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血型竟可以與父母不同?

2020-11-22 新華網客戶端

        日前媒體報導了一則孩子與父母「血型不符」的新聞,引起公眾熱議。

        方先生在帶女兒看病時發現,自己是O型血,妻子是A型血,女兒卻是B型血。這一結果顯然違背了公眾所知的血型遺傳規律,令他疑慮重重。後經權威機構鑑定,確認女兒是方先生和妻子的骨肉。

        這是怎麼回事呢?

        1 血清學檢出的血型未必準確

        人的血型來自父母血型的遺傳,因此具有穩定性。人們所熟知的是ABO血型系統及Rh血型系統。其中,ABO血型婚配在後代身上所能產生的血型如下表所示:

        父母子女血型遺傳對照表

        父母血型 子女可能血型 子女不可能血型

        O+O O A、B、AB

        O+A O、A B、AB

        O+B O、B A、AB

        O+AB A、B O、AB

        A+A O、A B、AB

        A+B A、B、AB、O -

        A+AB A、B、AB O

        B+B O、B A、AB

        B+AB A、B、AB O

        AB+AB A、B、AB O

        從血型遺傳對照表中可知,O型血與A型血夫妻結合,其後代的血型只能是A型或O型,不會有AB型和B型。因此,方先生對女兒血型的疑慮是正常的,因為O型血與A型血夫妻不會生出B型血的後代。

        那為何方先生女兒的血型是「不可能的B型」呢?血型的複雜性可以解釋這一點。

        臨床上一般的血型查驗是血清學檢測,難以檢查到複雜的情況,只有用血型鑑定的金標準——血型基因檢測,才能查出真正的血型。通過血型基因檢測發現,方先生的妻子袁女士的血型並不是A型,而是AB亞型。AB亞型與普通的AB型還不一樣,它的A型抗原是正常的,但B型抗原表達極微弱。而O型父親和AB亞型母親是可以生出B亞型的孩子的。

        通過血型基因測序,發現方先生的血型基因是正常的O01/O01,袁女士的基因是A102/Bw11。袁女士的血型基因除了正常的A基因外,還有一條發生了突變的B基因,即Bw11基因。因此,夫妻倆的兩個女兒的基因型都是Bw11/O01,其中Bw11來自母親,O01來自父親。

        這種發生突變的Bw11基因極為少見。由於Bw11基因和A基因在一起時,B抗原表達極弱,A抗原表達正常,因此袁女士的血型用一般血清學方法檢測常被誤以為是A型,實際上她的血型應該表述為「ABw亞型」。

        再深入進行族譜調查便能發現,袁女士的母親血型基因正常,父親有一條同樣的Bw11基因,她的弟弟也有一條Bw11基因,因此袁女士的Bw11基因遺傳自父親。在明確了袁女士是ABw亞型,她和方先生的兩個女兒是Bw亞型後,未來如果遇到輸血情況就應特別注意。袁女士輸血首選ABw型血,兩個女兒首選Bw型血,三人都可選O型洗滌紅細胞血,但一般不選用普通AB型血或B型血。

        這件事還提出了一個關於「血型改變」的問題。如果父親或母親的血型基因發生突變,會導致後代的血型發生改變。所以,血型遺傳在穩定之餘,也有變性。

        2 血型還可能中途改變

        一般來說,一個人的血型是與生俱來的,終生不變。除了遺傳因素外,某些特定情況下人的血型可以發生改變,既可以是永久改變,也可以是臨時或短暫的改變。

        這首先體現在移植骨髓幹細胞的病例身上。人如果患了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血液病,機體的造血功能就會減弱和遭到破壞,而人的造血功能是由骨髓中的幹細胞來完成的。所以患者需要移植他人的骨髓造血幹細胞,當完成這個過程後,受者的血型就可能會改變。對此,國內外有許多臨床報導指出,接受骨髓移植後受者的紅細胞血型轉變為了供者的紅細胞血型。如供者是A型,不論移植前受者是哪一種血型,移植後都會變成A型。

