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苗之路|川普誇下海口,「曲速行動」真能欲速則達?

2021-01-09 澎湃新聞

【編者按】

9月,全球很可能正式迎來第一支新冠疫苗。此時距離已知的首例新冠肺炎病例被發現,不足10個月。這一速度遠超一般疫苗研發所需的8-10年時間。

全球研發者爭分奪秒,170款候選疫苗湧入賽道。

其中,來自中國(4)、美國(2)、英國(1)的共7款候選疫苗率先進入Ⅲ期臨床試驗的最後衝刺階段,俄羅斯疫苗「衛星V」異軍突起同樣備受關注。

與此同時,以各國政府為代表的全球買家也已搶先下單,「疫苗爭奪戰」一觸即發。

從今天起,澎湃國際推出「全球疫苗之路」系列報導,全面剖析疫苗研發賽道上的「競速者」們。

8月11日,俄羅斯首個新冠疫苗「衛星-V」(SPUTNIK V)宣布註冊,這是全球首個註冊的新冠疫苗。

儘管這款疫苗並沒有如其他候選疫苗那樣在專業期刊上發表其Ⅰ期、Ⅱ期臨床試驗數據供同行評議,但從進展而言,似乎就像半個多世紀前蘇聯成功發射升空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一樣,這一次,美國人又落後了。

不過,受困於總統大選和全球新冠確診數第一兩座大山之間的美國總統川普,似乎已無力顧及老對手的搶跑領先。對於川普而言,將疫苗的研發進程與迫在眉睫的美國大選議程相捆綁,似乎是更實際的操作。

8月23日,在美國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前夕,川普競選團隊公布的以「為你而戰」為主題的川普第二任期施政願景稱,將在今年年底前研製出新冠病毒疫苗,讓美國人在2021年回歸正常生活,醫護工作者所需關鍵藥物及醫療設備全部在美國生產,填充醫療設備國家儲備以應對未來大流行病。

此前,川普本人也在答記者問時誇下海口,美國的疫苗有望在11月3日大選投票日前後面世,「在某些情況下,這是有可能的」。

這樣的說法與美國公共衛生官員等專業人士的判斷並不一致。後者曾多次表示,疫苗可能在今年年底或2021年初準備就緒。美國頂級傳染病專家安東尼-福奇(Anthony Fauci)博士表示,疫苗可能要到2021年「數月」後才能給美國公眾「廣泛接種」。

對此,川普甚至將矛頭直指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指責FDA刻意加大疫苗和療法試驗的申報難度,只為將研究結果公布推遲到大選之後。

在連續半年日增數萬確診、病亡人數屢創新高的美國,民眾所盼望的救命稻草,成為了「被政治化」的競選話術。

大手筆的「曲率極速行動」

與俄羅斯不同,美國的疫苗研發團隊從一開始就萬眾矚目。

據彭博社和《紐約時報》報導,美國政府4月就開始了一項叫做「曲率極速行動」(Operation Warp Speed)的計劃,該計劃由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生物製品評估與研究中心主任彼得·馬克斯(Peter Marks)發起,由於是《星際迷航》的粉絲,馬克斯將其命名為「曲速」(Warp Speed)。該計劃召集了民營醫藥公司、政府機構和軍方,通過同時測試多種不同的候選疫苗,在完成臨床試驗前就啟動生產,來加速疫苗的開發,力求到2021年1月交付3億劑經過認證的疫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稱,若該計劃中的新冠病毒疫苗獲批,川普政府或考慮向部分人群免費提供。

5月15日,川普任命四星陸軍上將古斯塔夫·珀納(Moncef Slaoui)為「曲率極速行動」營運長、葛蘭素史克製藥公司疫苗部的前高管蒙西夫·斯勞伊(Moncef Slaoui)擔任該計劃的首席科學家。馬克斯離開了由他發起的「曲率極速行動」計劃,回歸FDA的職位,在那裡,他將成為決定疫苗是否能夠獲得批准的關鍵決策者。

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下屬的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和生物技術公司莫德納(Moderna)合作研發的一種叫做mRNA-1273的疫苗就受到了上述計劃的資助。美國政府曾在4月投資4.86億美元支持該疫苗的研發,之後又追加到累計約9.55億美元資金支持。8月12日,美國政府再次投入15.25億美元,與莫德納正式達成1億劑疫苗採購協議,至此,政府對該疫苗的總投入已達24.8億美元。

