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針對嚴峻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國家相關部委連續發文,三令五申嚴控野生動物交易,明確嚴禁一切禁止一切形式的野生動物交易,尤其是竹鼠和獾等。南都記者在廣州白雲區江村農貿批發市場依然見到有人偷偷在出售竹鼠、山雞、蛇等野生動物以及貓。
黑暗帳篷內隱藏野生動物
新型冠狀病毒來自哪裡、中間宿主是誰?是如何感染到人的?目前依然還是一個謎,但各種線索指向了從蝙蝠到野生動物到人的大概傳播路線。因此野生動物交易,尤其是非法野生動物交易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
1月29日下午,南都記者根據環保志願者提供的線索來到廣州白雲區江村農貿批發市場。記者發現,市場大門口有保安在值守,要求進入市場的市民必須戴上口罩,門口也擺放著防疫的相關要求。看上去一副嚴陣以待的架勢。
南都記者一個一個檔口走訪觀察,表面上看並沒有發現異樣。在反覆巡查時,靠近河湧的一處位置發現了幾個用雨布全部遮蔽的檔口,裡面持續傳出貓叫聲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長期致力於野生動物保護的本土公益組織——首善志願者中心的志願者「善待」表示,該市場的野生動物經營者此前除了經營各類野生動物之外,還非法經營貓狗,一些寵物貓狗也都在這裡作為食材被交易,持續的貓叫聲,很可能就是「窩點」所在。
南都記者觀察發現,傳來貓叫聲的位置是三個並排的「帳篷」,其中兩個完全封閉,靠近馬路的這一個帳篷只有朝向檔主的一側才開著「門」,從遠處斜看,黑漆漆的什麼也看不清。
隨後,南都記者從檔口背面繞過,直接進入到檔口內,來到傳出貓叫聲的「帳篷」檔口,發現檔口門口被堆起來的雞籠和雞擋住,裡面則是幾個鐵籠,裡面關著一隻野雞、兩隻竹鼠以及一隻還是兩隻貓。其它的因為光線黑暗而無法看清。
一開始詢問無人認領
記者發現黑暗帳篷內的「秘密」後,向旁邊的檔主打聽情況,旁邊兩個檔口的人都不回應,甚至直接走開。也有人主動詢問記者要什麼,但是一聽說是要竹鼠的,就不再搭話。
南都記者離開一段時間,喬裝打扮之後再次返回。徑直來到該檔口點名要買裡面的野味,臨近帳篷的兩個檔口的多名檔主依然沒有人接話。
記者觀察發現,這幾個檔口從表面上看是一個經營活雞的檔口。在第三個檔口位置(隔了六個帳篷),一名男子正在將一籠籠的活雞搬上摩託車,準備運走。
在記者表示要野味期間,該男子一直在旁邊表現得很「忙碌」,但不急於離開。待記者走到他跟前時,他主動問起:「要什麼?」
「竹鼠是你的嗎?」
「不是,那是別人養的。」擺賣野雞、竹鼠等野生動物的帳篷似乎成了無主檔口。
賣家現身
直言「野味」另存它處
記者表達了想買山雞和蛇之後,才談上了「生意」。此時,檔口內另外一名一直沒有說話的年長男子也開始接話。
「山雞有一個啊。」
「那拿給我吧。」南都記者回應。
正在忙碌裝雞的男子立刻停下手裡的活計,從檔口後面離開,記者跟隨卻立即被制止:「哎哎你在這,他拿過來、他拿過來。」
該男子去取貨的地方,正是無人認領的野味檔口。該男子把野雞拿出來之後開始勸記者,「買只竹鼠啦。」
「竹鼠怎麼賣?」
「80一斤,這個山雞很瘦。」
「那個(竹鼠)也就兩斤多,這個山雞太瘦了,你殺了吃了的話沒肉的……我和你說實話。」這男子為了讓記者買竹鼠,一個勁說這個山雞不好。
見記者沒有回應,又開始勸記者買蛇:「算你80塊錢一斤。」
而在帳篷內,記者見到並未有蛇擺出來,「一條多重?」
「看你要多重的……沒在這裡,你要的話我就給你去拿……在那邊的房子裡面。」男子壓低聲調表示。
此時,之前那位年長男子也開始詢問記者。「要什麼蛇?」
「水律蛇野生的還是養的?養的80一斤,野生的150塊錢一斤。」
「你搞只竹鼠去吃啦。」蛇的買賣還沒談成,對方又開始慫恿記者買竹鼠……最終記者藉故離開。
志願者:
該市場非法買野味最「頑固」
「善待」對南都記者表示,江村農貿批發市場是廣州非法出售野生動物最「頑固」的地方,最近幾年來,他們屢次舉報,甚至採取極端行動,但這個「堡壘」就是拔不掉。
記者留意到,該檔口所擺賣的山雞、竹鼠等都是被國家列入允許經營的野生動物的範圍。對此,「善待」也表示,他們正是抓住了這一允許經營名錄,而打擦邊球,實際上他們都是野生的和養殖的混合賣,進貨渠道來源也非常複雜,而這幾家檔口也根本就沒有野生動物的經營許可證。
「跟蹤觀察了他們好幾年,他們都是在檔口擺一點點做展示,但是長期觀察就會發現,它整天在賣,檔口裡面總是有東西在展示。因為倉庫是在其它地方,我們的線人和他們買東西,建立信任之後什麼都能買得到,包括國家保護動物,他們都能給你搞來。」
