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樂視與融創針對「戰略投資暨合作」召開發布會,融創將投入150億元,用於投資樂視網及非上市業務。1月16日,樂視網復牌一度大漲超過8%,中午收盤漲幅縮小至3.80%,不料收盤時下跌1.12%;而投資方融創中國在港開盤時就暴跌近9%。
孫宏斌說,初次相見,他覺得自己和賈躍亭「氣場特別合,都不怕死」。而兩人的氣場之合從兩人的星座上也可略見一二。
孫宏斌是處女座,處女座很難下定決心跟一個人,如果定下了,那一定是真愛。
這點從他欣賞賈躍亭的企業精神以及下定決心入股樂視這個決定就能看出。
而賈躍亭是水瓶座,腦子裡的創意也很多,但很怕被束縛。
這也能從樂視的涉獵之廣,以及絕不放棄樂視控制權的決心中看出。
兩人的組合是個充滿吸引力的組合,但兩個星座相差夠遠,所以爭執也是難免,未來的合作會怎樣,也未可知。
從未做過非地產業務投資的地產「併購王」融創,突然輸血樂視。
1月15日下午,樂視與融創針對「戰略投資暨合作」召開發布會,融創將投入150億元,用於投資樂視網及非上市業務,樂視第一次迎來了發展歷史上真正意義的第二大股東。
融創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孫宏斌對此次戰略投資做了兩個重要的概括:首先,這是融創首次投資房地產以外的項目,這是基於對賈躍亭本人、樂視模式的認可;其次,投資不會改變賈躍亭作為實際控制人的局面,也不希望改變這個具有戰鬥力的團隊。
1月16日,樂視網( 300104.SZ )復牌一度大漲超過8%,中午收盤漲幅縮小至3.80%,不料收盤時下跌1.12%;而投資方融創中國(1918.HK)在港開盤時就暴跌近9%,後午盤收窄至下跌6%左右,收盤時下跌8.37%。
不管兩人是因為氣場合還是因為什麼,都改變不了資產布局改變的事實,其實不光融創,近年房企「去地產化」的形勢正在形成。
萬達在14日的年會上,王健林正式宣布萬達商業向輕資產轉型成功。
報告顯示,2016年,萬達服務業收入佔比55%,歷史上首次超過地產,未經審計的淨利潤也大於地產,萬達提前一年實現了轉型階段目標。
2016年開業的50個萬達廣場中,已有21個屬於輕資產。2016年第4季度,萬達商業與中信信託、民生信託、富力集團等籤約90個萬達廣場,投資合同達1050億元。2017至2019年,每年開業交付30個萬達廣場給投資方,淨租金雙方分成。這種輕資產模式稱之為「投資類萬達廣場」。另外,萬達商業輕資產還探索出另一種模式——「合作類萬達廣場」,就是對方出地又出錢,萬達負責設計、建設指導、招商運營,淨租金雙方7比3分成。
同時,文化產業2016年收入佔萬達集團整體收入比重超過四分之一,已經真正成為萬達的支柱產業。
2016年逃離地產圈的還有很多:
聯想控股,剝離房地產開發業務後,將戰略投資聚焦於「消費與服務」,包括:金融服務、醫療服務、現代農業和食品以及創新消費等。
物產中大,轉讓旗下多家地產公司資產後,退出房地產業務向資產經營、物業服務、養老服務、代建服務等方面轉型。
中航工業,剝離公司房地產開發相關業務和資產後,戰略將聚焦物業。
資產管理,重點發展物業以及設備設施管理、資產經營以及客戶一體化服務外包三項核心業務。
蘇寧環球,作為江蘇規模最大的民營房地產企業,在年中發布轉型戰略計劃中提出,降低地產板塊比重,聚焦大文體、大健康、大金融。
金成集團,將手下兩個地產項目全部出手融創後,宣布去地產化,把重心逐步放到教育和健康上。
對於「去地產化」各家老總也都有自己的判斷:
孫宏斌表示,房地產行業2015年銷售是8萬億元,2016年是15萬億元,今後會保持在11萬億左右。進入10萬億的量級後,整個行業繼續保持增長很難,未來行業是特點是大公司好做小公司難做,中國前10名房地產公司會佔據40%市場份額。一方面,這對融創這樣的公司來說是個巨大的機會,融創會持續快速的增長,他仍然看好這個行業,另外一方面,如何做增量,投資增量業務,在他看來也是大型地產公司應該前瞻考慮的問題。
王健林則表示:萬達從地產開發退出不是對中國房地產看空,主要考慮了兩點:
一是中國房地產開發的周期性太強,中國地產好年景沒有持續四五年的時候,基本上三年左右來一回調控。行業周期性太強,造成現金流不穩定,預期也容易經常發生變化。
其次更重要的是萬達已經可以靠品牌掙錢了,過去靠賣住宅、商鋪的錢來建萬達廣場,現在設計運營就可以分得很大一杯羹,何樂而不為?合作類萬達廣場,兩個就頂一個重資產萬達廣場,投資類萬達廣場大概不到三個頂一個重資產萬達廣場。現在把輕資產廣場的量做上去,和我們自己每年開發20個重資產廣場有什麼區別?而且這樣做的話風險還小。
重資產受制於房地產周期,市場火的時候房子賣得很好,現金回流很快,發展起來容易。但我們分析中國房地產已走到供需平衡的拐點,躺著掙錢的高利潤時代已經過去,今後房地產要靠品牌、定價、營銷等方方面面都做得好才行。重資產模式雖然還能發展,但難度在加大。要快速擴大規模,就要轉型輕資產。重資產主要看房價,銷售利潤高才能投資,難以進入三四線城市發展。輕資產因為是純投資不銷售,不需關心房價,只要城區人口夠多,租金回報比合適就可以做。
兩位老總都很直接的道出了地產行業的難處。如今城市化進程隨著工業化結束開始了大幅放緩,經濟增長下行壓力越來越大,且面臨轉型挑戰,種種因素加在一起,使得支撐樓市繼續上漲的動力不足。且政府去年的一系列調控嚴抓嚴打房地產行業,終止了地產行業的暴利時代。
誰也不是傻子,好做的生意為什麼不做?儘管對於「去地產化」,每位老總都口徑一致,依舊看好中國房地產市場,只不過落到實際就像李嘉誠近日在某採訪中所說的那樣:「哪裡有回報我就去哪裡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