早在2月24日,莫德納公司就宣布研製出了mRNA-1273疫苗,該疫苗也是美國最先開展臨床試驗的新冠疫苗。3月中旬,莫德納公司啟動了mRNA-1273的Ⅰ期臨床試驗,5月開始Ⅱ期試驗,7月27日開始了Ⅲ期試驗。

據了解,mRNA-1273是一種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可針對病毒的刺突蛋白發揮作用。刺突蛋白是病毒感染宿主細胞的關鍵所在,也是過去研發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即非典)冠狀病毒疫苗和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冠狀病毒疫苗時的靶點。藉由mRNA技術研發的疫苗比傳統疫苗效率更高,但目前還沒有國家批准過mRNA疫苗上市,對儲存溫度的要求也使其價格比一般疫苗更加昂貴。

作為美國目前前景最為樂觀的疫苗,莫德納疫苗還得到了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頂級傳染病學家安東尼·福奇的肯定。他表示,該款疫苗的測試結果可能會在11月前,甚至在更早的時候公布。莫德納執行長邦賽爾預估,候選疫苗有75%概率達到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對新冠疫苗所設的有效率50%的標準。福奇則坦言,他已經看過早期小型實驗的數據,對疫苗的安全性「並不特別擔心」。

此外,與mRNA-1273同屬於mRNA疫苗、由美國製藥巨頭輝瑞(Pfizer)與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BioNTech)合作開發的「BNT162b1」疫苗也在7月27日進入了最後測試階段。

輝瑞表示,如果試驗成功,最早10月會把上市申請遞交監管部門審批,爭取年底前供應1億劑疫苗,明年底前供應13億劑疫苗。

除上述兩款領跑的疫苗研發團隊以外,美國還有幾款疫苗亦處於研發的高速路上,且均獲得了政府的資助。由美國生物技術公司Inovio研發的「INO-4800」疫苗是最早進入人體試驗的新冠疫苗之一。6月30日,Inovio披露了INO-4800的初步研究結果,宣布在Ⅰ期臨床試驗中,有94%的受試者在接種後表現出總體免疫反應。路透社8月10日報導稱,Inovio預計將於9月進入中後期(Ⅱ/Ⅲ)研究階段,或於2021年獲批上市。

另外還有由美國諾瓦瓦克斯公司(Novavax)研發的「NVX-CoV2373」疫苗。8月4日,該公司公布了其在研新冠疫苗的I期臨床試驗數據,預計將在秋季開始Ⅲ期臨床試驗。

8月5日,強生旗下楊森製藥公司與美國政府達成1億劑新冠疫苗協議,價值超10億美元。強生公司3月31日曾宣布,該公司成功篩選出一種新冠肺炎的主要候選疫苗「Ad26.COV2.S」,楊森製藥將與美國生物醫學高級研究與發展管理局(BARDA)合作,承諾在疫苗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在2021年實現其在全球範圍內提供超過10億劑疫苗的目標。6月10日,強生公司表示有意提前啟動Ⅲ期臨床試驗。7月,該疫苗比原計劃提前了兩個月啟動了Ⅰ/Ⅱ a期試驗,並打算在9月轉入Ⅲ期試驗。

所有疫苗研發團隊都在爭分奪秒。《金融時報》評論稱,在各國政府大量資金的支持下,尋找有效疫苗的競賽已將通常需要數年的開發時間壓縮至數月。

而美國政府成為了背後最闊綽的「金主」——截至8月30日,其新冠疫苗訂單上「碩果纍纍」:1億劑莫德納疫苗;1億劑瑞輝疫苗;1億劑強生疫苗;1億劑諾瓦瓦克斯疫苗;3億劑阿斯利康-牛津疫苗(英國);1億劑賽諾菲-葛蘭素史克疫苗(法國)。據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不完全統計,美國用於資助企業研發疫苗及訂購疫苗的資金已超過100億美元。

「被政治化」的疫苗

爭分奪秒的疫苗研發與布局全球的採購,似乎並沒能緩解川普的「疫苗焦慮」。

《金融時報》稱,新冠疫情就像一塊石頭投進了池塘,最中間的那圈漣漪是病毒帶來的直接影響:恐懼、疾病和死亡。外圍就是疫情對健康造成的間接影響,以及不斷上升的失業率和不斷萎縮的經濟帶來的社會和經濟影響。而對一些政客來說,新冠疫情甚至威脅到自己的仕途。

報導稱,政客和疫苗開發商往往會強化這一觀點——疫苗將為猝然降臨的新冠大流行提供「解決方案」,然而,這一說法成立的基礎在於,未來的疫苗具有高效力、持久的保護期和不太苛刻的給藥方案,而且還必須能夠製造數十億劑並在全世界範圍內運輸、儲存和管理。

