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兒重慶話,是什麼意思,有何故事
文/@成長新視點
么兒重慶話,就是心肝寶貝的意思。在過去,么兒是長輩對下輩的愛稱,父輩在稱呼最小的兒子,會叫么兒;稱呼女兒的時候,也會叫么兒;祖父輩老人,稱呼喜歡的孫子時,無論男女長幼,也會稱呼么兒。
普通話和重慶話的么兒意思對比
么兒,雖只兩個字,卻蘊含著長輩對晚輩連綿不絕、情真意切的情感,是長輩的愛最簡單、直接的表達方式,也是長輩對子孫們稱呼最為頻繁的詞語。
一、重慶話的來源。
在明代,大量湖南,廣東籍居民進入重慶,曾經一度佔重慶市區人口的40%以上,為此,渝西地區有大片客家話區和老湘語區。
重慶話,是湖廣話為基礎,自古受周邊地區方言影響,部分中古見系字不顎化(即仍舊保留唐宋聲母),入聲字弱化為喉塞音,這是比普通話存古的象徵。
重慶話
重慶話,隸屬西南官話,與其它分支有許多共同之處,部分白讀音和聲調繼承了明朝官話的特徵。它受粵湘兩地方言影響明顯,較西南官話其他方言硬、直、平。在渝東北地區,還有閩方言區,在一些發音上與市區又有所不同。
在抗日戰爭和三線建設內遷時期,又有大量的上海、江蘇和浙江居民進入重慶,帶來了「格式」(意思是標緻)、「轉來」(意思是回來)和「行式」(意思是能力強)等吳語詞彙,並成為了重慶話的一部分。
二、重慶人說話特點。
狹義的重慶話,專指重慶人的「言子兒」,即歇後語或陷語,於諧趣幽默裡見智慧,為重慶方言的一大特殊現象。重慶人受地域氣候和飲食文化等影響,說話有四個特點:
1、語速直、快、急,跟重慶火鍋一樣直爽、火辣,一般人聽起來跟不上速度。
重慶方言
2、兒化音特別多。如么兒、妹兒、哈兒、龜兒等。
3、說話場景比較怪,感情越好的人說話,給人感覺罵得越兇。如好兄弟打電話、見面,開口就是:你個龜兒,最近又在瞎忙撒子嘛?電話也不給老子打一個!
4、帶有典型的袍哥文化或碼頭文化,語言粗魯直白。
三、重慶人說么兒的深意。
「么」,在重慶話裡是最小的意思,老「么」就是最小的孩子。「么兒」是最小的兒子,「么女」是最小的女兒。
重慶人有「皇帝愛長子,百姓愛『么兒』」之說。皇帝立太子往往選長子,立了太子就是國家的儲君,當皇帝指日可待,所以皇長子地位極為顯赫。在百姓心中的「么兒」最受寵愛,家庭地位是比較高的,父輩也看得最嬌,會投入更多的關愛,寄託更多的希望。
皇帝
過去的家庭,子女較多而生活困難,好吃、好喝、好穿的都會先給「么兒」,因為弟弟年紀最小,全家人的憐愛往往就匯聚到「老么」一個人身上。之後,生活條件改善了,但父母長輩和哥哥姐姐還延續愛護「老么」的習慣,即使長大成人,也是如此。
計劃生育實施以來,家家只生一個孩子,無論男女,更受全家人百般疼愛,「么兒」的含義隨之改變,無論男孩女孩都叫「么兒」,「么兒」也就成為了獨生子女的統稱,就是家裡的小皇帝。
四、新時代稱呼么兒的含義。
隨著時代的發展,么兒這個稱呼,已經不僅僅是父輩或祖父輩對子孫輩的稱呼,使用人群和對象也在不斷變化,除了「么兒」的本意,還包含了其他意思。
母親和么兒
一是年輕一代情侶之間的互相稱呼,表示喜歡和疼愛的意思。
二是閨蜜之間的暱稱,不稱呼名字,直接說么兒,有「親愛的」意思。
三是對別人帶有侮辱性和歧視性的稱呼,意思是「龜兒」。
四是有的人飼養寵物,對自己喜愛的寵物,如小貓、小狗,也會稱作「么兒」。
五是人們在說阿拉伯數字「12」時,也會說「么兒」,「1」稱作「么」,「2」稱作「兒」。
結語。
么兒,是父輩手心裡的寶,是長輩心肝上的肉。
母親和么兒
重慶是一個移民城市,具有獨特的語言風格和文化特色,么兒這個稱呼的演變,也算是一種文化演變和時代變遷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