「善待」說,他們持續向市場管理方、向相關部門舉報,但完全沒有效果。「我們後來就發動志願者把他們給圍起來了,直接在現場抗議。後來市場方面怕了,就和我們一起做宣傳,我們覺得有成果了還挺高興的,後來我們行動結束了,志願者走了之後他們又繼續賣。檔主也一直就是那幾個人。」善待表示,現在疫情這麼嚴峻的情況下,這些人依然頂風作案,而且根據他們的掌握的情況,倉庫就隱藏在附近的某處民宅中,給人民的生命安全帶來巨大風險。
養殖的野生動物仍是野生動物
同樣可能攜帶病菌
經營野生動物的商家經常故意混淆概念,表示人工繁殖飼養的野生動物不屬於野生動物,不少市民從「野生動物」的字面上理解信以為真。
事實上。所有非經人工飼養而生活於自然環境下的各種動物都屬於野生動物,儘管人們經過研究,掌握了對某種動物的繁育技術,但這個物種只要沒產生進化變異依然屬於野生動物。因此,野生動物是相對家禽家畜而言,不是說同一個物種在野外生存的就是野生動物,人工繁殖的就不是野生動物。
國家林業部門曾公布了梅花鹿、非洲鴕鳥、果子狸、山雞、竹鼠等54種人工馴養繁殖技術成熟、可商業性馴養繁殖和經營利用的陸生野生動物的名單。但國家林業部門相關負責人在發布名單時特別強調,不少野生動物往往會帶有病菌病毒,因此,加強衛生防疫管理是野生動物馴養繁殖利用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列入《商業性經營利用馴養繁殖技術成熟的陸生野生動物名單》的物種,僅表明該物種從馴養繁育技術的角度和野生動物保護的角度已具備商業性馴養繁殖利用的條件,並不表明該物種沒有攜帶病菌病毒。
1月26日國家已要求
疫情期間禁止一切野生動物交易
連日來,針對嚴峻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國家相關部委連續發文,三令五申嚴控野生動物交易。1月26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農業農村部、國家林草局聯合發文,明確要求,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解除期間,禁止一切形式的野生動物交易,包括54種此前允許經營的野生動物在內。
2020年1月21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農業農村部、國家林草局三部委發布《關於加強野生動物市場監管 積極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中明確:「各地林草、農業農村和市場監管部門要依照《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定和職責分工,突出飼養、繁育、運輸、出售、購買等環節,加強檢驗檢疫力度,對竹鼠、獾等可能攜帶新型冠狀病毒的野生動物,在其飼養繁育場所實施封控隔離,嚴禁對外擴散,禁止轉運販賣。」「各地要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優化需要重點監管的環節和場所。」
2020年1月26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農業農村部、國家林草局《關於禁止野生動物交易的公告》要求:為嚴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斷可能的傳染源和傳播途徑,市場監管總局、農業農村部、國家林草局決定,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至全國疫情解除期間,禁止野生動物交易活動。
一、各地飼養繁育野生動物場所實施隔離,嚴禁野生動物對外擴散和轉運販賣。
二、各地農(集)貿市場、超市、餐飲單位、電商平臺等經營場所,嚴禁任何形式的野生動物交易活動。
三、社會各界發現違法違規交易野生動物的,可通過12315熱線或平臺舉報。
四、各地各相關部門要加強檢查,發現有違反本公告規定的,要依法依規嚴肅查處,對經營者、經營場所分別予以停業整頓、查封,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機關。
五、消費者要充分認識食用野生動物的健康風險,遠離「野味」,健康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