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用筷子這件「小事」,「漲姿勢」還要玩中學,一次講清

2021-01-08 糖果的媽媽

「圖文為糖果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一雙筷子,夾起的是酸甜苦辣,一雙筷子,承載的是中國人數千年的飲食文化和情感記憶。

小筷子大學問,學會用筷子吃飯,是每個寶寶在學齡前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能。

別小看了這件事,父母教起來未必有想像的那麼簡單,如何正確握筷?幾歲開始練習用筷子?關於筷子的禮儀和文化你又知道多少呢?

筷子的正確握法,擺好「姿勢」再進食

在《西遊記》中孫悟空用筷子吃飯的情節讓人忍俊不禁,只見他用猴爪緊緊握住雙筷,將兩隻筷子捏在一起「絞菜」,而不是「夾菜」。

這個動作容易讓食物飛出去,很可能會濺到其他人身上,引起尷尬哦。

正確的握筷姿勢應該是這樣的:

使用筷子前,先告訴寶寶上端為圓形,是用來夾菜的,尾端是方形,用來握筷。這點在孩子很小的時候通過觀察也能得知,正式教孩子之前再強調一下。

手握筷子前,要先將兩根筷尖對齊;若筷子頭沒有對齊,嚴禁在桌上戳,而是通過調整筷子的後方使其對齊。

大人拿筷子時,要在筷子後方留1釐米長的距離;如果是孩子,拿在中間就好,以防筷子頭重腳輕,不便使用或戳到自己。

在使用筷子時,筷子上端相碰,其餘部分保持平行。

拇指要放在食指的指甲旁邊;無名指的指甲墊在筷子下面。

在使用筷子時,無論夾多遠的地方,手心都要呈45°去夾。虎口、拇指根部、無名指固定一根筷子固定不動;

利用拇指指肚、食指和中指3根手指頭,操縱另一根筷子靈活擺動。

聽上去有些複雜,但「底子」打好了,將正確的姿勢學會,以後就會習慣成自然,拿來就用。

小寶寶學習用筷子,手腦並用健腦益智

小筷子大作用,它不僅是人們吃飯的必備工具,對於小寶寶來說還能健腦益智。

幼兒在練習使用筷子的過程中,五根手指需要密切配合,而且需要同時帶動腕部、手掌、胳膊以及肩膀多達20多個關節和50條肌肉的活動,這是一項浩大而嚴密的工程。

首先對娃的精細化動作提出了挑戰,能很好地鍛鍊,其次,該動作通過與大腦皮層的連接,從而促進寶寶的智力發育,手腦開發並用,一舉兩得。

此外,在夾菜的過程中,小寶寶的眼睛需要精準定位,即兩眼注視同一目標,孩子的視覺系統尚在發育中,如此可以訓練兩眼外肌的平衡協調能力,使得大腦成像進一步完善,無形中促進了孩子的視覺發育。

所以,那些整日端著碗追著寶寶餵飯的家長該收手了,剝奪了孩子用筷子獨立進餐的機會,其實也是錯過了他智力發育和視覺發育很好的一個機會。

寶寶多大訓練他用筷子合適呢?

2歲以下的寶寶還太小,大腦發育不完善,過早學習一來有危險,二來會挫傷孩子的積極性,不適合使用筷子。

兩三歲左右的孩子,如果你發現他對用筷子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那麼就可以引導孩子來練習了。

這些信號包括:寶寶注意到他和大人吃飯的工具不一樣,開始從大人手中搶筷子,甚至自己嘗試用筷子夾菜,別等了,趕緊訓練娃吧。

如何給寶寶選擇合適的筷子?

可先選用兒童訓練筷子,最好是竹筷子,帶有指扣,能幫助孩子矯正姿勢,增加摩擦力,讓寶寶使用起來更自如。

等到寶寶掌握後過渡到普通筷子,選那些表面光滑沒有毛刺的,最好是本色筷子,以防油漆過重對孩子的健康造成傷害。

兒童筷子不要與大人筷子混用,專筷專用,防止交叉感染。定時更換,按時清洗。

尤其是家中有胃病的,謹防幽門螺桿菌通過公用筷子傳染,做好防護工作。

如何訓練寶寶使用筷子?

