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老百姓在人情世故上看的都比較重,誰家有難處互相幫忙。比如婚禮或者喪葬,你幫他,他也幫你,再有就是禮尚往來。有的人情世故少不了酒席,一方面是捧場,另一方面是喜慶,以前生活條件不好,吃酒席可是很多小孩子比較嚮往的,因為平時吃不到的很多好吃的在酒席上都可以吃到,當然也免不了隨份子,說道隨份子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收入提高,這份子錢也是越來越高,另外一種現象是什麼都要舉辦酒席,而酒席本來是一件喜事,但是如今卻演變成陋習,很多人抹不開面子又不好不去,但去心不甘情不願,而明事理的老人常說這樣的酒席不去也罷,那麼到底啥樣的酒席令人厭呢?
第一買車擺宴席
現在農民生活提高,可支配收入越來越高,而買車一族更是越來越多,在農村如果買個小汽車那當然是一件臉上有面子的事情,這鄰居朋友都會前來看看,雖說現在買汽車不稀罕了,但是在農村實際有汽車的還是少數,買車擺宴席的情況在雲貴川一帶比較流行,就在前幾天筆者還看到一個視頻,小夥剛買了汽車就邀請親朋好友來做客,紅包也是在其手中拿著,這種酒席可能別人並不想去,但這人情關係,不是親戚就是朋友既然下達了邀請就不好意思不去,一旦不去可能對方今後就再聯繫。
第二升學宴
升學宴最早可以說也是在城市最早出現的,近些年在農村也盛行了起來,孩子能考上學那當然是喜事,互相慶祝下也是可以的,但前提是別人是主動來祝賀,這樣才是一種表達心意的做法,而不是主動去邀請別人,而現在小孩子升初中,升高中還有大學都得擺酒席,尤其考上大學,在農村越來越盛行,可能不會體諒別人的感受,別人是否願意參加,但是很多人不管對方願意不願意都會邀請參與孩子的升學宴,去了這紅包還有個要求就是看誰給的多。
第三小孩過生日
這孩子過生日是可以慶祝,但主要都是家庭最親近的關係之內,而現如今,小孩子過個生日大吃大喝,大人也跟著喝的伶仃大醉,這是孩子過生日還是大人聚會呢?可能從來不會孩子感受,當然作為父母來說一個是希望展示自己的人脈二來就是收份子錢,現在農村孩子過生日少則二百多則上千,去了不給那麼看別人給了,主家肯定不高興不待見,可能從此也不願來往,所以又不能不去,去了又不得不給錢。
第四喬遷擺酒席
搬新家在我國確實有個習俗叫做「溫窩」,說的就是搬到新家之後,沒人人氣並且什麼都是冷的,需要親朋好友來吃飯,當然以前都是在家裡吃點便飯,但是現在卻演變成擺酒席,少的可能幾桌多則幾十桌,這樣的情況筆者也參加過多次,去了還必須要隨錢,說實話很多人當然不願去,但也是無奈。
現在人們生活好了,朋友之間找藉口能互相聚聚是好事,可以溝通下感情,但前提是在金錢之下可能就變味了,有些甚至還有擺母豬下仔酒席的,這樣的風氣因為有的是剛興起,可能今後說不定還有什麼想不到的酒席,但是擺酒席的人從來不會考慮別人的感受,一味的想著收錢。
對此大家是怎麼看的,歡迎大家留言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