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一個新冠肆虐的特殊年份,這一年物理學取得了什麼成就?

2021-01-08 科技領航人

到現在為止,您可能曾經聽過許多隔離天才故事:逃離瘟疫的艾薩克·牛頓(Isaac Newton),艾薩克·牛頓逃離了瘟疫,徹底改變了數學,重塑了物理學。在像2020年這樣全球飽受新冠肆虐的年份,自然希望有一些像牛頓這樣偉大發現。也許另一個神童的想法被給予時間和空間來孕育, 誰知道奇蹟等待著什麼。

我們之間的鬱悶可能會指出,這種相似之處只能走這麼遠。在牛頓時代,人類的物理學並沒有像現在走得如此深遠,一棵蘋果樹能誕生一個偉大的發現。

但更重要的是,自那時以來,科學本身已經發生了徹底的變化。直到大約一個世紀前,一個孤獨的思想家才有可能引發一場全面的思想振蕩。現在,最大的問題——即使是理論問題——往往只在全球學者團隊的協作研究下才讓位。

仍然令人驚訝的是,在今年,兩個這樣的團隊在思想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這些思想可能引發物理學的下一場革命。這些研究人員解決了理論物理學中最誘人和最頑強的問題:史蒂芬·霍金的黑洞信息悖論。正如牛頓最終表明,作用在蘋果上的引力與將月球固定在軌道上的力一樣,這些科學家夢想著將愛因斯坦關於引力的思想與量子力學的粒子和場域結合起來。儘管這個目標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實現,但牛頓還花了20年的時間出版了他的傑作《原理》。希望在這一大流行年份播下的知識分子種子——信息和糾纏、蟲洞和全息圖的交融——有一天會取得傑出的成果,這並不瘋狂。

黑洞信息悖論的研究進展

這是黑洞信息悖論的一個非常簡短的版本:東西掉進了黑洞。隨著時間的流逝,很長一段時間,黑洞「蒸發」了。這些東西怎麼了?根據引力法則,它消失了,其信息永遠消失了。但是根據量子力學的規則,信息永遠不會丟失。因此,自相矛盾。今年,一系列環法自行車賽的計算表明,信息必須以某種方式逃逸,即使它如何做到仍然是個謎。喬治·穆瑟(George Musser)在史詩著作的編年史中寫道:「黑洞理論不再包含使其自相矛盾的邏輯矛盾。」但是,即使對於物理學家本身,仍然有很多困惑。穆瑟寫道:「就黑洞的意義而言,這最多只是開始。」

物理學家創造室溫超導體

懸浮的火車,無損的動力傳輸,完美的儲能:室溫超導的承諾已經實現了許多空想。 紐約羅徹斯特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報告說,他們基於氫原子的晶格創建了一種材料,該材料顯示出在高達約15攝氏度(59華氏度)的超導性證據—大約是一個稍微冷點房間的溫度。 唯一的問題:只有在將材料壓在金剛石砧內至接近地球核心壓力的情況下,它才起作用。

時間之謎的新答案

向一般理論物理學家詢問時間的本質,他們可能會說時間的流逝只是一種幻想。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一般理論,空間的三個維度與時間的一個維度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塊狀宇宙」,其中涵蓋了整個過去、現在和未來。愛因斯坦在去世前幾周於1955年寫道:「對於我們相信物理學家的人來說,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的區別只是頑固而持久的幻想。」然而,關於時間和機會的新觀念(源於關於數學的舊觀念)可能為我們提供了擺脫塊狀宇宙監獄的出路。

天文學家發現快速無線電爆炸的根源

耀眼的宇宙頻閃結束了持久的天文學之謎。自從2007年首次發現以來,快速無線電爆發——持續僅幾毫秒的遙遠無線電波的閃爍——一直沒有得到解釋。或者,天文學家想出了太多理論來解釋什麼,在很短的時間內可以看到宇宙中最強大的無線電源。但是在四月的一個安靜的早晨,一位天文學家說:一陣爆裂"像聖誕樹一樣照亮了我們的望遠鏡"。這使研究人員可以將其源追溯到這是由天空中某個天體發出的X射線。天文學家得出的結論是,這種現象的背後是一個被磁化的高磁化中子星。

這使得研究人員能夠追蹤到其來源,追溯到一個物體拍攝出X射線的一部分。天文學家的結論是,一顆稱為磁力的高磁化中子星是這種現象的幕後黑手。

一陣天文學家說,一陣爆炸「像聖誕樹一樣照亮了我們的望遠鏡。」這使研究人員可以將其源追溯到天空中某個物體發出X射線的部分。天文學家得出的結論是,這種現象的背後是一個被磁化的高磁化中子星。