在餐桌之外,父母可以通過做遊戲的方式來教孩子練習使用筷子。從3歲開始,遵循從易到難的原則,讓寶寶學習正確使用筷子。

用筷子夾爆米花:爆米花表面粗糙,夾起來相對容易一些,所以讓孩子先從這個遊戲開始練習。

準備好兩個空碗,最好是塑料碗,父母先做示範,從一個碗中將爆米花夾起放到另一個碗中。

然後讓寶寶來嘗試,父母在旁協助和指導,反覆練習。

用筷子夾黃豆:等到孩子已經能熟練掌握如何去夾爆米花了,將遊戲難度升級,變為「夾黃豆」。方法同上,每次練習10到20分鐘。

注意:在此過程中家長應多些耐心,及時給予孩子鼓勵,訓練過程中不要離開孩子四周,以防發生誤吞或者筷子戳眼的風險。

寶寶剛開始嘗試用筷子吃飯時,媽媽可以引導他去夾愛吃的飯菜,以此來增強寶寶的積極性。

寶寶是左撇子需要糾正嗎?

個別家長發現,孩子從使用勺子開始就是左撇子,用起筷子來也是如此。父母糾正了很多次還是改不過來。

而且有的孩子為此形成了心理陰影,只要一吃飯就會緊張,影響了胃口,反倒不會用筷子了。

事實上,左撇子又被稱為「左利手」,在寶寶7個月以前是沒有利手傾向的,1歲內嬰兒用左、右手抓物的概率幾乎均等。隨著年齡增長,右手率也逐漸增長,2-3歲激增至79.2%。兒童在7歲以前還出現左利與右利之間的擺動。

這個問題無需特意糾正,左右手並用的孩子,大腦會得到更大程度的開發。而即便是左撇子也是種正常現象,很多藝術家、科學家都是左撇子,這樣的孩子在想像力、空間思維能力上更加突出。

你知道筷子的文化起源嗎?

筷子文化是中國傳統的文化瑰寶,早在三千多年前的石器時代就出現筷子了,關於它的起源有兩種有趣的說法。

姜子牙試毒,將兩根絲竹筷子插入碗中看是否有毒,順便用來進餐,後來流傳開來。

妲己爭寵,相傳紂王暴虐,對飲食也多有挑剔。蘇妲己每次都要先試嘗菜餚,怕味道不合口。一次端來了熱湯,她怕燙嘴情急之下摘下頭上玉簪來夾菜,紂王覺得新奇,讓人專制了筷子。

大禹治水期間,為了節省時間用兩根樹枝從湯中夾菜吃,下屬效仿,代代相傳。

筷子的標準長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的七情六慾。筷子一頭圓,一頭方,代表著「天圓地方」,這是中國人傳統樸素的自然觀和處事哲學。

使用時筷子時一根在上,一根在下,暗含「陰陽兩儀之說」,代表著交替和融合。所以稱呼上國人都是用「一雙」,如果有人說「拿兩根筷子來」,八成就是外國人了。

這些傳統文化也可以在餐桌上講給孩子聽,增強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也能增添學習動力。

教給娃用筷禮儀,人見人愛

講完了文化,咱再說說用筷禮儀。

筷子應整齊擺放,成雙成對,不能亂丟亂放;

不要用筷子敲擊鍋碗瓢盆,發出嘈雜的聲音;

夾菜時不要用筷子在盤子中亂翻亂攪;

不要用嘴咬或舔筷子;

不能用筷子指別人,這是十分不禮貌的行為;

不要將筷子豎直插在飯碗上,不能用一根筷子插入豎立;

夾起食物之後,不要再放回到盤中;

筷子落地時,一定要道歉。

最後,當寶寶第一次拿起筷子,它所承載的父母之情,將會成為孩子一生的牽掛,加油吧各位爸媽!