        儘管現在的研究還沒有給出「血型改變」的完整答案,但通過一些事實和原理的推論可以初步給予解釋。因為對受者移植骨髓幹細胞主要是通過HLA(人類白細胞抗原)配型來進行的,所以受者與供者之間的ABO血型不合也可以移植。移植骨髓後,由於受者自身的造血幹細胞功能逐漸退化到完全喪失功能,紅細胞不斷衰亡,就由移植進來的供者的幹細胞擔當起造血功能。從而,新生成的血液紅細胞和白細胞就成為受者血液中的主要成分,其紅細胞上的抗原也會隨之發生變化,成為供者的抗原。同時,受者血清中原有的抗體也在逐步消失,於是受者的血型便慢慢轉變為供者的血型。

        那麼,這種血型變化是長久的還是短期的?如果受者的造血功能被移植進來的供者的骨髓幹細胞完全或大部分替代,那麼這種血型的改變就是長期的,除非受者自身的造血功能得到恢復,並在造血中佔主導地位。

        只是,這種血型改變最為現實的問題是如何給受者輸血。目前國內外研究的結論是,幹細胞移植者在血型未改變之前,還是按其原有血型輸血,如已轉變為供者血型就應按新血型輸血。但在每次輸血和使用血液製品前,都必須嚴格進行ABO血型的查驗,使用的血液和血液製品也要做技術處理,才可避免凝血反應的發生。

        血型還可以出現短期的或不徹底的血型改變。這種臨時改變血型的原因有多種,如嬰幼兒發育還未成熟、患病尤其是患癌、輸血、服藥以及接受放射性治療等,都可以在短期內改變或表面上改變一個人的血型。但這類血型改變僅屬於表現型的改變,不是基因型的變異。短暫的血型改變在病情得到控制後,大多數會變回原來的血型。

        這類血型改變也都是不徹底的。實驗證明,這些患者只有紅細胞上的抗原發生了改變或抗原性減弱,血清中的抗體卻沒有發生變化,唾液中的血型物質也沒有發生變化。因此為了輸血安全,鑑定血型必須做正、反定型,才有可能防止誤定血型,以免造成輸血反應。

        3 血型轉變可在體外實現

        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還有一種人為的「血型改變」,但本質上不是改變血型而是改變血液血型。例如,把抽出的B型血改變成O型血。

        血型是紅細胞表面抗原決定的,這些抗原其實是多種糖鏈結構。其中,O型血的結構成分最簡單,B型血比O型血多了一個半乳糖,而其他血型又多了一個到幾個糖鏈。如果把這幾種血型的基本結構比喻為樹,它們的不同之處就像一棵樹上長出了不同的分枝,只要把這些分枝剪掉,就能轉變成O型血。

        B型血比O型血在紅細胞表面最外端多了一個半乳糖,利用一種酶就可以把這個分枝剪掉,這個酶就是阿爾法半乳糖苷酶。它可以把B型血中最外端的半乳糖切除掉,使B抗原活性喪失,呈現O型血的典型特徵,也就使B型血轉變成了O型血。

        所以,這種方法改變的只是抽取出來的血液的血型,為權宜之計,是為應對血液儲備不足時的臨時措施,或者是用作研究,並非真的改變一個人的血型。

        總之,血型由遺傳形成,而這種遺傳是由基因來決定一個人的紅細胞、白細胞以及血小板上的抗原,從而形成自己的血型。血型不是簡單的型號分類,它的複雜性對人體遺傳和健康的影響還存在許多未知的可能,需要人類繼續探索。

        延伸閱讀

        血型與血型種類

        血型是指血液成分(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表面的抗原類型。通常我們所說的ABO血型是按紅細胞所含有的抗原來分型的。

