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樺
父母課堂(ID:fumuketang)
原創首發
01
最近,江蘇南通一位媽媽分享了一段可可愛愛的視頻。爸爸單獨帶2歲女兒出門,最大的麻煩就是上廁所,趁著出門遊玩,爸爸向媽媽展示了原因。爸爸好說歹說,女兒就是不願意跟爸爸一起進男廁所,但是把她自己放在外面又不放心。
父女倆拉扯半天,小傢伙急得都出汗了
2歲的女兒口齒伶俐的說:我不要!那邊才是女廁所!
爸爸說:可是我不能去女廁所啊!於是,徑直拉著女兒去男廁所。
女兒說什麼都不肯進去,大聲說:我不要!我是女孩,不能去男廁所!
還奶萌奶萌的跟爸爸說:爸爸你想去廁所,就自己去嘛!幹嘛要拉著我去男廁所?
這位爸爸內急估計忍不了吧?
網友神評論
大家一致的態度是「媽媽教得好,寶貝這麼小就懂得男女有別!」「寶貝好可愛,堅持自己的原則!」
一般來說,3歲之前的寶寶就有模糊的性別意識,4、5歲之後的孩子就已經知道男女之間的差別了。孩提時期是孩子性別意識形成的關鍵階段,通常孩子的性別意識教育2歲就可以開始了,父母要充分重視孩子小時候的性別意識教育。看樣這位可愛寶寶的媽媽一定是這樣做的!
02
但是,現實中,很多媽媽性教育意識還是很模糊的!
前幾天,家裡暖氣不給力,我就去對面一家公共澡堂洗澡。一進去看見一位媽媽正在給自己兩歲左右的小女兒洗頭髮,聽著小孩子奶聲奶氣的聲音,坐在澡盆裡玩小鴨子,還挺感慨,有一種回到童年跟著媽媽去洗澡的感覺。
當時人還不少,大家都對這對母女投來微笑的目光,偶爾還有年紀大點兒的阿姨笑著逗幾句。可是洗著洗著,突然一抬眼,迎面走進來一個小男孩兒,感覺都有六七來歲了吧,光著身子跟著媽媽來洗澡,一進來很多人都感覺不自在,可是又不好說什麼!
這位媽媽可不在乎別人尷尬的眼神,一把拉過兒子開始給他洗頭髮。一位四十多歲的大姐忍不住說:「這孩子多大了啊,長得高高壯壯的,我兒子像他這麼大的時候,都不願意跟我來澡堂。」當時在場的人都聽出來了,這話的言外之意大概是:「都這麼大了還跟著媽媽來女澡堂,有點不應該啊。」可是那位媽媽絲毫沒有領會,回答說:「我們家孩子過了年就是個子高,學習也好,從小就是我給他洗,習慣了。」
聽完這句話我們幾個人面面相覷,只好加快各自的速度,趕緊回家了事。
在對待大孩子分浴、分廁問題上,很多父母都認為小孩子什麼也不懂,過早地談性別意識反而對孩子成長不利,所以他們普遍否定兒童有性心理問題。有的父母則認為沒有必要對孩子進行性教育,孩子長大後自然而然就知道了。所以,像這位媽媽對兒童性問題閉口不談或聽之任之的父母佔了大多數。
03
看過一則報導,雲南一對00後13歲初中生發生性關係並懷孕、產下男嬰!新聞中的13歲初中生均為留守兒童,懷孕、生產過程父母都一無所知!所以性教育真的很重要,我們可以看看這三個合適的原則:
1、合適的年齡
從理論上講,男女的性別差異,特別是第一性徵,在孩子青春發育之前解答沒有問題,就目前社會文化的現狀看,對於男女第一性徵的差異,最好在5歲之前就給孩子解答。雖說性教育要相對超前一些,但也不能脫離孩子的理解能力。爸媽儘量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解答孩子的疑問。
2、合適的方法
在孩子5歲之前,可以用父母的身體說話,給孩子講解。但是5歲以後,採用圖書、音像資料及其他方法比較合適。
3、合適的內容
孩子的性教育,每個年齡段的內容應該有所側重。5歲前應該解決性別知識等簡單的問題。青春發育前,要進行性生理的教育;青春發育時,要進行性心理和性道德的教育。
記住!性,是孩子成長教育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