這樣的基礎條件,對於渴望用疫苗為自己在兩個多月後的大選中加持的川普而言,被認為顯然難以企及。

美國喬治城大學外交關係委員會全球衛生計劃主任託馬斯·波利基(Thomas Bollyky)曾向BBC表示,研發疫苗並不難,難的是證明疫苗是否安全有效。而且如果各國只對疫苗本身感興趣,他們完全可以走捷徑。

川普政府不是沒有「走捷徑」的先例。8月23日,FDA發布了使用恢復期血漿治療住院新冠患者的緊急使用授權(EUA)。川普稱其是「一項歷史性的突破」,但《國會山報》等一些美國媒體指出,FDA受到了政府的「施壓」,這種療法的有效性還有待驗證。兩天後,FDA局長史蒂芬·哈恩頂不住壓力,出面道歉稱,確實誇大了血漿療法的功效。

在疫苗方面,川普政府可能也在尋找「捷徑」。《金融時報》8月24日援引三位知情人士的話透露,川普政府正在考慮繞過常規標準,在大選前快速從英國引進阿斯利康和牛津大學合作開發的疫苗。但隨後阿斯利康發言人對此說法進行了否認,稱沒有與美國政府討論過緊急使用授權。

美國喬治敦大學全球衛生法教授勞倫斯·戈斯汀(Lawrence Gostin)在英國廣播公司(BBC)8月25日的一篇文章中表示:「我從未見過(其它)醫療產品在政治上有如此大的利害關係。新冠疫苗的政治象徵意義背後,是因為超級大國已將其視為展現自己國家科學實力的象徵,證明政治制度優越性的手段。」

在政治與科學的拉鋸中,最終決定著美國疫苗能否成功面世的FDA面臨著巨大壓力。

《紐約時報》8月5日報導稱,已有400名醫學專家寫信呼籲FDA在批准新冠疫苗的程序上做到「嚴格而透明」,以此讓公眾對疫苗感到放心,從而願意接種疫苗。

《金融時報》在8月27日發表的一篇名為《警惕新冠疫苗倉促獲批》的社評中提醒道,美國若在大選前有一款疫苗上市,川普將可以宣告他成功扭轉了疫情。但繞過標準規定有很大風險,尤其是在反疫苗情緒高漲的環境下。「如果美國總統把儘早批准疫苗的政治利益置於國民健康之上,那將是不負責任的。」社評寫道。