        1920年,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的病理學家蘭德斯坦納發現,如果按血液中紅細胞所含抗原物質來劃分血型,就可以避免患者因輸血而發生血液凝集並導致死亡。具體的區分是以人血液中紅細胞上的抗原與血清中的抗體來定型。紅細胞上含有A抗原(又稱凝集原),而血清中含有抗B抗體(又稱凝集素)的稱為A型;紅細胞上含有B抗原,而血清中含有抗A抗體的稱為B型;紅細胞上含有A抗原和B抗原,而血清中無抗A抗體、抗B抗體的稱為AB型;紅細胞上不含A抗原和B抗原,而血清中含有抗A抗體和抗B抗體的稱為O型。

        因此在輸血前需要做血型鑑定,確保輸入同一血型的血,或雖不是同一血型但不會發生凝血反應的血,如O型可輸給A型、B型和AB型。

        1921年,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向全球推廣認同和使用A、B、O、AB四種血型,即傳統的ABO血型分類。由於在血型發現和分類上的貢獻,蘭德斯坦納獲得1930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並被譽為「血型之父」。

        但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發現除了ABO血型外,還有其他分類。1940年蘭德斯坦納和韋納又發現了Rh血型。到1995年,有23個紅細胞血型系統被發現,外加一個低頻率抗原組、高頻率抗原組和尚未形成體系的血型集合,抗原總數達193個。1958年,法國的道塞特發現第一個人類白細胞抗原(HLA)。

        截至目前,人類的血型分類已有ABO血型、Rh血型、HLA血型等多種血型系統。在生活和醫療中應用最廣的也是ABO血型、Rh血型、HLA血型,前兩者與輸血和妊娠密切相關,後者與器官、骨髓和幹細胞移植密切相關。

