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歲女性前胸後背痛,以為是頸椎病,一個症狀讓我判定她是心絞痛

2021-01-11 亮哥話健康

通過醫療故事,講述醫學知識

我是心血管內科醫生亮哥,擅長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高血壓等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並非常有耐心為網友解答問題,如果您有相關問題請留言,有意義的留言一一答覆。

今天醫療故事的主人公是白大姐,今年46歲,沒有高血壓、糖尿病病史,不吸菸、不喝酒,月經正常,並沒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

平時運動、幹活都沒有什麼問題,10天前不知道什麼緣故突然出現前胸後背痛,自己感覺就是後背和前胸的酸痛感,因為本來就有頸椎病好幾年了,所以也沒有太在意,用了一些風溼止痛膏,疼痛也有所好轉。

又過了3天還沒亮,白大姐忽然覺得氣短,仍然有前胸後背痛,疼痛位置不固定,但是感覺和從前不一樣,於是她便和女兒來了到醫院。查一個心電圖,一個心臟彩超,還做了心肌酶檢測,然而並沒有發現什麼異常,醫生建議住院進一步檢查,因為症狀緩解了,白大姐拒絕了住院。

沒想到回家後幾天,再次出現後背痛,有些氣短,這次持續了30分鐘左右,在女兒的勸說下,白大姐再次來到了醫院,測血壓正常,心電圖還是正常,門診醫生也說這個年齡女性,沒有明顯的高危因素,而且處於月經期,一般不會有冠心病的,而且給白大姐查體,後背有明顯的壓痛點,也是考慮頸椎病造成的肌肉疼痛。

但是10天之內接連不斷的出現狀況,讓白大姐和家人感覺不踏實,於是商議之後還是決定住院好好查一查,就這樣白大姐成為了我的患者。

剛開始接診的時候,我看到白大姐略顯焦慮的表情,心裡暗暗在想:又是一個心臟神經症的患者。

因為經常接觸到這個年齡段的女性。多處於更年期階段,總是容易多想、多思、多慮,一丁點芝麻大小的問題就能無限放大,最後經過一系列的檢查,都沒有發現太大的問題。

聽著白大姐滔滔不絕的講述自己病情,我越來越相信的自己的判斷,我甚至想打斷白大姐講話,儘快結束問診,趕緊把檢查開好,然後繼續寫那惱人的病歷。

但是當白大姐拿出了以往的體檢報告,讓我又重新審視了白大姐的病情。

因為我發現白大姐的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造成動脈硬化的罪魁禍首)高出很多,而且高血脂已經很多年了。

查體過程中,我也發現了白大姐後背的壓痛點,這種前胸後背痛,與活動無關,在我給她輕揉的過程中會有所放鬆,疼痛會緩解,所以絕不是心臟的問題。

但是我又轉念一想,既然白大姐知道自己是頸椎病,為什麼還要兩次來醫院檢查呢?

一定是這兩次難受會有與以往不同的感覺,只是她沒有清楚的表達出來。

於是我決定和她進一步溝通,看看是否能發現蛛絲馬跡。

在溝通過程中,我終於問出了這兩次難受,她自己說會有一種跑完百米的感覺。

嗓子辣辣的感覺,有些氣喘籲籲地,但一會兒這種感覺就過去了,之後會有周身無力的感覺。

原來白大姐以為心絞痛就應該是前胸、後背疼的症狀,所以她一直再強調疼痛的問題,其實心絞痛只是一個特定為疾病的稱謂而已。它包括疼、悶、喘、憋這些症狀,甚至有的人犯心絞痛只會有心慌的感覺。

而對於心內科醫生來講,這種類似於百米衝刺的感覺就是典型的心絞痛的表現。

根據白大姐的臨床表現,加上高血脂多年,並沒有用藥治療,我初步判斷她為冠心病、心絞痛。而且一旦出現這種類似快跑之後這種感覺的患者,冠脈狹窄都不輕。

於是我建議白大姐直接進行冠脈造影檢查,能夠更快速、準確的明確冠脈情況。

但是白大姐考慮冠脈造影是一種手術,很是害怕。

儘管我耐心給她介紹了手術的過程,她仍然不同意。

沒辦法只能按照她的意見,先進行冠脈CTA檢查。

2天後冠脈CTA做完了,很快我就接到了CT室的電話:

17床某某危急值:右冠脈近中段次全閉塞!