相關焦點

  • 如何教孩子使用筷子 用筷子禮儀要知道
    原標題:如何教孩子使用筷子 用筷子禮儀要知道   用筷子夾食物時,不僅有五個手指的活動,而且腕、肩及肘關節也要同時參與。從大腦各區分工情況來看,控制手和面部肌肉活動的區域要比其他肌肉活動區域大得多。肌肉活動時刺激了腦細胞,有助於大腦的發育。但是,教孩子使用筷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如何教寶寶用筷子 寶寶用筷子注意事項有這些
    原標題:如何教寶寶用筷子 寶寶用筷子注意事項有這些   研究發現,人們用筷子時手指的靈活運動對大腦的智力開發很有好處。從大腦各區分工情況來看,控制手和面部肌肉活動的區域要比其他肌肉活動區域大得多,肌肉活動時刺激了腦細胞,有助於大腦的發育。但是,教孩子使用筷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如何教孩子學會使用筷子進餐
    華龍網2018年1月11日10時訊 如何教孩子學會使用筷子進餐,進餐是一門學問,使用筷子更是一門學問,那麼在這門學問上每個人都會花上一生的時間來學習和完善它,那麼家長們應該如何引導我們親愛的寶貝們呢?    西方學者認為,訓練寶寶使用筷子可以提升手指的協調能力,有助於肢體運動智能的發展。
  • 拿筷子的正確姿勢,你知道嗎?
    筷子的正確使用法 網友吐槽難度太大昨天,微博上熱傳一張筷子正確用法圖片,圖中解析了五指握筷子的具體姿勢,共有7個要領,分別是:1、手握筷子前,要先將兩根筷尖對齊;2、使用時只動筷子上側;3、使用拇指、食指和中指3根手指頭輕輕將筷子拿住;4、拇指要放在食指的指甲旁邊
  • 孩子學不會用筷子怎麼辦?2個小妙方助你訓練TA!
    筷子是我們的傳統餐具之一,拿筷子也是每個學齡前兒童都要掌握的一項技能。教寶寶用筷子這件「小事」,你知道多少?小筷子大作用,手腦並用健腦益智用筷子進食,既能讓寶寶練習手指的各種動作,又促進了他的大腦發育,可謂訓練手腦並用的「好物」。
  • 孩子不會用筷子,是不是發育落後?別焦慮,你需要一些技巧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都是一兩歲的小寶寶,為啥有的娃用勺子吃飯還吃得滿臉飯粒兒,有的娃卻能把筷子使得很利索?」這是今天群裡一位寶媽的感嘆,她家寶寶就是那個用勺子吃飯還不熟練的娃,說今天去朋友家做客,看到年紀差不多的寶寶已經會用筷子了,多少有些焦慮。擔心孩子不會用筷子,是不是發育落後?
  • 孩子不會用筷子,是不是發育滯後?父母別焦慮,你需要一些技巧
    各位家長們是否還記得自己是幾歲開始會用筷子的呢?在我們以前,兒童餐具沒有如今這麼豐富多彩,似乎不知不覺就學會了用筷子。而如今我們教娃用筷子時,即使搬來了各種「輔助」,他們卻怎麼也學不會。01孩子不會用筷子,是不是發育滯後?
  • 基本功真重要:拿筷子、握筆姿勢這麼難嗎
    很多小朋友從中班就開始用筷子了,但是我們家淘氣包到現在還是印度人的吃法。教育過無數次,就是改不過來。基本每次吃飯都要說一下,但是就是不會。拿筆的姿勢也是。整個手握著跟拿一根針一樣。因為這個還男女雙打過一次。就是改不對。
  • 要想在適合的年齡,教孩子使用筷子,這些方法可少不了
    小毅是家裡的大寶貝兒,都六歲了還不會用筷子,在家裡都是爺爺奶奶餵著吃,在學校那麼多孩子,老師也都是讓孩子用勺子吃飯。父母也特別的著急,覺得孩子都已經六歲了還不會用筷子,是不是有點笨啊。其實,當孩子到了三歲以後,就可以教孩子使用筷子了,因為此時正是他智力發展的最關鍵時期,而使用筷子不僅可以鍛鍊孩子手指的靈活度,還能有助於大腦的發育,從而起到開發孩子智力的作用。但是,即使孩子不會使用筷子,爸媽們也不要逼迫孩子學習,而是需要正確的引導,那我們又該如何引導孩子使用筷子呢?1,首先要給孩子準備一雙適合她的筷子。孩子的手還很小,成人用的筷子對他來說是非常困難的。
  • 筷子的正確使用姿勢,你用對了嗎