第三種粒子的確鑿證據

宇宙分為兩種粒子:玻色子或費米子、力載體或物質斑點。但是,如果您創建一個玩具宇宙,一個只有兩個空間維度而不是我們熟悉的三個空間維度,粒子行為的規則就會改變。在這個2D宇宙中,拓撲規則允許存在第三種粒子:任意子。最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預測到了任意子,但是直到今年,實驗才能夠最終確定它們的存在。

廣域磁場可以解決宇宙之謎

目前,宇宙學中最大的難題與哈勃常數有關,後者是宇宙膨脹速度的量度。早期宇宙的數據預測了一個值,現代宇宙的數據預示著另一個有關宇宙膨脹速度的值。是什麼導致這種差異? 宇宙學家的想法沒有盡頭,但是一個被忽視的選擇是,在宇宙誕生之初就有可能存在磁場。當天文學家發現宇宙中最大的已知磁場時,出現了支持該假說的關鍵證據——1000萬光年的磁化空間滲透到星系團之間的空隙中。如果不是大爆炸本身,它可能從哪裡來?

相關焦點

  • 新冠病毒肆虐於2020年庚子年,歷史上的庚子年都發生了什麼呢?
    新冠病毒肆虐於2020年庚子年,歷史上的庚子年都發生了什麼呢?庚子年60年一輪迴,從歷史上看,庚子年的確不是太平年:1.2020年庚子年:新型冠狀病毒全球爆發;2.1960年庚子年:三年自然災害1959、1960、1961三年被稱為「三年自然災害時期」,智利9.5級大地震,死亡14萬人左右,美國介入越南戰爭;3.1900年庚子年:八國聯軍進犯北京,印度大饑荒,歐洲罷工潮;4.1840年庚子年:中國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
  • 國際媒體盤點中國成就:2020 中國這不平凡的一年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2020:中國這不平凡的一年(國際論道)2020年5月5日,乘坐動車到達江西南昌站的旅客有序出站。張學東攝(新華社發)歲末年初,世界各大媒體都開始了年終盤點。過去一年中,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經濟遭受嚴重衝擊,國際多邊體系面臨嚴峻挑戰。過去一年中,中國的亮眼表現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 2020年全球至少133位名人明星因新冠去世,名單曝光最年輕者29歲
    12月29日,媒體報導著名鋼琴家傅聰因新冠去世,享年86歲,這是新冠肆虐以來又一位因之去世的名人。回顧2020年這一年,因新冠離開這個世界的名人、明星很多,尤其是在3,4月份,因為歐美疫情控制不夠理想,在那兩個月因疫情去世的歐美名人、明星數量呈井噴狀,這個數字到了6、7、8月份有所回落,然而到了冬季,這一數字又有所上升。
  • 一個特殊的年份 2020年手機圈五大關鍵詞回顧
    2020是個相當特殊的年份,可能不少朋友都會覺得今年似乎是從上半年直接跨越到了年底,中間的一大段時間就像是一閃而過,溜走得比以往還要更快一些。關鍵詞——高刷這又算是一個我們只猜對了一半的熱點,因為在我們的預期中,2020本該是手機屏幕素質包括解析度、色準、刷新率等在內全面進步的一年,但可能是出於續航和成本等各方面因素的綜合考慮,除了OPPO Find X2系列和一加8 Pro以外,國產手機似乎還是將更多重點放在了用戶感知更明顯一些的高刷新率方面。
  • 不止新冠 | 塑造2020年的科學大事件
    火星任務、破紀錄的野火和室溫超導體都是今年最熱門的非新冠病毒的故事。儘管今年最受關注的是一個災難性事件——新冠病毒大流行,但從大膽的太空任務到室溫超導體,在科學和研究方面還有許多其他有報導價值的進展。
  • 關於輝瑞和BioNTech新冠疫苗的八個問題|新冠疫苗|疫苗|輝瑞|新冠|...
    新冠肆虐的當下,一條好消息在昨天晚間刷屏。當地時間11月9日,美國輝瑞公司宣布其與德國BioNTech聯合研製的疫苗對抗新冠病毒效果超過90%,引起了公眾和市場的巨大波動。BioNTech執行長Ugur Sahin表示,有效性超過90%「非同尋常」,此前預計第一批疫苗的有效性在60%到70%之間,而FDA要求的有效率是50%。
  • 中國駐埃及大使廖力強:2020年是中埃兩國書寫新輝煌的一年
    中國駐埃及大使廖力強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陸雋弘、米春澤):即將過去的2020年,對於中國與埃及來說也是一個不同尋常的年份。中國駐埃及大使廖力強近日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駐埃及記者採訪時表示,回顧這一年,經過攜手抗疫的洗禮,中埃兩國關係的基礎更加牢固,兩國的合作更加廣泛,兩國的友好關係更加深入。
  • 不止新冠,這些科學大事件改變了2020年
    儘管今年最受關注的是一個災難性事件——新冠病毒大流行,但從大膽的太空任務到室溫超導體,在科學和研究方面還有許多其他有報導價值的進展。目的地:火星 來源:Joe Skipper/Reuters這是對太空探索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2020年7月啟動了三次火星探測任務,當時地球和火星之間的位置排列使向這顆紅色星球發射太空飛行器變得更有效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首次執行星際任務,「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將繞火星飛行並研究火星氣候。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布,三位獲獎者與黑洞有關
