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的智慧化一定是巨量的數據餵養出來的。
每一次信息技術的升級,都會給銀行業帶來飛速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2G出來有了網上銀行,3G出來有了手機銀行,4G出來有了數字銀行,5G出來必定會出現智慧銀行,智慧銀行代表著銀行的未來。
談到未來的銀行是什麼樣子,倒不如反問經過電子支付多年衝擊、央行數字貨幣呼之欲出的當下,銀行的未來在哪裡?眾所周知,銀行現在之所以擁有龐大的用戶群,是因為紙質貨幣存放和使用的不便捷性,將大眾與銀行緊緊綁在了一起,人們把紙幣存在銀行既安全又能漲利息,順便還方便買一些理財。央行數字貨幣發行後,貨幣成了一串加密數字,將來人們的金融生活必定會更加線上化,數位化。中國銀行原行長李禮輝在人民網直播中表示:央行數字貨幣可能削弱商業銀行初始的信貸能力和盈利能力。在這種環境之下,商業銀行的未來在哪裡?
Moven銀行創始人布萊特·金在《銀行3.0:移動互聯時代的銀行轉型之道》一書中指出:「未來的銀行不再只是一個地點,而是一種行為。」
隨著科技發展,在現代消費者的認知中,銀行已經逐漸從一個場所的概念,轉化為無處不在的服務,是可以滿足客戶在任何時間和地點需要的銀行服務。真正意義上從「一個地方」成為「一種行為」的轉變。
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如今,科技就是支點,整個現代金融業態正在被「撬起」改變。
2016年起,科藍軟體在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前瞻性對標未來的銀行業態,加碼應用技術方面的探索與研發。2019年,科藍軟體推出銀行業第一家基於雲架構、大數據、人工智慧和生物識別技術體系的智慧銀行,引起業界轟動;同年,業界第一家基於科技驅動O2O服務的網際網路銀行服務體系由科藍軟體推出,其中應用了業界第一例線上線下一體化核心業務系統。
銀行的轉型需要科技賦能,科藍軟體作為金融科技變革的先頭兵,一直急銀行之所急,為銀行之所為。
未來的銀行會是什麼樣子
資本主導市場,銀行是離貨幣最近的地方,本應該是銀行主導市場的發展,而現在卻是市場在倒逼銀行變革,這不能不說是一件傷感的事情。
未來,銀行將從一個金融場所變成一個無處不在為人們營造生活場景的智能助手。
在未來的某一天,三十五歲的小藍在一家企業做中層管理,年收入300K。小藍妻子在一所學校做老師,年收入200K。他們愛好看電影和研究一些智能穿戴設備,他們有一個女兒5歲,即將上小學,小藍父母已退休……這是銀行智能客服(以下簡稱虛擬管家)掌握的數據。
周五早晨,虛擬管家第一時間將氣象信息以及小藍所購買的股票、基金信息發到他手機之上,還附有一份昨日股票漲跌的分析報告。早餐的時候,虛擬管家已篩選出小藍經常關注的全球財經新聞。工作午休間歇,虛擬管家會為小藍推送一些適合小藍女兒的教育資訊,以及比較適合女兒的健康險、最新發布的智能穿戴設備。下班後,虛擬管家會給小藍推送一些周末新上映的電影、美食和兒童樂園,並將最合理的路線發送給小藍。
同時虛擬管家也可以根據自己掌握的數據,定期給小藍父母推出一些適合老人的旅遊信息,根據老人支付的最新數據,推薦適合他們家庭的出遊產品,及時為老人預訂機票和酒店等服務。
總之,未來的銀行可以和交通、醫療、教育、零售等關聯生活的任何行業、任何方面相連接,回收數據的同時也在產生數據,當數據積累到一定量之後,銀行會比客戶更了解客戶,比客戶更明白客戶需求。
在可預見的未來,法定數字貨幣發行直接削弱了商業銀行的各種能力,商業銀行對客戶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誰能夠獲得更多的客戶誰就能夠有更美好的未來,而真正能留住客戶的銀行,一定是最了解客戶的,最被客戶信任的。未來的銀行一定是要通過對數據的挖掘,深入到個體,提供個性化服務和精準產品,成為客戶的貼身財務管家。
