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今天5月13,農諺:大旱不過五月十三,五月十三下雨好嗎
進入農曆五月之後,天氣變化實在是太快了,氣溫驟然的上升,高溫天氣頻發,在民間有很多關於五月的農諺,其中有一句大家所熟知的「大旱不過五月十三」,這乾旱的天氣跟五月十三有啥關係呢?其實關於五月十三,民間是有典故出處的。因為按照民間的說法,今天是;關老爺磨刀的日子。所以多地都會出現下雨,這是為啥呢?
傳說關羽後來被封為正神,有一天發現凡間乾旱異常,關羽經歷打探之後才得知,原來有一條惡龍在作怪,惡龍把大地上的水都給吸走了,這自然就形成了乾旱。關羽嫉惡如仇對於惡龍這樣的所作所為,自然是不能放手不管的。就令周倉取來自己久不使用的青龍偃月刀,就開始磨刀霍霍準備斬殺惡龍。關羽磨刀期間的磨刀水灑落到人家,就化成了細雨,滋潤著乾旱的大地。
關羽將惡龍斬殺之後,惡龍也把肚子裡吸納的水都給吐出來了,大地又恢復了生機,所以民間傳說在五月十三這一天,是關老爺磨刀的日子,所以不論天氣如何的乾旱,在五月十三到來的時候,總歸是會下雨的。雖然我國地大物博,但綜合來講,在五月十三這一天,還真的會出現大面積的降水。所以也就有了農諺:大旱不過五月十三的說法,這也是過去多年的經驗積累而來,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五月十三下雨究竟好不好呢?農村有句老話叫做:不怕五月十三漫,就怕五月十三斷,寓意是五月十三下雨是極好的事情,而且誇張的比喻為下多大也沒事,所以叫做不怕五月十三漫,下雨最好,就怕不下雨,出現下雨間斷的現象,其實這句農諺也帶有很強的地域性,像五月十三北方地區,在此期間,小麥已經收穫完畢,玉米正值生長之際,此時出現頗豐的降雨,對於玉米的生長是極為有益的一件事。但對於南方原本降雨頻發的地區,五月十三就不怎麼想要下雨,如果出現連續的下大雨,還會引發洪澇災害,所以說這句老話也是具有很強地域性的。
根據這兩天的天氣預備,很多地區都將迎來降雨,有的地區甚至會出現大到暴雨,所以說有的時候農諺也是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這也是農村在過去缺少科技的天氣預報年代,都是通過一些農諺、俗語來判斷天氣的走勢,雖然說並不會百分百的準確,但也具有一定的價值,也被叫做:十句農諺九句真,對於五月十三下雨,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