相關焦點

  • 滴血驗親不靠譜 血清學檢出也未必準確:孩子血型竟可與父母不同
    滴血驗親不靠譜 血清學檢出也未必準確:孩子血型竟可與父母不同 原標題:   張田勘  日前媒體報導了一則孩子與父母「血型不符」的新聞,引起公眾熱議。
  • 不同血型智力排行榜:父母是這種血型組合,孩子智商明顯遙遙領先
    執筆:邵菲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為人父母,都希望自家孩子能成為人中龍鳳,擁有過人的智商。但其實,孩子的智商如何主要取決於先天遺傳,其中,在一定程度上還受血型的影響。
  • 孩子血型可以與父母不同?關於血型檢測和改變,你需要知道這些
    日前媒體報導了一則孩子與父母「血型不符」的新聞,引起公眾熱議。方先生在帶女兒看病時發現,自己是O型血,妻子是A型血,女兒卻是B型血。這一結果顯然違背了公眾所知的血型遺傳規律,令他疑慮重重。後經權威機構鑑定,確認女兒是方先生和妻子的骨肉。這是怎麼回事呢?
  • 孩子血型不同,教育培養方式也不同
    >>>點擊返回血型遺傳規律表工具  說起孩子的血型,相信很多年輕的媽媽都不會陌生,孩子的血型和性格存在一定的關聯,不同血型的孩子在性格方面會有不同的特點,你了解嗎?大多數O型孩子不太認生,孩子們的天地中也有人與人的競爭,也有團體和團體之間的對立。O型孩子比較樂於搞這些活動,在父母保護較充分的環境中成長的O型孩子,可以毫不猶豫地在競爭中出擊,因為他們有父母的保護,一旦發生意外,他們可以馬上躲進來。  家庭裡,如果父母親對孩子有著比較穩定的愛的關係的話,O型孩子能比較容易理解父母的苦心,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就會日益加深。
  • 孩子血型不同,智商也不同,4種普遍血型,哪種血型智商最高?
    其實不管是有孩子的,還是沒有孩子的,都會有這樣的想法的,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孩子的智商高低,是跟父母有著一定關係的,就像是性格一樣,我們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受到了遺傳血型的影響,呈現出來的特質也是不一樣的,一直以來,血型和性格總是會被人們拿來討論,很多人都認為,血型不一樣,性格上也是不同的!有科學家表示:不同的血型,孩子的智商確實有不同。
  • 血型能影響孩子智商?若父母是這2種「王炸血型」,能贏在起跑線
    作為父母,大家對孩子最大的期望除了身體健康外,還希望他們擁有高智商。但你知道嗎?智商除了遺傳因素外,竟和血型也有著緊密聯繫!一、父母是這2種「王炸血型」,孩子佔優勢李梅和丈夫結婚3年後一直沒懷孕,後來因為輸卵管堵塞嚴重難以正常懷孕,最後不得不通過試管嬰兒技術生娃。
  • 不同的血型組合,會生出什麼血型的孩子?
    大家先來看看,下面這張表,列出了 ABO 血型對應的抗原和抗體。同型的抗原與抗體相遇,就會發生凝集反應,嚴重時可以危及生命。O 型血由於不含 A 抗原或 B 抗原,理論上可以輸給任意血型的人,被稱為「萬能輸血者」;AB 型血的血清中不含抗體,理論上可以接受任意血型的輸血,被稱為「萬能受血者」。
  • 寶寶血型和父母不同就不是親生的?看完就明白了
    原標題:寶寶血型和父母不同就不是親生的?看完就明白了 很多寶媽寶爸看到自己的寶寶的血型不一樣,就感覺好像出了問題一樣,其實這就是沒有了解血型,今天Tina就來給大家普及下血型相關知識,了解了也就不會大驚小怪了。
  • 孩子智商和父母血型有關?這兩種血型的父母有福了,看看是不是你
    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智商高人一等,其實孩子的智商也受遺傳因素影響,和父母的血型也有一定的關係。如果父母是這2種血型,剩下的孩子往往智商更高,不妨對照下自己。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聰慧過人,但大部分家長都不清楚,孩子的智商很大程度上由遺傳決定,統計學的結果顯示,父母的血型也會一定程度上影響下一代的智力水平。而以下這兩種血型的父母就有福啦,快來看看你是不是吧。
  • 父母是這兩種血型,堪稱完美組合,生出的孩子往往更聰明
    ,每個孩子的血型都是取決於父母,醫學上將常見的血型分為A、B、O、AB四種,而不同血型對應的智力水平不一樣,那麼什麼樣的父母血型配對,生出的後代更聰明呢?圖片均源於網絡 圖文均無關血型和智力的關係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不同血型的人群思維模式不同,智力水平也有明顯差異。四種血型所對應的智力水平依次是:AB型>O型>A型>B型。
  • 父母血型決定孩子未來性格,你家寶寶是哪種
