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星 封面新聞記者 李華剛
「不能大操辦,只能是至親的三兩桌,禮節地讓你大伯(死者,五保戶)入土為安即可,這疫情當前,你要支持配合,這是對你一家人的負責,也是對全村人的負責。」1月24日,大年三十中午,瀘州市古藺縣桂花鎮田壩村支部書記劉興、黨員彭正軍和曾太會,便又再次來到劉友科(死者侄兒)家做思想工作。
「好,感謝你們關心,你們還能在年夜飯跟前這個時候來找我,說明疫情確實很緊急了!我聽你們的,簡辦。」三位黨員之所以如此著急著要把劉友科的思想工作做通,只因為大年初一是死者「大夜」(第二天便上山入土),按照當地的習俗,親友鄉鄰都要湊到一起,熱熱鬧鬧送亡人最後一程,以示孝敬。第二天正是大年初一,三位黨員下午四點再次來到劉友科家,持續到晚上八點多,將陸續前來悼念的群眾一一勸返。
像這樣的例子在桂花鎮還很多。
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後,桂花鎮黨委向7個支部、283名黨員發出《告各支部、全體黨員書》,支部積極響應號召,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黨員挺身而出,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全面投入到疫情防控的嚴峻鬥爭中!
一個支部一個網格,建成一座堅如磐石的防控堡壘,7個支部積極組織黨員幹部投入戰鬥,每個支部無職黨員設立政策宣傳員、輿情監測員、群體性活動監測員、交通管控員等6個職位,明確微信群和朋友圈的輿情監測、壩壩宴勸散等職責,全面協助鎮村幹部開展防控工作。
一名黨員一顆釘子,樹起一面逆風前行的戰鬥旗幟。幾天來,無論風裡雨裡、還是街頭巷尾,都有黨員的身影,他們是傳播防控知識、引導輿論的宣傳兵,是排查湖北(武漢)回鄉人員、監測輿情的偵察兵,是制止壩壩宴、勸退走親訪友、維護村內交通秩序的應救援隊......
據了解,目前桂花鎮已有43名農村無職黨員落實設崗定責,積極投入到防控工作中,160餘名農村黨員籤訂《黨員承諾書》,響應組織號召,主動參加防控工作,共宣傳農戶1600餘戶,電話、微信宣講1000餘人次,設立交通勸導點23處,勸導取消或延期酒席24起、現場制止5起,制止群眾聚餐、聚集打牌娛樂170餘起,勸返外地進入車輛46輛,提供違法拼車、外地返鄉人員等有用信息30餘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