負責評估疫苗的FDA生物製品評價與研究中心(Center for Biologics Evaluation and Research)主任彼得馬克斯(Peter Marks)已向路透社表示,如果FDA在有確切數據證明一款疫苗安全有效之前批准其上市,他將會辭職。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做事前沒準備,還喜歡誇下海口,結果卻容易差的3星座
    而真有好的工作機會來到自己身邊,白羊座別提有多高興了,都不詳細了解自己需要做什麼事情,就會興衝衝地回應對方的期待,還喜歡誇下海口,結果卻很容易差了。白羊座對於自己有信心很不錯,但有信心並不代表可以盲目地選擇工作,別人對你有信心也不代表你有能力。如果做事情前毫無準備可言,就好像白羊座走進了迷宮一樣,喜歡胡衝亂撞地瞎轉悠,然後很快就意識到自己走不出迷宮,越心急越成不了事情。
  • 誠實守信,不輕易誇下海口的星座,真性情!
    但是在現實中也有很多遵守諾言的人,他們說一不二,從來都不會輕易許下誓言。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誠實守信,不輕易誇下海口的星座有哪些呢?水瓶座水瓶座是一個很準時守約的人,他們在沒有把握之前很少會跟別人許下承諾,很多時候他們寧願錯過機會也不會逞能。不能做到的事情他們會慷慨地說出來,因為他們知道誠實遠遠比誇大自己好。
  • 政府與企業「踢皮球」,美國疫苗分發陷危機
    輝瑞則發表聲明反駁,疫苗生產一切正常。當地時間12月19日,美國陸軍將領、新冠疫苗和藥物攻關計劃「曲速行動」負責人古斯塔夫·佩爾納在電話吹風會上道歉,稱與各州溝通有誤。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實時統計數據,截至北京時間12月20日下午,美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17655591例;累計死亡病例316159例。
  • 做事不靠譜的三大星座,明明沒把握卻要誇下海口
    生活中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大多數人遇到困難時都希望有個靠譜的人來幫助,畢竟靠譜的人做事總能信守承諾,沒把握的事也不會打臉充胖子,然而也有一些人總是沒有自知之明,哪怕在沒把握的事情,TA們也能信誓旦旦的誇下海口,而一旦把事交給TA們,結果卻是一塌糊塗。十二星座中有哪些星座特別的不靠譜。
  • 鄉音海南 | 海南人是如何「誇下海口」的?
    今天,南海網客戶端「鄉音海南」欄目給大家分享一個視頻《看海南人誇下海口》,原來海南人「愛吹牛」的真相是這樣的......一起聽聽海南輝聊海南~音頻版看海南人誇下海口  往期精彩視頻>>>
  • 10年小米今非昔比,「天才少年」雷軍誇下海口,擴招5000人
    小米的確是今非昔比,不僅如此,雷軍還誇下海口,要做「製造的製造」,2021年擴招5000名工程師雷軍:製造的製造華為和小米都在招兵買馬,任正非明年要招聘8000名應屆生,雷軍明年也要擴招。雷軍接下來將會有大動作,5000名技術員工超過了目前員工數量的20%,甚至達到了40%,即小米的體量將要擴大,不久,「萬物皆可小米」。
  • 這些星座喜歡誇下海口,做出的承諾,總是忘記
    而有的人他們就比較狂妄了而且會經常誇下海口幹大事,而這些大事其實他們是常常都做不到的,所以很多時候結果都是不好的。所以保守總是要比狂妄要好的,在十二星座裡面,就有一些星座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喜歡誇大其詞,誇下海口,究竟在十二個星座裡面有哪些星座特別喜歡這樣的嗎?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川普誇下海口,俄羅斯表示奉陪,外交部:關我何事?
    在國際場合,川普的「特不靠譜」風格主要表現在他「特不靠譜」的講話風格,其次才是「特不靠譜」的行事風格,整體而言,川普的個人信譽之所以漸漸破產,那完全要拜他的「大嘴巴」所賜。日前,川普聲稱:美國將增大核力量。
  • 從來不去誇下海口,說到做到的4個星座男
    1:水瓶座這是一個很理性的星座男,他們有自己的交友原則,一旦認定你這個朋友,就會真誠相待,從來不會去背信棄義,更不會在你面前誇下海口。水瓶座男很理性,答應你的事情就會去做到,做不到的事情就堅決不會答應你。他們就是這種類型的人,重視自己的承諾,深受大家的信任和尊敬。
  • 馬保國昔日視頻曝光,誇下海口:我不能真打,不然對手就見閻王了
    其實馬保國多次在不同場合吹噓自己的武術,就在近日,媒體發布了馬保國昔日的一段視頻,馬保國誇下海口,「我不能真打,如果我真打的話,只用一招,他們就見閻王了,所以沒法真打」。言下之意,馬老自己還很委屈,不能真正去展示自己的功力,因為對手實在扛不住。從視頻來看,馬保國說得振振有詞,臉不紅氣不喘,在說這番豪言壯語的時候面不改色。
