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學子李浩霖:飛出大山,圓夢清華

2021-01-10 瀟湘晨報

困難的家境拴不住翱翔的翅膀,費縣梁邱鎮馬蹄河村李浩霖以高出錄取投檔線32分的好成績被清華大學經濟、金融與管理類專業錄取。他也因此飛出大山,飛向更廣闊的天空。

夢想成真貧困農家飛出清華學子

從臨沂出發,沿著解放路一路向西,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就來到費縣梁 邱鎮馬蹄河村。在這個依山傍水的小村莊,李浩霖家幾間平房顯得有點破舊 ,但卻收拾得很乾淨。

李浩霖去青島參加集訓了,家裡只有他的爸爸和媽媽。說起李浩霖被 清華大學錄取的事,兩人難掩喜悅之情。李浩霖的爸爸李以海更是用「像做夢一樣」來形容自己的心情。

「好好上學,上不好就下來打工!」這是李以海對兒子說的最多的一句 話。李以海說,自己是初中學歷,孩子媽媽只上到小學二年級,平時對孩子 的學習也幫不上什麼忙,了解的也不多,本以為他能考上一所普通大學就已 經很好了,沒想到孩子能考出這樣的好成績,確實給他們帶來了很大的驚喜 。親戚朋友得知孩子被清華大學錄取的消息後,也紛紛前來祝賀,這讓李以 海有點應接不暇。

在李浩霖的房間裡,掛著一個個獎牌和參賽證件,這些都見證著他 的努力和付出。費縣第二屆全民運動會冠軍,山東省體育競賽第一名……此 外還有2019年山東省第十四屆學生運動會運動員證、2020年北京大學及清華 大學冬令營營員卡等證件。

「我覺得心態最重要,把心態放平,能發揮出正常水平就行。」李浩 霖說,自己在學習和鍛練時也曾經遇到過迷茫和瓶頸,好在及時調整,不斷 改進,才取得今天的成績。對於清華大學這樣的高等學府,李浩霖坦言,以 前沒敢想過,在老師的鼓勵和幫助下,經過一步步的努力,一次次的比賽才 感覺夢想越來越近,最後夢想成真。以至於在查詢文化課成績時,他都激動 得跳了起來。

媽媽患病無暇照顧他是父母眼中最懂事的孩子

李浩霖是一位標準的留守兒童,他還有一個姐姐。在他剛上小學時,父 母就背上行囊到濰坊打工。他和姐姐跟著年邁的爺爺奶奶生活,日子雖然過 的清苦,但是爸爸媽媽也時常回家來看望他們。為了方便照顧李浩霖上學, 2012年,父母給他辦理了轉學,將他帶到了濰坊。然而這一切的平靜被媽媽的一場大病給打亂了。2013年,在外務工的媽 媽突然腹部疼痛難忍,送到醫院被診斷為膽囊結石和肝內膽管結石,為清理 結石,媽媽進行了一次大手術,切除了肝的三分之一和膽囊,此後一直服藥 。

「你看,就是這樣一小瓶藥,200多塊錢,一盒藥只能吃8天……」媽媽 指著其中一個藥盒說。儘管手術後一直服藥,今年春天病情又一次復發,差 點丟了性命。現在除了服用的藥物增多了,還要定期進行複查,為了治療, 先後花了20餘萬元,這對於一個農村家庭來說,無疑是個大數字。媽媽患病後,李浩霖的爸爸就沒有去外地打工,而是就近選擇在臨沂 一家板材廠上班。2014年,李浩霖轉回費縣上學,從上初二就開始住校,並 且在姐姐的帶動下,他也喜歡上了跑步,有時候看著姐姐參加體育訓練,他 也會忍不住去跑上幾圈。

對於李浩霖從什麼時候開始參加專項訓練的,孩子參加了哪些競賽,李 以海和妻子並不很清楚,孩子平時住在學校,他們也幾乎沒有過問過孩子學 習的細節,就連整個高中三年,李以海也僅僅是參加了一次家長會。

"李浩霖從小就懂事!"李以海和妻子異口同聲說到,因為知道媽媽生 病,外面學習和訓練的辛苦,他回家後從來不說,每次都是報喜不報憂。一 直到高考查詢成績,他們才知道兒子考上了這麼好的學校。

