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認為「內向」是不善交際的首要原因!實際上,內向的人並非不擅長交際。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很多內向的人平日裡喜歡一個人安靜地獨處,卻在社交場合沉穩地發表自己的言論,說得頭頭是道,令無數人拍手叫好!
在《進擊的心智》一書中,卻提到了一種人,天生不善交際。他們也許很渴望與人友好相處,卻時常領會錯別人的意思,儘管他們很努力,卻還是在不經意間就得罪了人,很難融入群體之中,他們才是真正不善交往的人。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一、四種「不善社交」的人,唯有最後一類人,才是真正不善社交
《進擊的心智》一書中,將不善社交的人分成了四種類型,他們看上去都喜歡獨自一人呆著,卻偏偏唯有最後一類人,才是真正不擅長社交。
其它類型的人,他們只要想融入團體,很容易就能與周圍人打成一片。那麼,究竟是哪四種類型的人呢?
1、內向宅
這一類人相當於「高敏感」類人群,他們本能喜歡安靜的地方,走近人群就會感覺害羞、忸怩。而社交場合也往往會使他們感到心力交瘁。他們需要在安靜的地方,單獨相處,才能給自己的精力充電。
但事實上,他們只是不喜歡社交,畢竟,社交會使他的精力損耗,讓他們感到疲憊不堪。然而,真正到某些場合,必須讓他們與周圍人打交道的時候,他們依然能夠與周圍人談笑風生,至少行為舉止得體,不會讓人感覺厭煩。
他們只是不喜歡社交,卻依然有社交的能力。嚴格意義上來說,他們還算是懂得交際的一類人。
2、社恐宅
這一類人往往患有「社交恐懼症」,他們討厭去人多的地方,也害怕參加聚會、站在公開場合演講。他們過度擔心自己在人群中被動接受各種評價,害怕自己的表現不好。
可是,他們一旦克服恐懼,站在百萬人的講臺上,依然能夠展現出色的社交能力。阻礙他們社交的,並非能力,而是內心深處的恐懼。
3、冷漠宅
他們往往以自我為中心,毫不顧忌別人的感受,經常做出各種傷害他人的事情。這一類人,往往存在「自戀」或「反社會」兩種極端的人格特點。
也許,他們毫不顧忌他人感受的行為會使周圍人感到厭惡不堪,但是,這種人依然擁有察言觀色的能力。他們能夠準確感受到周圍人的所思所想,準備把握人們的情緒。所以說,他們不是不擅長社交,而是不屑於社交而已。
4、尷尬宅
相比於前三類人,這種人才是真正的不善社交。也許,他們也許性格外向,也渴望擁有更多朋友。可是,他們卻時常領悟錯別人的意圖,無法準確捕捉到對方臉上的微妙表情,也無法理解社交語言裡的潛臺詞。
儘管,他們十分努力的渴望與更多人友好相處,可是,他的社交能力卻十分有限,經常遭遇別人的誤解,也很難融入群體之中。面對別人的社交信號,他們根本不知道該如何應付,經常在人多的場合不知所措。
儘管,很多人表面看上去不善社交,卻唯有這一類人,他們是真的缺乏社交天賦與能力。
二、按照「優勝劣汰」法則,為何不善社交人依然存在?他們又有哪些優勢呢?
社交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它意味著一個人的社會競爭力究竟有多少。很顯然,如果一個人缺乏社交能力,很難在社會上存活。這種能力關係到一個人的生存,在人類社會也顯得十分重要。
可是,為什麼不善社交的基因會流傳下來呢?
因為,這一類人往往擁有擅長社交的人,缺乏的獨特技能!
按照遺傳學的角度來看,這類人往往擁有獨特的思維模式。他們更容易關注細節,發現事物背後的獨特規律。系統化能力強的人,往往在科學或工程類崗位上表現優異。
曾經有調查顯示,這類人往往是工程師的後代,比擅長交際的人,更加擅長研究各種專業技術。這類人,往往擁有更加聰慧的大腦,而「系統化」一直以來都是人類十分寶貴的一種能力,推動著各種技術的發展與創新。通常情況下,他們會利用精湛的技術,彌補社交方面的不足。如果,他們從事專業技術方面的工作,即使在社交方面有缺陷,地位也不會太低,甚至會成為群體之中,不可多得的關鍵人才。
三、不善社交者,如何才能改善社交,更好地融入人群之中
即便如此,社交依然是非常重要的技能,關係到一個人的生存能力。那麼,如果你發現自己也是這一類人,究竟該如何改善自己與周圍人的關係,更好地融入人群之中呢?
《進擊的心智》從思維的角度,介紹了一些簡單可行的方法。你不需要花太多力氣,過多地改變自己,只要遵循這些簡單的方法,就會更好地融入群體之中。
1、簡單思考,嘗試將社交場景系統化
如果,你不擅長察言觀色,很可能會在人群中感到茫然不知所措。事實上,生活中,看似紛繁複雜的事情,也往往是有規律性的。你可以嘗試將社交這件事情製作一個系統,使它變得更加有規律性。
你可以嘗試多使用:「如果-那麼」的句式,用來描述即將進行的社交動作。嘗試設計一個「行動流程圖」,觸發接下來的行動。
比如,你可以試想一下,如果面前的人站在你面前,那麼你就要和他用眼神交流。如果他看著你,那麼,你就嘗試對他開口說話。
在社交中,你很可能過分專注於細節,而忽視了整體,那麼,一定要意識到這一點,嘗試放慢自己的思維,將細節的內容簡化,轉而專注到大而全的方向。你需要多觀察別人的表情、神態、肢體語言及環境,停止對細節的專注思考!
一定要多觀察周圍人的眼神、動作、舉止,嘗試更加系統、整體性的看待問題。
2、培養內在品德,日久見人心
與社交技能相比,人和人之間相處更重要的是內在的品德。高貴的人格,比暫時的花言巧語更容易贏得人心。
有三種高貴品德尤為可貴——公平、善良和忠誠。如果,你不擅長社交,也無需氣餒,多培養自己的品德,時間長了,人們就會漸漸對你了解,也能發現這些品德中的閃光點,願意與你相處。
不擅長社交,不是最重要的。真誠待人,嘗試與人友好相處,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希望別人如何對待你,你就必須用同樣的方法對待別人。不要過分奢求別人對你有何回報,保持一顆平常心,每天公正、平等、真誠、友善地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久而久之,你一定會贏得朋友,贏得大家喜愛。
3、擁有團隊意識,切勿單打獨鬥
如果,你不善於社交,千萬不要獨自打拼。你可以嘗試融入到團隊之中,努力和周圍人形成互補。
畢竟,每個人都有擅長和不擅長的事情,就像有些人天生擅長社交,有些人天生卻不擅長社交。但是,相信不善社交的你一定也會有獨具特色的專長,你可以在群體之中努力發揮特長。團體成員間相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才能走的更加長遠。
《進擊的心智》這本書從情緒、思維、行動等維度全方面介紹了如何構建嶄新的認知系統、升級心智,使你更加明智的生活。這本書由都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學博士魏知超和應用心理學碩士王曉微合著而成,無論從思維情緒,還是學習方法,生活習慣,社交能力等方方面面,都能帶給你全新認知。你可以在不同場景下,將書中的各種嶄新認知靈活運用在實際生活之中,使你擁有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