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日常生活中流傳著各種與佔卜有關的說法,比如關於眼皮跳,民間的俗語是:左跳財,右跳災。有意思的是,連我們打噴嚏都有說法,江南易林小時候經常聽的版本是:一罵二念三生了賤。意思是打噴嚏一聲說明有人罵你、兩聲說明有人想你、三聲說明你閒得沒事鼻子痒痒。當然,關於打噴嚏含義的說法,各地不一樣。
這種根據打噴嚏、眼皮跳之類現象來決斷吉兇的方法,專業術語叫做:衣留鳴逸法,這種方法可以分為十二種類型:耳鳴法、耳熱法、眼跳法、面熱法、肉顫法、心驚法、噴嚏法、衣留法、釜鳴法、火逸法、犬吠法、鵲噪法。具體含義基本上顧名思義,大家如有興趣,可自行搜索。
可能大家想問了,上面說的衣留鳴逸法也好,江南易林之前講過的詩歌佔卜也好,用它們來佔卜準嗎?
江南易林的回答是:上面這些佔卜法想要準,最重要的在於至誠、自然——信手拈來、忽至心靈、自然感應。它並不像數學公式,無論是誰,同一個公式你用同樣的數字代進去都能計算出同樣的結果,機械主義、死搬硬套是學周易的天敵。
江南易林在翻看《聊齋志異》的時候,發現蒲松林老先生在書中記錄了不少與佔卜有關的故事。
比如,江南易林之間寫過一篇《聊齋<白秋練>教你一個人人能學會的佔卜法:詩歌佔卜》,其中講了用詩歌來佔卜的方法,就是新手翻一本詩集,然後根據翻到的詩歌的含義去解讀吉兇。
江南易林今天要分享的聊齋故事中,蒲松林老先生又為我們介紹了一種新奇的佔卜方法——鏡聽術。鏡聽術,又叫耳卜,在古代還比較常見,但估計現代的很多朋友都沒有聽過說吧。
鏡聽術操作方法:問卜之人在除夕之夜,先沐浴焚香,然後端著鏡子向灶神禱告,說明想佔問的事情,然後把鏡子抱在懷裡出門,路上會遇到各種人,然後以偷聽到的第一句無心之言,來作為佔卜兇吉的依據。
大家注意到沒有,這個方法很強注重「無心之言」,暗合了周易佔卜強調的自然感應的道理,這個與周易的正宗佔卜方法——如梅花易數、六爻佔卜中的外應是一個道理。
不過這個方法要求在除夕夜使用,局限性未免太大了一點,一年才能用一次,江南易林推測的原因是「灶神」二字,灶神就是灶王爺,民間傳說灶王爺每年的年底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報告每家每戶這一年的所作所為,灶王爺每年上天一次,所以這種方法每年只能用一次?
聊齋《鏡聽》這個故事非常的短小。故事記錄了一個婦人用鏡聽術佔卜的全過程,當然這個故事的重點其實是描繪古代科舉制度下人們生活的一個截面。
故事發生在山東益都縣,有鄭氏兩兄弟,都是秀才,鄭老大早就出了名,父母都偏愛他,愛屋及烏,對大兒媳婦也好。而鄭老二考場失意,他夫妻兩口子因此都被父母厭惡。父母對兄弟倆的偏心,導致兄弟倆多少有些隔閡。
鄭老二的媳婦對老公說:都是同樣的男子漢,為啥就不能為老婆爭口氣?並且拒絕與老公同房。鄭老二倒是一個漢子,並沒有因為父母、妻子的態度而氣餒,反而奮發圖強,日夜攻讀。
鄭老二的妻子非常盼望老公能考上功名、出人頭地,那年正好趕上要考試,她就在除夕之夜使用了鏡聽術來佔卜。她懷抱鏡子出門之後聽到的第一句話是:你也涼涼去!
鄉試完畢之後,兄弟倆回家,當時正大熱天,熱得難受,兩個媳婦正在廚房裡忙著做飯,突然有個騎馬的人來報喜說鄭老大考中了舉人。鄭媽媽趕緊對正在忙著的大兒媳婦說:你老公考中了,你去涼涼吧。
你說二媳婦聽到這話,心裡能好受嗎?她一邊做飯,一邊抹眼淚。
過了不久,又有人來報喜說鄭老二也考中了舉人!二兒媳婦聽了這話,用力的把擀麵杖一扔,然後站起來,本能的說了一句:我也涼涼去!
她完全是無心的說出了當時鏡聽時聽到的那句話!
大家設身處地的想像一下二兒媳婦當時的憋屈心情和她的豪邁舉動,是不是有點讓人捧腹?她當時很可能有李白那種「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感覺吧。
從這個短小的故事中,除了了解到鏡聽術這種佔卜術之外,我們還可以感悟到一些道理。
第一點:有多個子女的父母不可太過偏心
坦率來講,作為父母,從內在到外在,要絕對平均的對待每個孩子,不太現實。五個指頭還不一樣長呢,每個孩子的個性、智力、品行都不盡相同,父母難免有所偏向。但作為父母儘量不要偏心太過或做的太露骨,否則很容易傷害到子女幼小的心靈,子女可能留下一輩子的陰影。這個問題對於00後的小朋友可能還好,畢竟兒子、女兒都是寶嘛。在七八九十年代,重男輕女可能就要嚴重一些了。
第二點:如果被人瞧不起,請化鄙視為力量
我們如果被周圍的人瞧不起,我們首先要反思,是不是我們自己真有問題,有則改之。比如某人因為不文明、不禮貌、好吃懶做、撒酒瘋、爛賭博等問題被瞧不起,想扭轉別人的看法,除了自我改善別無他法。
如果僅僅是因為貧窮而被人瞧不起,江南易林建議最好的辦法就是化鄙視為力量,發憤圖強,用自己的實力為自己正名。
江南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