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其實已經過去,因此2021年的春節其實已經離我們很近了,大家一定都想知道今年的春節會不會有去年的疫情,2021年春節會有疫情嗎,在外工作的人們2021年春節能回家過年嗎,另外在2021年春節還會封城嗎?
2021年春節能回家過年嗎 大多數地區可以正常過春節,尤其是低風險地區。 轉眼間,新冠疫情已經爆發10個多月。
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世界造成了巨大影響,也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隨著冬季的來臨,人們開始在大流行的背景下思考2021年的春節。畢竟,在中國,慶祝農曆新年是一年一度的活動。
大多數人擔心2021年春節期間,我們國會不會像2020年春節那樣出現疫情。我們能回家過年嗎?
回答這個問題並不難。從我國目前的疫情和防疫形勢來看,2021年春節新出現的疫情應該不會比2020年嚴重;一些樂觀估計甚至可以說,不會出現導致全國性或地方性大規模封鎖的疫情。 2021年春節,大部分地區應能像往年一樣正常過春節,沒有疫情。 這是因為,在大流行得到控制後,我國新的疫情很有可能保持局部小規模暴發的局面。 而且,疫情規模越來越小。 因為,在經歷了幾次局部疫情後,我國醫療系統對新型冠狀病毒核酸的日常篩查已經越來越常態化。因此,即使偶爾爆發疫情,也能在第一時間發現並在短時間內得到控制。 如此一來,疫情規模必然有限。
 2021年春節會有疫情嗎 2021年春節疫情會比2020年春節疫情嚴重嗎?
應該不會了,2021年春節應該可以像往年一樣正常過。 極大概率上,疫情在我國會維持大流行被控制後偶爾局地小規模暴發的態勢。 而且,這種暴發規模越來越小。 因為,經過數次局地爆發的考驗,我國醫療系統對新冠病毒核酸的日常篩檢越來越常態化,因而即使偶爾有爆發,也可以在第一時間發現。 這樣,爆發的規模必然有限。 我們不妨簡單回顧一下歷次局地爆發,從黑龍江,到吉林舒蘭,從北京新發地到新疆,從雲南再到廣東深圳以及到這次的青島,疫情發現越來越早,規模越來越小。
到了青島這一次,疫情僅僅限於醫院內感染,根本沒有傳播到醫院外,沒有發生可能會造成疫情擴散的社區傳播。 這樣看來,只要保持目前的防疫策略,各地切實把防疫措施落到實處,疫情不可能再再我國出現大規模暴發,更不會出現去年春節那樣的大流行。 這是因為,疫情從暴發到現在已經10個月,幾乎經歷了整個年度,氣候對疫情的影響基本可以確定: 儘管冬天的寒冷和低空氣溼度的確有助於新冠病毒的活躍和傳播。 但是,病毒傳播更依賴於易感者之間的密切接觸。
像我國目前的情形,傳染源可以說幾乎被完全控制,人們沒有機會接觸到病毒,自然不可能被傳染。 從國外的情形看,社交限制和人體疏離可以很好的遏制疫情。 比如,義大利,當初疫情何等峻猛,兩個月的封鎖一樣把疫情幾乎撲滅;疫情同樣嚴重的西班牙情況也一樣。
只不過,歐洲在沒有完全遏制疫情,人群中仍有病毒傳播的情況下過早開放社會,加上秋冬季節的到來,疫情才發生了比第一波更猛烈的第二波大流行。 綜上,就目前我國疫情的態勢和防疫策略來看,今年冬天,直到春節,我國不會再有大疫情暴發,更不會出現大流行。 因此,春節極大概率可以像往年一樣正常放假。
 氣候對疫情的影響遠小於人群的密切接觸 人們之所以擔心春節再次爆發大規模疫情,主要考慮到進入秋冬季節後寒冷氣候和低空氣溼度更有利於疫情傳播。
但是,疫情從最初爆發到現在已經過去了10個月,幾乎經歷了整個年度,氣候對疫情的影響基本可以確定: 儘管冬天的寒冷和低空氣溼度的確有助於新冠病毒的活躍和傳播。 但是,病毒傳播相當數量傳染源(感染者)的存在,和傳染源與易感者之間的密切接觸。 像我國目前的情形,除了偶有「漏網」的輸入性病例,人群中傳染源可以說幾乎被完全消除,人們即使密切接觸也沒有機會接觸到病毒,自然不可能被傳染。
從國外的情形看,即使人群中仍有疫情,社交限制和人體疏離也可以很好的遏制疫情。 比如,義大利,當初疫情何等峻猛,兩個月的封鎖一樣把疫情幾乎撲滅;疫情同樣嚴重的西班牙情況也一樣。 只不過,歐洲在沒有完全遏制疫情,人群中仍有病毒傳播的情況下過早開放社會,加上秋冬季節的到來,疫情才發生了比第一波更猛烈的第二波大流行。 因此,冬季寒冷氣候並不是疫情爆發的充分條件。 我國疫情的目前態勢和防疫策略保持良好,今年冬天,直到春節,都不大可能再有大疫情暴發,更不會出現大流行。
2021年春節還會封城嗎?
2021年春節會不會象2020年春節一樣,封城和不讓出門,我只能說這種未知的情況很難定論,因為意外和明天誰也不知道哪一個先到,雖然說現在我們中國國內疫情防控工作做得很好。 也可能在國內不會再出現大範圍的第二波疫情,但現在離2021年的春節還有一個月左右,若在這段時間裡我們完全放鬆疫情防控,或者說不再把防疫工作當回事; 那麼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誰也說不準,畢竟現在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還是非常嚴重的,有不少國家而且在進入冬季後已經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