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53年)

2021-01-09 中國政府網

    1953年

    1月1日 我國開始執行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

    3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公布施行。隨後,開展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普選。

    5月15日 中蘇兩國政府籤訂《關於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政府援助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發展中國國民經濟的協定》,規定蘇聯援助中國新建和改建91個工業項目。加上1950年已確定的50項和1954年增加的15項,共156項,列入「一五」計劃。1955年又商定增加16項,之後再增2項,共174項。後多次調整,確定154項。因156項公布在先,故仍稱「156項工程」。實際施工150項。

    6月15日、19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確定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方針。

    7月1日 新中國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礦——阜新海州露天煤礦建成投產。

    10月16日 中共中央通過《關於實行糧食的計劃收購與計劃供應的決議》。11月15日又作出《關於在全國實行計劃收購油料的決定》。1954年9月,國家進一步決定對棉布和棉花實行計劃收購和計劃供應。

    10月 新中國第一部彩色影片《梁山伯與祝英臺》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完成。

    12月7日-翌年1月26日 全國軍事系統黨的高級幹部會議根據毛澤東的指示,明確提出建設優良的現代化的革命軍隊的軍隊建設總方針總任務。

    12月16日 中共中央通過《關於發展農業生產合作社的決議》。從此,農業生產合作社從試辦階段進入發展階段。到1956年底,加入合作社的農戶達到全國農戶總數的96.3%。

    12月26日 鞍山鋼鐵公司三大工程——大型軋鋼廠、無縫鋼管廠、七號煉鐵爐舉行開工生產典禮。

    12月28日 中共中央批准中央宣傳部制發的《為動員一切力量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鬥爭——關於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學習和宣傳提綱》。《提綱》指出: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黨在這個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並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年底 從1949年5月開始的全國新解放區的剿匪鬥爭基本結束,在大陸範圍內平息了匪患,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