未來的銀行會用到哪些新技術
大家都有一種共識:2020年,中國最高層提出新戰略——新基建,以5G、雲計算、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慧、音視頻、生物識別、遠程認證等先進技術支撐的數位化網際網路服務必將呈現爆發之勢,以數據和物聯網主導的智能時代即將到來。
談到未來的銀行需要依託哪些技術建設之前,我們需要知道未來銀行的建設方向。浙江稠州銀行行長趙海華說:未來銀行將是智慧化的數字銀行。
智慧化銀行不僅僅體現為更快、更便利,更重要的是拓展了銀行服務空間維度的延伸和服務應用場景的全息式,最終形成銀行服務無處不在的輕型化格局。
目前智能銀行的應用場景主要包括用戶識別、刷臉支付、智慧網點、智能客服和智能風控等,主要是生物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大數據等的廣泛應用。未來的銀行智能化服務將藉助於5G、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技術,使得銀行形成全息式、全景化、遠程動感和情景形態的服務。
在談到技術之間的關係之前,我們需要知道大數據和雲計算之間的區別:大數據說的是一種移動網際網路和物聯網背景下的應用場景,各種應用產生的巨量數據,需要處理和分析,挖掘有價值的信息;雲計算說的是一種技術解決方案,就是利用這種技術可以解決計算、存儲、資料庫等一系列IT基礎設施的按需構建的需求,兩者並不是同一個層面的東西,但都是收集處理數據的平臺。
總的來說,5G是一條高速信息公路,可以支撐數以億計的數據飛速運轉。在這條高速公路上,銀行通過物聯網、大數據和雲計算收回來有價值的數據,然後拿這些數據去餵養人工智慧連接的銀行那位虛擬管家,讓虛擬管家比客戶更了解客戶,為客戶提供更精準的服務和更適合客戶的產品。
總而言之,銀行的智慧化一定是巨量的數據餵養出來的!
曾經中國基建下的公路、橋梁、鐵路、港口、機場是從空間的角度解決人與人之間的協作問題,將人們的協作時間由原來的周,月變成現在的日,時。而新基建下的5G、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是從網際網路的角度解決人與人之間的協作問題,將現在協作時間的日,時變成未來的分,秒。
高效的協作,意味著高效率。資本主導市場,金融服務效率的提升會導致市場更加活躍,未來的銀行要為人們解決的其實也是高效協作的問題。
科藍軟體對新技術應用的探索與實踐
自科藍軟體1999年創立至今,一直踐行基於數位化,打造銀行智慧體系與服務,讓銀行從一個「物理的地方」,變成一種「永遠在線的服務」。以下是科藍軟體近幾年所研發的智慧銀行組件,並且已有大量的應用案例。
eID網絡認證相當於未來銀行的眼睛,通過一個小小的攝像頭識別客戶。
搭建直銷銀行、手機銀行、微信銀行等渠道銀行,幫助銀行從線下轉到線上,留住客戶的同時,為虛擬管家提供數據。
開放銀行相當於未來銀行的銷售,開放銀行可以幫助銀行將網點鋪遍全網,藉助第三方把銀行服務和產品送到客戶面前,為銀行輸送客戶的同時,抓取客戶在第三方平臺的數據。
搭建數據治理與數據管控平臺,對各渠道匯集的數據進行處理,把有價值的數據輸送給物聯網和人工智慧連接的虛擬管家。
電子證據保全系統的作用相當於一個「網絡法院」,可以改變業務流程,建立信任關係,根據數據證據快速解決線上服務過程中產生的各種糾紛,為數位化銀行服務的公務保駕護航。
搭建中臺體系,提升金融服務效率、加強金融風險防控。
搭建分布式架構核心系統,應對高並發問題。
經過多年的研發與實踐,科藍軟體已經在智慧化銀行的建設中取得了階段性成就。未來,科藍軟體將緊隨科技的進步攜手銀行搭建更貼近生活的金融服務場景,給大眾的金融生活帶來更加智慧化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