當我把情況告訴白大姐的時候,她有些難以相信。

因為CT室告訴她明天才能出片子和報告,而現在她做完CT才不到2個小時怎麼就有結果呢?

沒辦法,我又給她講這種所謂的危急報告就是因為她心臟血管比較嚴重,有危及生命的風險,所以才會提前告訴的。

有的時候真的很無奈,有些人只相信自己的感覺,而不相信科學。

這種事不是兒戲,如果沒有這種問題,醫生又怎敢亂講呢?

省去如何費盡周折的建議白大姐進行造影的環節,

冠脈造影顯示:右冠脈近中段90%狹窄。

就在手術臺上,當我告訴她的時候,她仍半信半疑。

經過與患者本人、家屬的溝通,最終同意植入支架1枚。

白大姐好轉出院了,經過回訪,白大姐再也沒有出現那種類似跑步後喘息、嗓子辣的感覺了,但是仍有前胸後背痛的感覺。

故事到這裡算是完結了,有讀者也許有這樣的疑問,都放了心臟支架了,為什麼還會有胸痛、後背痛的感覺呢?豈不是白放了嗎?

其實在導管室放支架之前,我就和白大姐溝通了,前胸後背疼是頸椎和肩周炎的問題,和心臟沒有關係,放支架也並不能解決這兩個問題,支架會解決那種令她嗓子辣、喘息的感覺。

這下您應該明白了吧,前胸後背痛並不是因為冠脈狹窄引起的心絞痛,所以放支架當然不能解決了。

而要想解決前胸後背痛的問題,其實也很簡單

就是

放下手機

通過這則醫療故事,有以下內容值得我們思考

一、作為醫生不能先入為主,要多聽患者傾訴,給予適當引導,要有耐心,善於思考、總結,發現蛛絲馬跡。

像文中提到如果白大姐前胸後背痛和以前一樣,她可能不會來醫院看病,要多想想為什麼。

二、作為患者應該詳細描述自己的感受,而不是用專業術語代替症狀,如果能詳細的說出自己犯病的整個過程,醫生的判斷越準確。

比如有患者因為胸痛來住院,醫生問患者怎麼不舒服,患者會回答我是心絞痛。

是不是心絞痛要交給專業的醫生來判斷,而不是自己就做出了診斷。

三、還是強調醫患之間的信任。

要做什麼檢查,最好還是聽醫生建議,本來白大姐就應該直接進行冠脈造影,而因為她的恐懼還有懷疑,先進行了冠脈CTA檢查,不僅多花了一些錢,還有承擔遭受輻射、造影劑過敏、造影劑腎病的風險。

