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曾清貧難做人,不經打擊老天真,自古英雄出煉獄,從來富貴入凡塵。」這是南懷瑾大師給世人留下的勸世良言。
人世間只有掉以輕心的失敗,從來沒有不經磨難的成功。所以當人生經歷挫折的時候,千萬不要灰心喪氣。
人生最可怕的事情,並不是總會遭遇失敗,而是失敗之後變得心灰意冷,喪失了進取之心。逃避和退縮,才是導致我們一事無成的原因。
周易秘密:一個人飛黃騰達前,會受3大苦,熬過去就會時來運轉
志向未立的迷茫
這個世界上,最可悲的事情,並不是我們做事時,總會因為各種原因而導致失敗。一個人能夠屢敗屢戰,至少說明他有奮鬥的目標,有努力的方向,而且一直在向著目標前進。
人生最怕的其實是一個人胸無大志,不思進取的人生態度。這種人找不到人生的方向,最終將會變得碌碌無為甚至迷茫終老,這才是人生最可悲的地方。
其實,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都會經歷一段迷茫期,這都是屬於正常的現象。人生從單純到成熟,從稚嫩到老練,都需要經歷一個過程。
挫折時的灰心
大教育家培根說過:「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動搖,動搖生失敗。」
遇到挫折的確讓人痛苦,會讓人懷疑自己的能力,會讓人恐懼對手的強大,這是每個人都曾經歷過的一個坎。
面對困難和挫折,如果邁不過去很可能意志消沉,如果熬過去才能讓自己脫胎換骨。
古人說:「容一番橫逆,增一番器度。」把困難熬過去,人生就還有機會。
利益的誘惑
很多人在成功之後,依然會面臨一種考驗,其實就是利益的誘惑。這種利益,並不一定都是金錢財富,但一定是自己心中所好的事物,或者是有利可圖的事情。
這些東西看起來很美好,但是其中隱藏著巨大的風險和危機。有句俗話叫做:「陰溝裡翻船。」很多人連大風大浪都挺過來了,最終卻跌倒在陰溝裡,往往就是因為沒有經得起誘惑,吃了大虧。
悟透易經,讓你找到徵服坎坷的方法
《易經》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一部經典著作,它包羅萬象,世間一切哲理,都可以從中找到源頭。
過去有許多人認為《易經》是一本算命的書,後來人們才逐漸發現,易經把人世間的各種道理,講述得十分透徹,讀懂易經,就相當於讀懂了人生,在生活的過程中,也就不再迷茫。
孔子、老子同生於春秋末期,都有共同的愛好——尊崇《易經》。
不僅是孔子,在1990年11月26日,北京友誼醫院裡面,一位奄奄一息的老人在囑咐完遺囑之後,他旁邊的學生詢問是否還有什麼要留下的。
這位老人想了一會,只留下了一句遺言:「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易經》。"這位老人就是被譽為現代新儒家的馮友蘭先生。
現在也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研究易經,因為它可以把它的智慧應用到我們生活的各處,所以我們不妨多多研究一下。
《易經》由於成書時間較早,書中內容晦澀難懂,現在很多人看不懂,所以我為大家推薦這本《圖解易經》,以便於大家閱讀。
本書除了帶有白話文的相關註解外,還圖文配合,利用三百餘幅精美古代易圖幫助讀者理解《易經》思想。另外,本書還將難字、生僻字讀音一一標註,使讀者閱讀起來順暢無礙。
本書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全面系統,是您全方位了解中華文化的好機會。
這本《圖解易經》僅需99元,想要購買的用戶直接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