能吃苦,有耐性他是老師眼中的「好苗子」

在費縣一中劉敬才老師的眼裡,李浩霖是一個「好苗子」。他吃苦耐勞、自律性高,是個懂事勵志的好孩子。說起劉老師和李浩霖結緣,還得從五年前算起,那時候,李浩霖的姐姐也是劉敬才老師的學生,去找姐姐玩的 李浩霖一眼就被劉老師看中。

"這個孩子有潛力。"劉老師說。當時李浩霖還在另外一所學校讀初二 ,從此周末和節假日的時間,他就帶著李浩霖參加一些身體素質練習。很快 ,李浩霖考進費縣一中,迎來高中生活,而劉敬才老師也成了他的專業教練 。

就這樣,別人還在睡夢中的時候,李浩霖已經出現在學校操場,為了 不耽誤文化課的學習,他每天早晨提前半個多小時起床來完成當天的訓練任 務。在訓練中,劉敬才老師發現,李浩霖非常擅長中長跑和競走項目,是個 難得的「好苗子」!

在劉老師的帶領下,李浩霖先後參加了省、市、縣各級比賽,均取得 第一名的好成績。在2019年山東省中學生運動會上,李浩霖一舉拿下5000、 10000米競走的第一名,因此獲得參加清華大學特殊類招生的選撥資格。

能有參加清華大學冬令營的機會,李浩霖既激動又興奮,這也給他帶來 了更大的動力,學習和訓練也更加努力。「能吃苦、有耐性」是劉敬才老師對李浩霖的評價。面對三伏天的高溫炙烤、三九天的刺骨嚴寒,很多學生選 擇了放棄,而李浩霖總是堅持到最後的人。競走比賽對動作的規範要求很是 嚴格,李浩霖就反覆強化每一個動作細節,直到完全掌握標準的動作技術。

正是因為對自己這樣的苛刻,在清華大學冬令營進行綜合測試時,他憑著過硬的技術和全面的素質成功過線,拿下了邁向名校的半張入場券。因為 清華大學對每一位特殊類考生要求都很高,專業考核過線後,文化課也需要 達到錄取投檔線才能最終走進清華園,對於李浩霖這樣的特殊考生,難度更高於單純的文化課考生。

「學校一直很重視文化課的教學,像我們這樣參加競賽的人,每次比賽回來,老師都會安排補課。」李浩霖說。書山有路勤為徑,通過了專業綜合 考試後,他就將精力集中放在了文化課的提升和鞏固上。每天早晨早起一個 小時,晚上晚睡一個小時,經過一點一點堅持不懈地積累,最終李浩霖的文 化課成績超過高考錄取投檔線32分,成功被清華大學錄取。

9月8日,李浩霖就要去清華大學報到了。在專業選取上,他選擇了經濟、金融與管理類專業。在攻讀專業課的同時,他還會繼續進行體育鍛鍊, 爭取登上更高更大的舞臺去展示自我、成就夢想,我們有理由相信李浩霖的明天也一定會更加絢麗多彩。