    孩子的血型永遠是來自於父母的遺傳,是一種在我們出生時就已經被決定了的人體特徵。相同血型的人之間往往會有著很多共同點,比如性格、愛好等。根據遺傳學,通過父母的血型我們就可以推斷出將來孩子會是哪種血型,擁有什麼樣的性格特點!
  • 孩子智商和父母的血型有關嗎?夫妻是這些組合,孩子可能會很聰明
    其實,每個家長都希望生出健康聰明的寶寶,所以,表姐有這種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孩子的智商除了遺傳因素,還有很多其他的影響因素。最近,美國的科學家發現,孩子的智商可能與父母雙方的血型有關係。所以,從血型角度看,一些學歷不是很高的父母,也可以生出很聰明的孩子。一、哪幾種血型的組合,生出的小孩最聰明?
  • 不同血型的夫妻,生出的孩子是什麼血型?
    真相,總是超乎你的想像很多人都好奇,不同血型的人,生出來的孩子會是什麼血型,比如:老婆是 A 型血,老公也是 A 型,而孩子怎麼就成 O 型了呢?丁當「血型的組合可豐富著呢。根據人體紅細胞表面的 A 和 B 抗原不同,血型一般可以分為 A、B、AB 和 O 四種(還有其他特殊情況,這裡不多討論啦)。如果紅細胞表面只存在 A 抗原的話,就是 A 型血;只存在 B 抗原的,就是 B 型;同時存在 A 和 B 兩種抗原的,就是 AB 型;A 和 B 抗原都不存在的,就是 O 型了。
  • 孩子與父母血型不符就是非親生?CisAB型,你不知道的血型秘密
    我是AB型血,你是A型血,為什麼孩子會是O型血呢?我也不知道孩子的血型你怎麼解釋?肯定是醫院搞錯了!李先生還沉浸在初為人父的喜悅,看到孩子的血型報告與夫妻的血型大相逕庭時忍不住質問妻子。CisAB最特殊的特徵就是A型和B型基因位於同一條染色體上,兩個基因能同時從父親或母親中的一方獲得,也能同時遺傳給子女,因此,其ABO 血型的遺傳規律不同於普通人群,CisAB型的丈夫與A型的妻子,完全可能生出O型的子女。讓我們用圖片來更好的解釋吧!
  • 父母若是這兩種血型,生出的孩子智商往往更高,堪稱「強強聯合」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相信很多家中有娃的父母在輔導孩子學習上就能夠感受到一些不同,孩子們同樣坐在課堂中學習可是也有些孩子,父母在輔導他們作業的時候家中雞飛狗跳,相信這個時候父母就明白了智商差距。雖然是自己的孩子父母都會疼愛,可是如果孩子聰明自然也是一個優點和優勢。
  • 血型的秘密:父母的血型怎樣遺傳給子女?
    大家最為熟悉的是ABO血型系統和Rh血型系統,其中最常見的是ABO血型系統,分為A、B、AB、O四型;其次為Rh血型系統,分為Rh陽性和Rh陰性;另外還有MNS、P等極為稀少的血型系統。臨床輸血時,不同血型的血輸入體內,會產生嚴重的溶血反應,危及生命。比較特殊的情況是:AB型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液輸入,被稱作「萬能受血者」;O型可以輸出給任何血型的人體內,被稱作「萬能輸血者」「異能血者」。
  • 小學測試低年級孩子 遇情況不同星座血型孩子會咋辦?
    原標題:小學測試低年級孩子 遇情況不同星座血型孩子會咋辦?問題來了,如果把星座和孩子的教育問題搭界,80後、90後的父母還能這麼歡樂嗎?   杭州有一所學校,最近就低調地開始了這項「膽大」的研究,從星座和血型的角度了解孩子。   「學校食堂今天中午吃蛋炒飯。如果遇到以下這些情況,你會怎麼辦?」
  • 父母血型影響孩子智商?這兩種血型「強強聯合」,後代智商差不了
    近些年,史丹福大學兒童健康中心的專家提出:父母的血型組合,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孩子的智商水平。父母的血型組合有多強?智商平庸的夫妻倆,生出了一個「學霸寶寶」段先生家的兒子三歲了,在別人家的孩子口齒不清的時候,兒子已經會說好些個簡單的詞語了,而且記憶力特別好,有些詩句教他一兩遍,過幾天還記憶猶新。
  • 孩子血型決定了聰明度?不同血型決定孩子的脾氣秉性,要區分教育
    你別說除了本身的智商遺傳之外,血型和聰明度還真有一定的關係,科學驗證:不同的血型的孩子智商水平也是不同的。 除此之外,AB血型的人擁有A血型和B血型兩大人群的特徵,並且可以有效的發揮這兩項血型優勢,這樣就可以雙方面的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 父母的血型會影響孩子智力?若是這種組合,孩子多半比同齡人聰明
    後來小李在一本書上看到父母的血型會影響到孩子的智商,她這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和丈夫就是O型血和B型血的最佳組合,這樣想來,孩子智商可能天生就很高了。一、父母這種組合的血型,長大後多半很聰明1.O型血和B型血的組合O型血的人在記憶以及模仿能力方面都有著非常優秀的表現,這使得他們更加容易在人群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