    近日DG辱華事件被各大媒體平臺炒的沸沸揚揚,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整個事件中我們中國的 奢侈品——筷子 始終佔領主導地位,那麼這樣一來相對辱華而言,中國筷子才是影響全球關注度的關鍵詞。我們在很小的時候祖輩們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一根筷子易折斷,十根筷子能頂天的道理,中國人就是靠著團結,才有這樣的世界影響力。
  • 寶寶用筷子吃飯可以促進大腦發育,多大適合練習使用筷子?
    孩子在可以自己動手用筷子後,往往就不再滿足只吃家長給夾到碗裡的菜了,TA會自己嘗試去用筷子夾並品嘗各種食物。4.鍛鍊手部精細動作的發展單單用筷子夾菜這一動作,就需要牽動多個關節。不僅僅是五個手指的動作,而且還要適當加上手腕、肘部等關節的配合。
  • 2-3歲開始 怎樣訓練孩子使用筷子?
    寶寶到了一歲多,能使用勺子了,2-3歲可以使用筷子,多使用筷子等可以鍛鍊孩子手指靈活性,該怎麼教孩子使用筷子呢?讓寶寶順利掌握使用筷子的技巧,需要家長多動腦筋,巧用方法。1.氛圍要濃厚。教寶寶用筷子吃飯,一定要有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小傢伙在耳濡目染中,學著使用筷子。飯桌上,儘可能讓寶寶看到大家都在用筷子吃飯,可以在他面前做出比較誇張的動作,比如慢動作把食物送入嘴中,滿意地吃著,讓寶寶覺得這樣吃飯很有趣。
  • 「拿筷子7標準」熱傳 專家:禮儀比姿勢重要
    這一標準「筷子功」,讓不少成年人看後嘆息,「從來沒拿對過,居然也吃飽長大了。」不過專家認為,其實拿筷子姿勢並不需要強求,能進食就行,但禮儀卻非常重要,「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不重視傳統的餐桌規矩,實際上在很多場合下,這種『無知』都會為他們『減分』。」握筷7大標準讓網友很「挫敗」「手握筷子前,要先將兩根筷尖對齊。
  • 寶寶學用筷子智商高 禮儀禁忌也要教
    對於孩子來說,學習使用筷子不僅是一個繼承傳統的問題,而且事關其身體和智力發育,寶爸寶媽可別小瞧這件事。一般情況下,孩子到了3歲左右,開始喜歡模仿大人用筷子吃飯。這時就是父母因勢利導的最佳時機,教孩子使用筷子進餐。一、寶寶使用筷子的好處有哪些?
  • 你會不會用筷子?!筷子拿法測性格,神準!
    筷子的正確使用法網友吐槽難度太大  近日,微博上熱傳一張筷子正確用法圖片,圖中解析了五指握筷子的具體姿勢
  • 使用筷子有助大腦發育,孩子多大可以使用筷子?
    一起來教寶寶們用筷子吃飯吧! 還可以引導寶寶用手中的筷子做遊戲,這樣可以引起寶寶對筷子的興趣 1.找平衡 準備一雙較寬的筷子,家長教寶寶將兩支筷子交叉搭成十字,用一支筷子架住另一支筷子,爭取上面的筷子不掉下來。
  • 99%人不會用筷子!筷子拿法測性格,神準!
    近日,微博上熱傳一張筷子正確用法圖片,看後,有網友點讚說,原來拿筷子還有正確用法,真是漲姿勢!
  • 87%的人不會用筷子,據說筷子拿法與性格息息相關!
    87%的人不會用筷子,據說筷子拿法與性格息息相關!
  • 孩子越早用筷子越好?過早學筷子的危害,家長心裡要有數
    亮亮的孩子今年兩歲了,因為擔心孩子學不會使用筷子,亮亮一有空就會教孩子怎樣使用筷子。但由於孩子手部肌肉能力不太強,並不能夠很好的把持筷子的力度。在夾花生粒等食物時,常常會讓花生粒蹦出好遠,夾一些稍微軟一點的食物時,也總是會半路掉進碗裡或者餐桌上。
  • 幼兒園中班要求孩子用筷子吃飯 家長焦慮
    開學在即,部分即將升入中班的孩子家長開始焦慮了,因為聽說幼兒園從中班下學期開始要求孩子用筷子吃飯,而自家的孩子連勺子用得都不順。擔心跟不上幼兒園節奏的同時,有的家長甚至還開始擔心,孩子掌握不了相應時間段該掌握的技能,會對之後的生活學習有影響。另外,是不是自己家的孩子不夠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