【來源:琅琊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清華農村生源重新超兩成,寒門出貴子更容易了嗎?
    隨著清華大學近幾年農村生源佔比逐年增加,長期以來「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論調有所回暖。然而,農家子弟上名校更容易了嗎?比例本科新生農村生源比例20.2%,這是清華大學近年來的新高。再往前看,2019年是19.3%,2018年是17.9%,呈逐年上升態勢。
  • 清華教授:清華也越來越多富人家孩子
    近年來,哈佛大學對入校的新生做了背景調查,發現有至少3成學生的父母,曾經是也是哈佛學子。而其他那些能被哈佛看中錄取的學生,大多數也都"非富即貴"。只有一小部分學生出身普通家庭,大部分孩子的父母不是商賈巨富,至少也是行業精英。那這是不是就說明,"萬惡"的資本主義真的是一切向錢看呢?事實上並非如此。
  • 百名寒門學子領到新安晚報「大皖」陽光助學金
    8月22日下午,2019新安晚報大皖·陽光助學金發放儀式在省圖書館舉行,50萬元善款,每人5000元,助力100名陽光學子的未來之夢。從2008 年到2019 年,大皖·陽光助學行動已經走過了12 年。12 年來,直接資助了1000多名寒門學子,把愛的陽光灑向江淮大地。
  • 湖南雙胞胎神仙學霸家庭曝光:一個清華一個北大,父母做夢都在笑!
    一個家庭同時出兩個學霸,而且還是清華北大,是種怎樣的幸福? 這種感覺,大概只有趙忠其知道。 在剛剛過去的2020高考中,來自湖南省慈利縣三官寺土家族鄉雙胞胎兄弟趙稞、趙棣分別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取。
  • 「寒門出貴子」真的很難嗎?這個朝代的寒門子弟,憑成績跨越階層
    近年來,我國「寒門再難出貴子」的感嘆越發強烈,可見,階層固化到了一個非常嚴重的程度。這種現象在才子頻出的宋代,也如此普遍嗎?No!「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這些經典詩句,正是出自於宋代。宋代是個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大量寒門子弟可以通過科舉考試實現階層跨越的特殊時代。
  • 熱烈祝賀求是學子施政宇、任綺詩等同學通過清華、北大三位一體...
    熱烈祝賀求是學子施政宇、任綺詩等同學通過清華、北大三位一體招生初審時間:2019-05-28 09:5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熱烈祝賀求是學子施政宇、任綺詩等同學通過清華、北大三位一體招生初審 熱烈祝賀杭州求是新理想高復施政宇同學通過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復旦大學
  • 寒門難出貴子?不能一概而論,應該看這三個因素
    寒門出貴子,良好家風帶給孩子的積極影響 興許我們常聽到父母說的一句話,「看看你哥,看看你姐,再看看你」,現在的孩子普遍都有兄弟姐妹,那就逃離不開親人間的對比,走出家門,就有了更多對比,對比他人的優點,糾結自己的缺點,那麼這就出現了這樣一個問題:孩子真的越來越墮落麼
  • 十堰「十八助」籌339.2萬元善款助1319名學子圓夢
    十堰市「十八助·希望工程圓夢行動」由十堰晚報·秦楚網與團市委、市希望工程管理辦公室聯合主辦,愛心企業國瑞陽光地產集團十堰有限公司獨家冠名。十堰晚報·秦楚網記者深入貧困學生家中調查採訪,在《十堰晚報》開設專欄,刊發貧困學生專訪20篇,在秦楚網開設「圓夢行動」專題,真實再現20名品學兼優的貧困學子寒窗苦讀、發憤圖強的經歷。報導贏得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愛心捐款源源不斷,使濟困助學、助人為樂的社會新風尚深入人心。國瑞陽光地產集團十堰有限公司積極投身於十堰公益事業活動中。
  • 「我的扶貧故事」寒門學子感恩情丨貞豐縣魯貢鎮坡扒村幫扶幹部王...
    2018年看《超級演說家》這檔節目時,一個寒門出貴子的話題觸動了我。同年,因脫貧攻堅工作,我也有幸結識了一位寒門子弟——岑家秀。  岑家秀出生於貞豐縣魯貢鎮坡扒村的一個貧困家庭,2014年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初次到岑家秀家,家裡簡陋但很乾淨整潔,牆面貼滿了獎狀。
  • 搭建愛心雙選平臺 助力寒門學子就業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有關指示精神,推動我省廣大家庭經濟困難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促進助學貸款「河南模式」良性運行,我們今天在這裡舉行雙選會,為學生和企業之間搭建交流互動的橋梁,為寒門學子創造就業平臺,為我省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人才保證,希望參加本次招聘會的每家企業和每位同學都能取得滿意的收穫。(記者 常城)
