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熱議穩就業 提高供需契合度 實現高質量就業

2021-01-11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在深全國人大代表們在分組會議中熱烈討論。深圳特區報特派記者 何龍 攝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代表委員熱議穩就業

&nbsp&nbsp&nbsp&nbsp提高供需契合度 實現高質量就業

&nbsp&nbsp&nbsp&nbsp深圳特區報北京2019年3月7日電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引人注目地首次將就業優先政策置於宏觀政策層面,強調穩增長首要是為保就業。在「六穩」工作之中,穩就業排第一。穩就業成為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建言的熱點話題之一。

&nbsp&nbsp&nbsp&nbsp地方政府要有新擔當做好職業技能免費培訓

&nbsp&nbsp&nbsp&nbsp全國人大代表楊飛飛建議,要以現代職業教育的大改革大發展,加快培養國家發展急需的各類技術技能人才,讓更多青年憑藉一技之長實現人生價值。在穩就業方面,政府可以抓好職業技能培育工作。他說,深圳市龍華區委區政府通過免費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舉辦職業技能競賽等舉措,在轄區營造出重視人才崇尚技能的濃厚社會氛圍,激勵和帶動了一大批技能人才快速成長。

&nbsp&nbsp&nbsp&nbsp「落實好政府責任,是實現『穩就業』的有力保障。」全國政協委員、民盟四川省委會副主委張力認為,目前我國就業局勢總體穩定,但「穩中有變、變中有憂」。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同,「變」和「憂」的情況不一,迫切需要各級地方政府切實履行好本地區穩就業的主體責任。建議充分發揮市場在人力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加強人力資源市場供求分析和預測,強化公共就業創業服務,為企業和勞動者提供更加精準、高效的服務。

&nbsp&nbsp&nbsp&nbsp教育機構要有新思路建設學校就業網絡

&nbsp&nbsp&nbsp&nbsp一方面是企業喊招工難,一方面是學生說好工作難找。問題出在哪?

&nbsp&nbsp&nbsp&nbsp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建宇說,當前就業結構性壓力較大,就業難和招工難並存。要把握我國經濟正在向高質量發展轉型升級的趨勢,做好各個就業人群需求端與供給端的匹配。

&nbsp&nbsp&nbsp&nbsp「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是高校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重要使命。」全國政協委員、南京財經大學校長程永波表示,作為培育人才的高校工作者,更要時刻關注就業問題。

&nbsp&nbsp&nbsp&nbsp「當前,我國經濟正處於增速放緩、結構加快調整的關鍵時期,發揮就業的『穩定器』作用尤為重要。」程永波提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更為迫切,就業的規模與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高校在人才培養上要敏銳地捕捉科技發展的熱點,精準地調整專業結構,科學地改進專業設置,多開設一些產業轉型、技術進步所急需的課程與學科,提高人才培養和社會需求的契合度。

&nbsp&nbsp&nbsp&nbsp「建議積極開拓市場,進一步加強就業網絡建設。」全國人大代表、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李勤說,職校要為畢業生就業提供更優質的服務,要重視學校就業網絡的建設,要密切學校和用人單位之間的關係,為畢業生就業提供更廣闊的天地。

&nbsp&nbsp&nbsp&nbsp企業要有新作為以高質量發展創造崗位吸納人才

&nbsp&nbsp&nbsp&nbsp全國政協委員,澳門工會聯合總會會長陳錦鳴表示,推動就業的重要力量來自於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民營企業提供了80%的就業崗位,吸納了70%以上的農村轉移勞動力,新增就業90%在民營企業。民營企業發展得好,就會增加用人,就業率自然會相應提高。

&nbsp&nbsp&nbsp&nbsp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保利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念沙表示,在「穩就業」上企業發揮重要作用。要加強業務創新,優化配置人力資源。要提升職工交流轉崗的承受力,降低人力資源流動的摩擦係數。通過創新培訓內容和方式,使職工接受培訓成為常態,提升職工素質和技能,可以在更廣的領域實現再就業。

&nbsp&nbsp&nbsp&nbsp全國人大代表、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表示,企業作為市場的主體、擴大就業的主體,就必須要通過持續創新激發企業活力,通過擴大投資來帶動就業。今年,蘇寧史無前例地制定了新增8萬人、員工增幅32%的就業目標,目的就是希望通過持續的創新創業,通過穩定的投資,推動持續的發展。「當聽到將就業優先政策置於宏觀政策層面時,給了我非常大的觸動,感覺我們不僅走對了,而且走得更加堅定了。」(特派記者 石義勝 周元春 方慕冰 蔡青)