  • 2019年華晨宇最後一波演唱會,是什麼讓粉絲「誇下海口」?
    華晨宇海口演唱會可太有梗了!11月15日起,華晨宇海口火星演唱會連開三天,火星人跟隨火星國王也已陸陸續續在海南登陸,讓這個平靜的小島一下子成為屬於「花火」的城市。而這把「火」其實早就讓海口人民預熱起來,幾乎一座城都圍繞「華晨宇演唱會」這個主題運行,萬事俱備就等著華晨宇粉絲們的到來了。
  • 美國疫苗分發陷危機 政府與生產企業「踢皮球」
    美國疫苗分發進程可謂「一波三折」。當地時間12月14日,美國正式開始大規模分發並接種疫苗。截至目前,疫苗分發狀況頻出。多州報告民眾接種疫苗後存在不良反應;由於運輸過程中儲存溫度過低,運往兩州的疫苗不得不送返廠商。如今,多州政府又被告知,第二批疫苗發貨量將大幅度減少。
  • 黃大仙跟人討封是真的嗎 誇下海口封大仙
    黃大仙跟人討封是真的嗎 誇下海口封大仙時間:2017-08-30 21:08   來源:悟空問答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黃大仙跟人討封是真的嗎 誇下海口封大仙 很多小夥伴應該都聽過千年黑,萬年白的故事吧!不過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說法,有說是狐大仙,有說是黃大仙的。
  • 川普拒絕下臺怎麼辦?拜登對策:不理他
    他們表示,拜登在總統競選中得到的一個教訓是,和川普過招基本沒什麼好處,而且美國人民也逐漸不再喜歡看他搞事情。二人的緊張關係將在1月6日達到頂點,屆時國會將正式批准拜登獲勝,川普的支持者將在總統的鼓動下在華盛頓街頭舉行抗議活動,並在參眾兩院內部發動抗議活動。拜登的顧問凱特·貝丁菲爾德說,拜登一直「堅持認為,我們不會每天都和唐納·川普胡攪蠻纏。
  • 印度誇下海口,聲稱自己的核彈頭數是鄰國的6倍!並且還會擴增
    印度誇下海口,聲稱自己的核彈頭數是鄰國的6倍!並且還會擴增。通過印度以往的一些「騷操作」,我們不難發現,印度是一個非常喜歡說大話且不靠譜的國家,這與印度人的盲目自信有著很大關係,而近段時間印度頻頻在邊境地區鬧事,為了增長自己的士氣,果不其然又誇下了很多海口,其中一條最引人注目,那就是印度聲稱自己的核彈頭數是鄰國的六倍還要多,並且該說法還得到了國際上一些國家的認可。
  • 那個曾在節目中誇下海口,要在5年內超越周杰倫的他,如今成這樣
    那個曾在節目中誇下海口,要在5年內超越周杰倫的他,如今成這樣記得上學那會,一種叫MP3的東西風靡了整個學校,那會手機的使用率還沒有那麼普遍,所以MP3成為了很多學生們最喜歡的一種電子設備。不管是《雙節棍》還是《七裡香》又或者是那首誰都能哼唱幾句的《稻香》,都是讓人印象深刻的,就算是十幾年過去,很多人心中那首最愛的歌依舊是當年周杰倫的那些「爛大街」的歌。作為流行音樂市場具有指標性的一名原創歌手,並且同時作為影響華語樂壇最深的音樂人,周杰倫將中西音樂文化相結合,形成了一種R&B的音樂形態,正是因為這樣,周杰倫奠定了他在華語音樂界的地位。
  • 誇海口,把自己「誇」進局子
    因定做購買來不及,詢問韓某是否能弄到垃圾桶。韓某稱自己和溪湖區城建局環衛處有關係,要幾個垃圾桶不是事,明天就給要幾個來。事後一想自己誇下海口,也不認識城建局的工作人員,在左右危難之際,決定半夜去偷幾個垃圾桶圓謊。本想用幾天就歸還。沒想到是防疫設施,感覺非常後悔。等待他的將是牢獄之災。警方提示:盜竊公共設施屬於違法犯罪行為,盜竊疫情防控所用設施,妨礙疫情防控,酌情從重處罰。
  • 誇下海口,質疑角色沒底線!張萌的「套路」你看懂了嗎?
    誇下海口,質疑角色沒底線!張萌的「套路」你看懂了嗎?8月4日,張萌在網上的一篇言論引起了諸多網友的攻擊。雖說自己是製片人的身份,但同時也是演員的身份,站在這個角度上來考慮的話,實在不應該說出這樣的話!當她自己誇下海口說絕對不會出演林有有這個角色的時候,其實也是在否定自己之前所飾演過的渣女形象。畢竟大眾對壞女人的印象無非就是破壞別人感情的第三者,她既然有過演繹這樣角色的經歷,又何必這樣誇海口,說自己絕對不會出演呢?其實看過張萌這幾次的道歉,大眾對於她的印象似乎也加深了許多,所以在她道歉的時候,許多人也都覺得似乎就是她的套路而已。
  • 洪水滔天只顧自己 美國「疫苗民族主義」危害大
    為此,美國政府專門成立了一個名叫「曲率極速行動」計劃,通過政府整合所有資源,以推動疫苗快速上市。該計劃由四星上將古斯塔夫·珀納牽頭,主要工作就是給製藥公司提供資金支持,以及官方招募試驗志願者。截至目前,該計劃已經招募了超過15萬志願者。
  • 拜登剛誇下抗疫海口,美國就傳出4場重大危機,一個比一個棘手
    就目前形勢而言,等到川普任期結束後,拜登將成為美國新一任總統。最近這段時間,拜登正在為自己繼任總統做準備工作。據環球網消息,12月7日當天,拜登就發推特向美國人民承諾「要結束這場新冠疫情」。不過拜登沒料到的是,自己剛誇下抗疫海口,美國就傳出了4場重大危機,一個比一個要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