貿協定從2020年12月31日起開始生效。據 Aodok.com 的統計數據,從越南1986年提出革新開放政策後,越南這個人口9700萬的小國家,堅定不移的走上了市場經濟的發展道路,與全世界多個國家或地區籤署了相當多的自由貿易協定。
  • 1996年12月29日 瓜地馬拉結束內戰籤署和平協定
    1996年12月29日 瓜地馬拉結束36年的內戰籤署和平協定  1996年12月29日,瓜地馬拉政府與遊擊隊組織全國革命聯盟籤署《永久和平協定》,宣告最終結束在這個中美洲國家長達36年之久的內戰。  12月29日下午5時,籤字儀式在總統府院內進行。
  • 中歐投資協定談成,中美歐全球經濟「大三角」確立
    合作:Xiaofu_Lu  歷經7 年談判後,中國和歐盟終於在周三(30 日),命運多舛的2020年的最後一天,正式敲定雙邊投資協定。    談成了投資協定,下一步歐盟和中國也將進入到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這個是歐盟和中國的貿易投資最大的目標。  目前,從歐盟角度,在亞太地區已經談成了日本、韓國和越南自貿協議,也開始了同印度商談自貿協議的進程,如果最終能夠和中國談成,那麼,歐洲大陸和亞太地區的經濟合作,就將進入全面合作的階段。
  •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擬於11月15日籤署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擬於11月15日籤署 周洋/央視新聞客戶端 2020-11-14 19:33
  • 氣候變化《巴黎協定》可能在2017年生效
    氣候變化《巴黎協定》可能在2017年生效 原標題:   新華社柏林7月5日電(記者唐志強)《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簡稱《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菲格雷斯5日說,鑑於越來越多國家計劃今年批准《巴黎協定》,她預計這份全球氣候協議可能在2017年就會生效。
  • 中國與非洲國家首個自貿協定生效 中國企業「出海」受益
    經貿關係穩步發展模里西斯是坐落於非洲大陸東南方印度洋上的島國。中毛兩國自1972年建交以來,雙邊經貿關係穩步發展。2017年12月,中毛雙方啟動自由貿易協定談判。經過4輪談判,雙方於2019年10月在北京籤署《協定》,2021年1月1日生效實施。
  • 日美貿易協定將於2020年1月1日正式生效
    中新網12月11日電 據日媒報導,當地時間10日上午,日本內閣完成對日美貿易協定的審批,隨後日方正式向美方通知了這一結果,雙方商定該協定將於2020年1月1日正式生效。據了解,日美貿易協定在11月19日和12月4日分別在日本眾參兩院被審核通過。
  • ...1月12日「中歐投資協定、CPTPP與中國高水平開放論壇」線上成功...
    歷經35輪談判,中國和歐盟於中歐建交45周年之際達成《中歐全面投資協定》(CAI)共識。這是中歐雙方七年共同努力的成果,也是中歐深化經貿合作的新開端。「十四五」期間中國正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份協議談判完成,展現了中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決心和信心,為拉動後疫情時期世界經濟復甦注入動力。當前,全球經貿規則正值深刻調整期,中國重視與各方友好合作。為提升中國對外開放層次,2020年11月,中國國家領導人提出「中方將積極考慮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
  • 全球成員國最多自貿區正式啟動,中國與非洲國家首個自貿協定生效
    2021年1月1日,中國和模里西斯自貿協定生效,這是中國與非洲國家首個自貿協定。協定生效後,在貨物貿易領域,中方和模里西斯最終實現零關稅的產品稅目比例分別達到96.3%和94.2%。服務貿易領域,雙方承諾開放的分部門均超過100個。未來,中國還將同更多非洲國家商籤自貿協定。
  • 美歐一邊擁抱一邊捅刀
    但是,對於今年六月已經生效的第一輪互相加徵關稅的措施,雙方並沒有達成任何的協議。那問題就是跨大西洋貿易戰真的能夠避免嗎?兩位老師對美歐貿易前景如何看待?您的核心觀點。  譚雅玲:不確定性,經濟基礎和利益訴求有很大的落差,所以他們在談關稅貿易的時候,可能側重點會不太一樣。
  • 地球局|1月20日之後,美俄歐三角關係怎麼相處?
    與複雜且分裂的美國國內形勢類似,拜登上臺後在國際層面也面臨著巨大挑戰。首當其衝的,就是如何處理已經糟透了的美俄關係,如何修復與歐洲盟國的跨大西洋夥伴關係,如何面對俄歐之間在一些議題上走近和合作。儘管拜登上臺意味著美國傳統外交的回歸,但美俄、美歐關係恐怕都難以回到從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