相關焦點

  • 溫州:多措並舉穩就業,託起民生基本盤
    就業一頭牽著家計民生,一頭關聯經濟大勢,是最大的民生。今年以來,溫州市人力社保部門把穩就業和保就業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多措並舉託起民生基本盤,實現「穩穩」的幸福。打出「組合拳」,實現就業形勢總體穩定今年以來,市人力社保局結合疫情防控新形勢、新要求,認真落實「六穩」「六保」工作要求,精準打好穩就業保民生「組合拳」,有力有序推動應對疫情穩就業保民生工作。一年來,全市就業規模不斷擴大、就業結構逐步優化、重點群體就業基本穩定、就業質量明顯改善。△截至12月底,全市新增城鎮就業14.16萬人,同比增加19.4%。
  • 雞西市雞冠區發貸款送崗位多措並舉穩就業
    黑龍江日報9月15日訊 在「穩就業、保就業」工作中,雞西市雞冠區多措並舉用創新的穩就業舉措跑出「雞冠速度」。為讓就業困難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雞冠區對暫時難以外出又有就業意願的農民工,就地就近推薦崗位;對面臨返貧風險的貧困勞動力、暫時難以外出務工的貧困勞動力和農民工,開發102個臨時公益性崗位,以及1298個小區樓長和卡點防疫崗位進行託底安置。個體經營業主趙爾臣在福興天地小區創辦了「爾晨造型工作室」,直至4月份才恢復營業,面對每月的房費、店員的工資,剛剛創業的他感到了極大地壓力。
  • 穩就業保就業 益客食品堅守初心與擔當
    穩就業就是穩民心,保就業就是保民心,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疫情穩定以來,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湯澗鎮為推動各類生產企業復工復產,更好帶動穩定就業惠民生,在防疫物資協調保障、企業招工、復產幫扶指導、企業融資等方面全面發力,以最「硬核」、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全力以赴幫助企業安全有序復工穩崗生產,群眾就業有增收渠道。
  • 2018年中國就業十件大事地方就業創新事件揭曉
    二、中央政治局會議將穩就業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國務院出臺促進就業若干意見,為做好新時代就業工作指明方向2018年7月31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要求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將穩就業擺在「六穩」之首,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 2021年山東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月曆來啦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小涵 通訊員 範洪豔 鹿斌記者從省人社廳了解到,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穩就業保就業決策部署,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與線上線下招聘等就業服務活動,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於開展2021年全國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的通知》(人社部函〔2020〕125號)精神,結合我省實際,確定
  • 杭州「穩就業保就業新政」發布 符合條件可申領就業、社保等補貼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  1月14日,記者獲悉,為應對複雜的疫情防控形勢,進一步做好穩就業保就業工作,杭州市人力社保局聯合市財政局、市商務局、市民政局、市農業農村局等部門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做好穩就業保就業工作的通知》(杭人社發〔2020〕121號)。
  • 2020年文山州29萬名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
    2020年,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緊盯脫貧攻堅任務,以更高的要求、更硬的標準、更實的舉措全力推動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實現29萬名貧困勞動力就業,有力促進了全州貧困人群增收致富。多渠道轉移外出就業。充分發揮東西部勞務協作機制優勢,加強與廣東、浙江、上海等沿海地區人社部門和用工企業聯繫,結合文山貧困勞動力特點,對有勞動力、能外出務工的,暢通鄉鎮內就地就近轉移、縣內城鄉間轉移就業、省內區域間轉移就業、省際間轉移就業、國際(區域)間轉移就業等「五種渠道」,實施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扶貧行動,落實外出就業交通補貼政策,鼓勵群眾走出家門外出就業。2020年,全州貧困勞動力省外轉移就業14.72萬人。
  • 58同城重磅上線普工招聘專場 助力製造業崗位人才穩就業
    展望"十四五"規劃,"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將引導未來五年中國經濟發展,在此基礎上,中國製造業企業將進一步擁抱新消費、打造新品牌、實現新智造。為了助推"雙循環"下的"中國智造"的發展,58同城推出普工招聘專場,向製造業企業輸送優質人才,並為技能型人才提供豐富的崗位,促進位造業人崗精準匹配,推動製造業企業在新年開好頭、起好步。
  • 深圳:牢牢穩住就業基本盤
    從2020年初疫情突襲愁訂單、擔心要裁員,到現在想方設法留住員工擴招人手,不少行業見證了就業市場向穩轉好的暖意。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穩就業、保就業成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重中之重。