  • 裝臺原著:養出三觀不正的寒門貴女,是家庭深入骨髓毫無希望的痛
    刁菊花的行為是現實生活中,時常眼見耳聞的典型的寒門貴女。刁大順的悲劇,不是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也不是沒有穩定的工作,更不是必須靠下苦力吃飯,而是養出了刁菊花這樣的女兒。養出刁菊花這樣三觀不正的女兒或兒子,才是一個家庭最悲哀,最沒有希望的痛苦。囊螢映雪,鑿壁偷光,懸梁刺股,這些寒門學子刻苦攻讀的故事,曾經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 2020年儋州市「希望工程·圓夢行動」助學金申請延長至9月18日
    為助力我市脫貧攻堅工作,幫助家庭困難的大學新生圓大學夢,帶著眾多寒門學子的希望,7月8日,2020年希望工程圓夢行動再起航。 註:(1)「申請標題」自擬(如:實現大學夢、圓我大學夢等,只要與「2020年海南省希望工程圓夢行動
  • 用原創作品為學校代言 「清華體」怎樣煉成的
    在清華大學裡,坐落著一座紅磚青瓦的兩層小樓,在這裡,誕生了小五爺園、清華少年說、學生清華、紫荊之聲等眾多同學喜聞樂見的公眾號大V,更是誕生了清華學子專屬的「清華體」。「清華體」究竟是什麼?又是怎樣構成的呢?北青報記者近日走進共青團清華大學委員會一探究竟。
  • 高考學子乘風破浪「興才計劃」助力學子揚帆起航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脫貧攻堅決戰決勝年的大背景下,興業消費金融股份公司推出「興才計劃」,全力協助學子實現大學夢,確保孩子們的大學教育機會不受疫情「黑天鵝」影響。興業消費金融調研數據顯示,大學生在校四年開支達10萬到15萬元,約六成受訪者表示以上開支對其家庭造成了經濟壓力。
  • 清華校訓:「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八字真言,助你破解人生困頓
    清華大學,我想這是每一個讀書學子心中最嚮往的地方之一。清華大學始建於1911年,其前身名為清華學堂。從創建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百年以來,清華大學始終是我國的一流學府,是許多學子奮鬥的目標。清華屹立百年而始終站在教育的前沿,他的八字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也隨著清華大學的發展,矗立了百年。1914年冬,中國近代思想家、教育家梁啓超先生,在清華學校任教期間,曾做了一次名為《君子》的演講,在演講中,梁啓超先生對「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刊,君子以厚德載物」兩句話進行了深刻的闡釋。
  • 清華教授:我女兒正在成為「普通人」,是很多人一生達不到的高度
    01清華教授:我女兒正在成為「普通人」前段時間,清華大學副教授劉瑜老師的一段演講引發了廣泛熱議。她在演講中稱「我女兒正在成為『普通人』」,並主張要在「軍備競賽」的教育模式中鬆弛下來,要引領孩子發現自我,而不是必須考上名牌大學。
  • 楊東平:高樓PK大山?培養普通人無關階層和出身
    :不要站在高樓上,傲慢地指著大山》的網文走紅。作者的策略,是將主張給孩子寬鬆的教育、不一定非要考名牌大學的劉瑜與在貧困農村辦學、幫助女生走出大山的張桂梅同框,將這兩件不同性質、不同層面的事情並列,人為地製造知識精英與底層人民的「對立」,佔據道德制高點,傲慢地將劉瑜打為「站著說話不腰疼」的「精神貴族」,同時為「學歷軍備競賽」張目。
  • 清華3800餘名新生報到,生日後想上清華,要先吃得了清華的苦
    他們分別來自27個少數民族,達斡爾族、仡佬族、納西族、裕固族、景頗族、土族、水族…… 看完今年順利被清華錄取的學霸們個個身懷技能,且最小新生未滿15歲,屏目前的你是不是很羨慕呢? 但是,普通人能進入清華的都不是靠天才和運氣,因為鮮花和掌聲背後是用汗水和苦痛鋪出的路。
  • 省主席為了兒子走後門,想去清華當審計師。他冷酷無情,只說了一句話
    清華大學是清政府預備留美的學子儲備學校,所以在這裡的師資力量毫無疑問都是最好的,同時在這裡的學子也是第一批能夠得以出國留學的學生。無論是對於知識有所嚮往的讀書人,還是希望能夠擁有一個「清華畢業」的名頭,毫無疑問,清華大學的門檻高且難進。
  • 學子們:精神抖擻出徵,高山在等你,夢想在等你,遠方在等你
    學子們,準備好了嗎?01出徵學子們,第一次出徵了!此去徵途上會有人一路凱歌,也會有人從此百年孤獨。曾經最驕傲的青春記憶,就是揮汗如雨,想去努力地改變命運。縱然生而平凡,但為了跳出塵埃,毅然遨遊書海文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