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臺北7月6日電(記者傅雙琪、餘裡、吳濟海)6日是贈臺大熊貓「團團」「圓圓」的女兒「圓仔」7歲生日。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熊貓中心)、四川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在熊貓中心都江堰基地,舉辦第十四屆大熊貓「團團」「圓圓」故鄉行啟動儀式暨兩岸粉絲同慶「圓仔」生日系列活動。
7月6日,在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都江堰青城山基地,熊貓飼養員董禮(中)帶領小朋友們為在臺北的「圓仔」送上生日蛋糕。新華社發(胥冰潔攝)
活動邀請了在川臺胞家庭代表、臺資幼兒園兒童家庭代表、熊貓中心相關專家等80餘人,與寶島的熊貓粉絲「線上線下」同慶「圓仔」生日。
線上活動採用現場視頻連線方式,實現兩岸熊貓粉絲「雲互動」。四川小朋友創作展示了「圓仔」生日祝福繪畫長卷與生日賀卡,都江堰基地為「圓仔」送上了生日蛋糕。大家還通過視頻觀看了臺北動物園為「圓仔」送蛋糕等活動。
7月6日,在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都江堰青城山基地,小朋友用相機記錄「圓仔」在臺北的生日場景。新華社發(胥冰潔攝)
線下活動包括參觀大熊貓場館、科普教育、「圓仔一家」故事會、製作窩窩頭等趣味體驗。
7月6日,在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都江堰青城山基地,在川臺胞家庭的小朋友將自己為「圓仔」創作的生日繪畫作品貼上紀念牆。新華社發(胥冰潔攝)
熊貓中心常務副主任張和民表示,贈臺大熊貓「團團」「圓圓」於2008年12月23日從熊貓中心雅安碧峰峽基地出發,「安家」臺北動物園。2008年起,熊貓中心與臺北動物園在大熊貓飼養繁育方面保持密切合作。自2011年起,熊貓中心每年都會派專家前往臺北動物園,指導當地開展大熊貓發情配種和育幼工作。
在雙方共同努力下,2013年通過3次人工授精,「圓圓」於2013年7月6日成功誕下首隻幼仔「圓仔」。今年6月28日,「圓圓」再次誕下大熊貓科研合作結晶。「目前,我們與臺北動物園一直保持著密切的線上聯繫。熊貓中心專家組全天24小時參與指導『圓圓』的產後護理和幼仔的保育工作。」張和民說。
臺北市立動物園裡也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生日會。園方為「圓仔」特別設計製作了以7種著名臺灣小吃為形狀的「生日蛋糕」,用胡蘿蔔、水果丁、窩窩頭等大熊貓喜愛的食物為原材料模擬了烤臭豆腐、大腸包小腸、珍珠奶茶、剉冰等臺灣小吃。現場還邀請了近百名「圓仔」的粉絲參與活動。
7月6日,在臺北市立動物園,大熊貓「圓仔」正在品嘗特製的生日蛋糕。新華社記者金立旺攝
臺北市民高士正為了參加生日會,特意調班,還花了一周時間為「圓仔」準備了精緻的大尺寸生日賀卡。「從『圓仔』5歲起,我每年都來陪她過生日。今年生日很特別,祝賀她順利當上姐姐。非常期待『圓仔』明年的生日,希望看到她和『妹妹』一起過生日。」他說。
臺北市立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介紹,「圓仔」成長良好,從出生時的183克長到現在的109.6公斤,她的爸爸「團團」127.6公斤,媽媽「圓圓」113.8公斤,「圓仔」應該很快就能追上他們的體重。鑑於「圓仔」已進入繁殖年齡,園方也希望能積極幫她找到「如意郎君」。
7月6日,參觀者在臺北市立動物園拍攝大熊貓「圓仔」。新華社記者祁星攝
「團團」和「圓圓」於6月28日再添「千金」。曹先紹介紹,新的熊貓幼崽目前由保育員人工餵養,還沒有還給熊貓媽媽撫養。「她從最開始一天吃55克母乳到昨天一天吃108克,體重從出生時的186克長到現在的314克,各方面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