  • 2019年廣東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月曆及內容一覽
    2019年元旦、春節期間,由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聯合當地殘聯組織開展,針對轄區內的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登記失業殘疾人、貧困勞動力,提供有針對性的援助服務,按規定落實就業扶持政策措施,努力幫助其實現就業。  ——春運組織有序流動。
  • 就業,插上致富的翅膀——5年,新鄉市轉移貧困勞動力252900人就業
    新鄉日報社為延津縣馬莊鄉野廠村引進江蘇徐州愛晶科技有限公司電腦配件加工項目,已經為村民提 供就業崗位50個。據悉,該配件加工項目最多可提供100個就業崗位,使他們實現在家門口就業的夢想。李青春攝本報記者 郭書武 實習生 李羚就業是脫貧攻堅治本之策。
  • 專科生契合度高的3類專業,就業率高、就業前景好,並不遜色本科
    現在社會上有一些本科生和專科生吐槽這個專業不好還有那一類專業不好就業,想要尋求一份工作好薪資高的工作,但是卻忽略了沒有什麼是一開始就一蹴而就的!如今的就業大環境壓力還是很大的,每年大學生畢業人數持續增長,不止專科生難就業,不少名校本科生同樣難就業。
  • 穩住「最大民生」基本盤——曲靖經開區就業服務綜述
    去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曲靖經開區就業中心按照上級部門的部署積極應對,全力落實「六穩」「六保」任務,著力做好就業服務工作,穩住了就業這個「最大民生」基本盤。
  • 市金融系統主動作為多措並舉穩企業保就業——為穩住經濟基本盤...
    受疫情影響,為穩住我市經濟發展的基本盤,市金融系統主動作為,金融管理部門發揮金融管理牽頭抓總的作用,帶領全市金融系統防疫抗疫,復工復產,穩企業,保就業,運用逆周期貨幣政策工具推動信貸投放,支持實體經濟、製造業和中小微企業的發展,為我市經濟發展貢獻金融力量,交上一份滿意的厚實的成績單。
  • 2020年,河南穩住了全省就業基本盤 城鎮新增就業122.59萬人
    1月11日下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2020年重點民生實事落實情況」之新增城鎮就業110萬人新聞發布會。2020年,全省城鎮新增就業122.59萬人,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11.45%。優先就業政策得到有效發揮據悉,2020年全省共減免企業養老、失業、工傷三項社保費563.89億元,惠及企業21.9萬家;累計支出穩崗返還資金64.24億元,惠及企業3.57萬戶、職工259.08萬人,穩住了市場主體,穩住了全省就業基本盤。重點群體就業得到有效保障針對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等,我省出臺相應措施,保證其就業得到有效保障。
  • 2020年河南新增城鎮就業122.59萬人
    河南日報記者 聶冬晗 攝  2020年河南省重點民生實事落實情況①  歲末年初,就業這個民生話題熱度很高。作為「六穩」「六保」之首的就業,在2020年情況怎麼樣?2020年實現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5.81萬人,累計轉移就業達3086萬人。為了兜牢困難人群就業底線,我省降低失業登記門檻,打通地域限制,全面推行告知承諾制,全年共幫助36.85萬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幫助12.22萬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零就業家庭實現動態清零。  一人創業,多人就業,扶持創業可以釋放更多崗位。
  • 搭建愛心雙選平臺 助力寒門學子就業
    河南省委高校工委專職委員賈修國,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王金法,國家開發銀行河南省分行副行長李少民,鄭州科技學院董事長劉文魁、黨委書記嶽修峰、校長秦小剛、常務副校長劉賽賽等出席雙選會開幕式。本次雙選會共邀請鄭煤集團等350多家用人單位參會,提供就業崗位1.1萬個,來自全省近萬名家庭經濟困難高校畢業生參會。
  • 今年我省將開展 這些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
    1月6日,記者從甘肅省人社廳獲悉,省人社廳於近日印發《甘肅省2021年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工作方案》,決定在全省範圍內組織開展2021年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為勞動者求職就業和用人單位招聘用工搭建人力資源供需平臺,全力確保就業局勢保持穩定。
  • 西安這場網絡招聘只提供就業見習崗位 參加見習可按月領生活補貼
    2020-09-20 17:41:41 來源: 看西安 舉報   為紮實做好「穩就業
  • 我省力促農民工好就業、就好業,2020年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5...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逯彥萃 實習生 莊詠一就業是最大的民生。農民工能否順利就業,關係到全省就業基本盤。為了讓農民工好就業、就好業,我省多措並舉,出臺政策、提供培訓,截至2020年年底,全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累計3086萬人,其中省內就業1850萬人,省外輸出1236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