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首個寒冷預警已發出,全境「已秋」的廣東距離冬天「並不遙遠」,冷空氣已「補貨」
金羊網 作者:梁懌韜 2020-12-02
受冷空氣影響,廣東各地氣溫仍會小幅下降,廣州市區本周末最低氣溫可能只有11℃。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梁懌韜
廣東終於要和2020年夏天說再見了。根據中央氣象臺統計,截至12月1日廣東已全境達到氣象學的「入秋」標準,在下半年最強冷空氣影響下有的地方與「入冬」邊緣相距不遠。在珠三角各市普遍將11月下旬「官宣」為「入秋」日子時,廣州卻將10月18日「官宣」為入秋日。對於為何有「提早入秋」的數據,廣州市氣象部門12月2日作進一步說明。受冷空氣影響,廣東各地氣溫仍會小幅下降,廣州市區本周末最低氣溫可能只有11℃。
廣東全境「已秋」距離冬季「並不遙遠」,全省下半年首個寒冷預警信號已發出
根據中央氣象臺對全國季節分布的統計,截至12月1日廣東全境皆達到氣象學的「入秋」標準。同截至12月1日,冬季線已自我國北面過境,一路南壓至雲南北部-貴州南部-廣西北部-湖南南部-江西北部-安徽南部-浙江北部-江蘇南部等地。目前我國僅海南島西南部、臺灣島西南部,及南海諸島等地,仍處於夏季狀態。
細看季節界線圖,廣東北部的連州距離湖南南部的秋冬季分界線「並不遙遠」。在12月2日16時38分,連山發出2020年下半年來廣東第一個寒冷黃色預警信號。截至12月2日18時20分,廣東已有13處地方發出寒冷黃色預警。
各地「入秋」時間偏遲廣州卻「偏早」,原來和氣象站變換有關
廣東省氣象臺統計,今年11月全省平均氣溫21.4℃,較歷史同期偏高2.1℃,與歷史同期相比是最暖的11月。受此影響,廣東省多地特別是珠三角地區,迎來相比常年更晚甚至最晚的入秋日期。如深圳宣布的「入秋」日期為11月27日,成為該市「歷史最晚的秋天」;珠海和東莞也將11月27日「官宣」為2020年的「入秋日」。
佛山則宣布該市在11月23日「入秋」,不僅比常年「入秋」日期10月28日晚,也比2019年「入秋日」11月19日要晚。
相比兄弟城市,廣州市氣象部門在11月30日「官宣」的「入秋日」,卻讓人有些意外---廣州已經在10月18日「入秋」,這一數據比珠三角其他兄弟城市都要早。
為何廣州2020年「入秋早」?廣州市氣象局氣候中心12月2日表示,2011年起代表廣州的國家級氣象站已由天河五山搬至黃埔蘿崗。由於地理位置和觀測環境有差異,黃埔站的氣溫比五山站明顯偏低,近10年來兩站年平均氣溫相差近1℃,為保持與歷史序列的一致性,市氣象部門前幾年仍沿用五山站的數據進行廣州的季節劃分。然而近兩年五山站觀測環境遭到破壞,受周邊建築物遮擋測得的最高氣溫明顯偏低,年高溫日數甚至少於黃埔站,市氣象部門決定2020年起改用黃埔站數據進行廣州季節劃分。
根據《氣候季節劃分》(QX/T152-2012),當常年5日滑動平均氣溫序列連續5天小於22℃,則以其所對應的常年氣溫序列中第一個小於22℃的日期作為秋季起始日。10月18日,黃埔站達到此「入秋」標準,但由於「入秋」時間較廣州常年「入秋」日期11月9日偏早了15天以上,還需進行「入秋」時間的二次判斷。
二次判斷需要尋找第二次滿足入秋標準的過程,兩次過程之間若滿足季節指標的累計天數大於或等於不滿足的天數,則以第一次過程的起始日作為入季時間,否則以第二次過程的起始日作為入季時間。
11月10日,黃埔站出現了第二次滿足「入秋」指標的過程,而10月18日至11月10日之間,有12天日平均氣溫<22℃,11天日平均氣溫≥22℃,即滿足季節指標的累計天數大於不滿足的天數,因此仍以第一次過程起始日10月18日作為廣州2020年的「入秋」時間。
弱冷空氣補充廣東氣溫小幅下降,廣州市區周六最低氣溫預計下探至11℃
廣東省氣象臺預計,12月3日白天將有弱冷空氣補充進入廣東,廣東將有氣溫小幅下降的過程。預計12月4日至5日粵北、肇慶、雲浮、珠三角北部市縣的最低氣溫可達6℃至10℃,南部沿海市縣13℃至16℃,其餘市縣11℃至13℃。廣州市氣象臺預計,12月3日至12月5日,廣州維持多雲間晴或晴間多雲天氣,其中12月5日星期六市區的最低氣溫預計將下探至11℃,12月3日至5日的市區最高氣溫分別為21℃、20℃、23℃。
編輯: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