更多健康問題,敬請關注亮哥話健康,有需要諮詢的讀者,請評論留言

#百裡挑一

相關焦點

  • 後背痛只是頸椎病?不僅如此,這4種疾病,也可能導致後背疼痛
    雖然頸椎病的主要表現為後背痛,但後背痛卻不僅是頸椎病的體現,這4種疾病,也可能導致後背疼痛。後背痛主要由長時間坐姿不當、過度勞累、頸椎不適所致,這些不良坐姿與習慣不僅會導致多種骨骼疾病的發生,還會導致五臟收到損害,為身體帶來較大的危害。那麼,究竟後背疼痛還預示著哪4種疾病呢?
  • 女子肩背疼半年以為是「肩周炎」 一查竟患上胰腺癌
    肩背有牽扯般的疼痛感,以為是肩周炎,等著自愈,可半年過去了,疼痛不斷加劇,進一步檢查後才發現原來是胰腺「壞」了。前兩天,姚女士拿到診斷報告時覺得不可思議,她說,自己除了肩背疼和腸胃差外,沒有其它不適反應。對此,醫生提醒,天氣轉冷,肩背疼痛的人多了起來,很多人以為肩背疼就是肩周炎或頸椎病,但其實並非如此,它可能提示著其它疾病。
  • 頸椎病的分型你都了解嗎?看看這些症狀你是不是也有
    神經根型頸椎病一般起病緩慢,多見於30-50歲者,但是也有急性發病者。該病表現出來的症狀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有根性痛、肌力減弱、頸部僵直等不適狀況。 頸型頸椎病多見於30-40歲女性多見,其症狀表現通常為頸部不適,發生僵硬、疼痛現象,多在夜間或晨起時發病,休息一段時間後自然緩解。
  • 25歲女演員去世!網友:她回魔仙堡了!這種病為何纏上年輕人?
    當天,孫僑潞母親發文透露死訊:2021年1月1日,我的寶貝女兒、我那麼引以為傲的孩子,永遠離開了我。其母親表示,「之前和你一起看到那些心梗猝死的新聞,並沒有放在心上,可誰知道,這種事情會發生在自己的女兒身上!!!」
  • 深圳白領經常頭暈手麻,沒想到「頸椎病」竟長了這個……
    今年37歲的深圳會計李姐 是一名「資深」頸椎病患者 平時的她,經常感到頭暈手麻 但也沒太在意 最近到醫院一檢查 李姐才知道
  • 年僅25歲的知名女演員去世,「老年病」為何纏上年輕人?
    1月2日,剛剛進入2021年就傳來了一個令人震驚的噩耗《巴啦啦小魔仙》中女主凌美琪的扮演者孫僑潞在新年第一天過世1月2日,有網友發帖說,據朋友的朋友透露,《巴啦啦小魔仙》戲中一名演員去世,時間是在跨年夜。
  • 頸椎病的自我治療方法簡單一招
    頸椎病的自我治療方法什麼比較有效?40歲的黃女士在網上搜索著。黃女士10年前就因為經常頸後、頸肩部僵硬疼痛被診斷為「頸型頸椎病」。醫生說她頸曲變直,讓她不要高枕,不要長時間低頭,也沒讓吃藥,這些年她也很注意保護頸椎,然而近一個月她經常感到右邊肩胛骨一直到胳膊和右手拇指經常過電似的疼痛,而且發麻無力。
  • 恐動脈阻塞心絞痛
    家住臺中的70歲林老太太,近10年老是出現「心痛的感覺」,以為是小兒子惹她生氣、心情不好所致,沒想到去年底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到醫院急診室才發現是心血管已嚴重阻塞,之前的心痛感覺竟是心絞痛的徵兆,若不儘快疏通阻塞和治療,生命堪憂。
  • 頸椎病頭暈手還麻?陳醋搭配一物,不到一月,頸椎病不再擾
    一個外用法,治療頸椎病真管用,不到一月,頭暈手麻全好了現今社會,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有點頸椎問題,頸椎病已經不在是老年人的專利了,好多年輕人因為工作或習慣已悄悄的患上了這種骨病,但很多人並不重視,也不了解這個病症。那麼頸椎病對我們身體都有哪些危害呢?有哪些方法 可以緩解及改善呢?患有頸椎病主要來自於這3個原因!
  • 25歲「小魔仙」孫僑潞因心梗去世 年輕人出現這6個徵兆需警惕
    資料圖片1月2日,《巴啦啦小魔仙》凌美琪扮演者孫僑潞(孫圳)的媽媽發微博證實女兒已於1月1日因心梗去世,年僅25歲。網友惋惜的同時,也產生疑問,年紀輕輕為何會突然心梗呢?中國醫科院阜外醫院等單位的科研人員曾進行的研究顯示,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引起的冠狀動脈內膜增厚管腔狹窄、血管老化等症狀最早在20歲即可出現,而且70%以上的粥樣硬化斑塊為進展型,如不及時控制,極易發生斑塊出血、附壁血栓形成,引起青壯年猝死或誘發心肌梗死。在飲食不健康、工作壓力大、生活不規律等誘因驅使下,中青年出現心肌梗死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加。