    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首先向因新冠疫情而無法現場報導的媒體表示歉意,並解釋這一延遲是因為與獲獎者聯繫。隨後他公布了獲獎者名單及主要成就。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新聞公報中說,彭羅斯使用巧妙的數學方法證明黑洞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直接結果。他證明了黑洞確實可以形成,並對其進行了詳細描述。他的開創性論文被認為是愛因斯坦之後對廣義相對論的最重要貢獻。
  • 2020年的開啟方式,註定這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
    2020年的開啟方式,註定這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時也、運也、命也,非吾之所能也。明天和意外,你永遠不知道哪個會先來,所以去做你想做的事,去愛你想愛的人。感恩所有,珍惜現在。2020年這個開篇是不是有點太殘酷了,難道這是因為人類對地球的貪婪索取而帶來了的一系列懲罰?
  • 魔幻的2020,這一年,不容易
    2020年是庚子年,是多災多難註定不平凡的一年。 這一年新冠疫情奪去了太多人的生命,這一年,我們也失去了兩位體壇球星。 距離2020年結束只剩兩天,或許因為這一年大事太多,很多你已經慢慢遺忘了,接下來我們沿著時間軸,看看全人類是如何渡過這艱難的一年。
  • 感恩2020 你一定要記住這一年!
    年與時馳,一年將盡。 這一年,你過得好嗎? 還記得2020年初許下的心願嗎? 回顧2020, 致敬我們一起拼搏的這一年!
  • 2020:中國這不平凡的一年(國際論道)
    來源:海外網2020年5月5日,乘坐動車到達江西南昌站的旅客有序出站。張學東攝(新華社發)歲末年初,世界各大媒體都開始了年終盤點。過去一年中,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經濟遭受嚴重衝擊,國際多邊體系面臨嚴峻挑戰。過去一年中,中國的亮眼表現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外媒紛紛讚嘆,2020年對中國來說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
  • 科學網—2020年將擠進有記錄以來最熱年份前三
    據新華社電 世界氣象組織12月2日發布最新報告稱,氣候變化仍在持續,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3個年份之一,而2011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你了解...
    當地時間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因為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
  • 大學一年級的學生在天體物理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通常認為,要在天體物理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需要相當長的努力的積累才行,一些天體物理學家終其一生也未有所突破與發現。但這也不盡然。最近,哥本哈根大學波爾研究所的三個大學一年級的學生,就在天體物理學領域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其研究成果發表在了昨天的《天體物理學通訊》學術期刊上。
  • 2020,平凡人不平凡的一年
    本文轉自【光明網】;作者: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馬亮新年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了二〇二一年新年賀詞。「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但是,「每個人都了不起!」看似平實無華的話,卻道出了許多中國人內心深處的心聲。
  • 法國2020年平均氣溫創紀錄 系有史以來最熱一年
    來源:海外網(法新社)海外網12月21日電2020年,法國全年平均氣溫接近14攝氏度,比正常水平高出近1.4攝氏度,成為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據《巴黎人報》報導,2020年是新冠病毒蔓延的一年,每個人都關注自己的體溫,卻忽略了今年的天氣也打破高溫紀錄。
  • 新「冠」怎麼讀?杏林還是杏壇?2020年十大語文差錯公布!
    5日下午,《咬文嚼字》編輯部公布了2020年度「十大語文差錯」。其中包括「新冠」的「冠」誤讀為guàn,「戴口罩」誤為「帶口罩」等等。具體則有以下十大差錯。一、 「新冠」的「冠」誤讀為guàn「新冠」幾乎每天都在各類媒體中出現,常有人將「冠」誤讀成guàn。「冠」是個多音字:讀guān,名詞,指帽子或形似帽子的東西;讀guàn,動詞,指戴帽子。
  • 「2020」年終盤點,這一年世界上發生了什麼軍事大事?
    今天是12月31日,2020年的最後一天。  2020年,雙「20」的年份其實是比較特殊的,相信所有人在這一年的開始都給自己規劃了各種各樣的目標,但是突發的疫情卻幾乎改變了所有人的生活軌跡。  在這一年,我們大家都經歷了很多,也成長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