    本年 新中國第一部現代漢語字典《新華字典》出版。

相關焦點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二十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二十一) 2020-11-27 22: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七)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七) 2020-11-13 19: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共和國大事記:1953年
    過渡時期總路線1953年8月25日,毛澤東提出的過渡時期的總路線由《人民日報》正式公布。內容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基本上實現國家工業化和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一五」計劃第一個五年計劃,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從1953年到1957年國民經濟的發展計劃。它是在蘇聯的幫助和指導下,我國制定和實施的第一個國民經濟發展五年計劃。它是1978年改革開放以前5個五年計劃中最成功的一個中長期計劃。 「一五」計劃時期也是改革開放以前中國經濟發展最快、效益最好的時期。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年10月-2019年9月)(1)
    新華社北京9月27日電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年10月-2019年9月)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者按:新中國的成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是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裡程碑,中華民族發展進步從此開啟了新紀元
  •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1953年)
    > (武漢市) 武漢市  廣州市 河南省(開封市)  湖北省(武漢市)  湖南省(長沙市)  江西省(南昌市)  廣東省(廣州市)  廣西省(南寧市)西 南 區 (重慶市) 重慶市 四川省(成都市)  貴州省(貴陽市)  雲南省(昆明市)  西康省(雅安市)  西藏地方(拉薩)  昌都地區(昌都宗) 1.吉林省長春市和松江省哈爾濱市升為直轄市(政務院1953
  • 【1953年】新中國第一個蛇年。可以自由戀愛了·杭州日報
    農曆癸巳年  1953年的農曆大年初一,是公曆2月14日。可惜那個年代的情人們,還不太了解玫瑰花的意義。初一早晨去靈隱寺上香許願,仍和今天一樣是個傳統。  1953年,四月的杭州,市政府批准關於戒毒工作和取締吸毒、戒菸的報告,並決定成立杭州市戒菸辦公室。時至今日,戒菸仍在全國進行,看來這項工作任重而道遠。  1953年,四月的中國,政務院發出《為準備普選進行全國人口調查登記的指示》,我國開展首次人口調查登記。翌年11月1日公布調查結果,全國人口總數為601938035人。至2010年,我國共進行了六次人口普查。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年10月—2019年9月)》出版
    新華社北京10月10日電(記者 史競男)由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寫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年10月—2019年9月)》日前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據介紹,該書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新時代,突出反映黨領導人民探索、開創、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及其重大理論、制度創新成果,全面反映新中國成立70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軍隊和國防、「一國兩制」和祖國統一、外交、黨的建設等方面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
  • 黨史大事記(1950年—1959年)
    黨史大事記(1950年—1959年)  1950年3月3日,政務院作出《關於統一國家財政經濟工作的決定》。  1950年6月6日至9日,中國共產黨七屆三中全會在北京舉行。全會通過的一系列決定,是黨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行動綱領。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年10月-2019年9月)(2)
    經過一年多的試點,1953年2月15日,中共中央將決議草案通過為正式決議。9月29日 周恩來在北京、天津高等學校教師學習會上作《關於知識分子的改造問題》報告。11月30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在學校中進行思想改造和組織清理工作的指示》。知識分子思想改造運動廣泛開展起來,到1952年秋基本結束。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年10月―2009年9月)(上)
    新華社編者按: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與新華社合作,編發《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大事記》由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寫。它全面客觀準確地記述了新中國成立60年來的發展歷程,著重反映了所取得的輝煌成就。
  • 廣西解放70年大事記
    廣西解放70年大事記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黨史研究室編者按: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也是廣西解放70周年。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黨史研究室梳理了70年間廣西發生的大事、要事,編寫了《廣西解放70年大事記》,記述和反映1949年12月至2019年10月間中國共產黨廣西壯族自治區(省)委員會團結帶領廣西各族人民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宏偉徵程中,艱苦探索、銳意進取、砥礪前行,奮力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以及黨的建設的輝煌歷程和發展成就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年10月-1979年10月)[1]
    (原標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年10月-2019年9月)) 編者按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54年)
    1954年    4月26日-7月21日 新中國首次以五大國之一的身份參加討論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和恢復印度支那和平問題的日內瓦會議。會議實現了印度支那的停戰。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國務院、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等組織法;選舉毛澤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朱德為副主席;劉少奇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宋慶齡等13人為副委員長;董必武為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張鼎丞為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決定周恩來為國務院總理;決定設立國防委員會和國防部,任命毛澤東兼任國防委員會主席,彭德懷任國防部部長。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83年)
    1983年    1月2日 中共中央發出《當前農村經濟政策的若干問題》的文件,肯定聯產承包製是在黨的領導下我國農民的偉大創造。    4月5日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總部成立。該辦法自1983年1月1日起實行。1984年9月18日,《國營企業第二步利改稅試行辦法》經國務院批准頒發,從1984年10月1日起試行。    6月4日-22日 全國政協六屆一次會議舉行,選舉鄧穎超為全國政協主席。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60年)
    1960年    1月1日 黃河劉家峽水利樞紐工程勝利截流。    1月20日 中國政府和印度尼西亞政府在北京互換《關於雙重國籍問題的條約》批准書。此前,1955年4月22日,中國政府在萬隆會議上與印度尼西亞政府籤訂了關於避免雙重國籍的條約,但印尼國會遲遲沒有批准該條約。在中國政府的努力下,兩國直至本年1月20日才互換條約批准書,24日雙方同時公布生效。    1月28日 中緬兩國總理籤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緬甸聯邦政府關於兩國邊界問題的協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緬甸聯邦之間的友好和互不侵犯條約》。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年10月-2019年9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年10月-2019年9月)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者按:新中國的成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是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裡程碑,中華民族發展進步從此開啟了新紀元。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75年)
    在報告中,周恩來重申第三屆全國人大提出的發展我國國民經濟的兩步設想,即第一步,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第二步,在本世紀內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使我國國民經濟走在世界前列。張春橋代表中共中央作《關於修改憲法的報告》。代表們討論了上述兩個報告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
  • 新中國外交大事記(1949—1976)
    新中國外交大事記(1949—1976) 2013年12月27日 13:46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12月27日第542期 作者:武雪彬/摘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52年)
    1952年    1月26日 中共中央發出《關於首先在大中城市開展「五反」鬥爭的指示》,要求在全國大中城市,向違法的資本家開展反對行賄、反對偷稅漏稅、反對盜騙國家財產、反對偷工減料和反對盜竊經濟情報的鬥爭。「五反」運動於1952年10月結束。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90年)
    1990年    2月3日 國務院發出《關於切實減輕農民負擔的通知》。    3月9日-12日 中共十三屆六中全會召開,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同人民群眾聯繫的決定》。    3月20日-4月4日 七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召開,通過《關於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等;決定接受鄧小平辭去國家中央軍委主席職務的請求,選舉江澤民為國家中央軍委主席。    4月18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同意上海市加快浦東地區的開發,在浦東實行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某些經濟特區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