  • 她是富士康老闆娘,46歲榮登雜誌封面,她成功的原因有三點
    她回饋社會、大力推廣慈善,曾代表永齡基金會捐百萬給慈善國標舞大賽。01 榮登雜誌封面前段時間46歲的富士康老闆娘登上了時尚雜誌封面,這個人就是曾馨瑩。曾馨瑩還在網上曬出了自己其他造型的照片,但無論是哪種造型,曾馨瑩都駕馭得非常輕鬆。曾馨瑩走的主要是女強人路線,黑色是她最適合她風格的顏色。
  • 李國民:後背痛,如果你治療頸椎壓迫硬膜囊,會越治越重
    李國民:後背痛,如果你治療頸椎壓迫硬膜囊,會越治越重 做對治療,遠離癱瘓!你好,我是肩頸腰專家李國民。 因為要找到你有問題的筋膜,這是核心,上次我在我的線下課的時候 有一位後背痛的,我直接找到他的筋膜,松解了2次,基本上就不怎麼不痛了 因為他主要的問題在前鋸肌,我在松解的同時,配合了訓練 所以,你要找準有問題筋膜在哪裡,再去治療,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 深圳盒馬確診女員工8月2日已離職,21歲女兒7歲兒子無症狀感染
    據深圳衛健委15日披露,截至8月14日23時,經排查,在深圳有2人核酸檢測為陽性,結合其臨床表現,判定為無症狀感染者。該兩例陽性人員均在水貝IBC盒馬鮮生超市工作,分別居住在羅湖區和龍崗區,現已送至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隔離觀察。相關的硬隔離和醫學觀察以及核酸採樣工作正在進行。
  • 頸椎病解剖、經典影像改變,看這一篇就夠了!
    鉤椎關節是一個不完整的滑膜關節,關節囊的一部分由纖維環組成。 鉤椎關節關節突:椎體外側緣中後部向上突出的鉤突(唇狀)及與其相對應的上位椎體的外下緣。 鉤椎關節有限制頸椎旋轉和防止頸椎間盤向外後方突出的作用。
  • 醫生:若有4種不適,或是頸椎病來了
    不一定,當頸椎出現問題,頸椎的健康狀況開始不好時,有時候並不會通過頸部的疼痛來提醒你,所有,有些朋友即使查出了頸椎老化,卻感覺不可置信,自己的脖子明明不難受啊,怎麼會有頸椎病了呢?這是由於每個人對疼痛的耐受度不同,有時候頸椎的確出現了不適,但本人卻沒有察覺,早期頸椎病症狀較輕,脖子不舒服的情況可能通過按摩放鬆或者稍微休息一下就沒有了,人們不會想到頸椎可能出現問題。
  • 太原白癜風醫院,前胸後背有白癜風白斑點
    太原白癜風醫院,前胸後背有白癜風白斑點 時間:2021-01-17 16:53:48 太原龍城中醫白癜風醫院 太原白癜風醫院,前胸後背有白癜風白斑點?背上長白斑是不是白癜風呢?眾所周知,白癜風明顯的症狀就是皮膚出現白斑,但是皮膚白斑就一定是白癜風嗎?
  • 下腹墜痛,以為來大姨媽了,這8大症狀暗示你已經成功受孕了
    這天,小英下腹總是有點隱隱作痛,她剛開始還以為是大姨媽來了,可等了一天,大姨媽也沒來,她就趕緊拿著驗孕棒去測試。測試完後,竟發現兩條槓,她開心地給老公打電話,那頭老公就嗯了一聲,就掛了電話。誰知晚上老公一回來,就興奮得抱著她轉了幾個圈,開心地說,我要做爸爸了。第二天一大早,老公就拉著她上醫院,檢查完後確定懷孕了。
  • 謹防脊髓型頸椎病
    近日,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骨傷科成功醫治了一名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實施了「頸椎前路頸5、6次全切除,椎管減壓、頸4-7鈦網植骨融合,鋼板螺釘內固定」手術。2個月前,家住湖南衡陽的張先生出現雙上肢麻木,右肩部疼痛、活動受限情況,在家休息一段時間後,症狀不但未緩解,反而逐漸加重後,來到了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進行檢查治療。骨傷科二病區主任譚益雲查看他之前的頸椎磁共振檢查,並進行體格檢查後,結合相關表現明確診斷為:脊髓型頸椎病、頸椎管狹窄症、後縱韌帶鈣化症。經科室團隊討論,決定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