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輕量化趨勢的大背景下,一種優良性能的新材料—聚苯硫醚(PPS),讓國內汽車零部件廠商既愛又痛,追求其輕量化的特性,卻又要為其進口高昂的價格買單。國內PPS生產企業的每一次動作,都會引起市場的狂歡。日前,新三板企業珠海長先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先新材」)年產5000噸聚苯硫醚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專家評審順利通過,項目建設已進入設備安裝和調試的最後階段,預計今年8月份可全面試車。
技術先行:瞄準進口替代
聚苯硫醚(PPS)被列為國家「十二五」期間重點發展的新材料,在全球特種工程塑料中用量居第六。耐高溫、耐燃性、耐化學品性以及電氣絕緣性,讓PPS在諸多行業頗受歡迎。一個鮮明的應用是,PPS樹脂經過玻璃纖維、碳纖維、晶須材料、無機填料等增強改性後,其熱變形溫度高於260℃,可在200℃下長期使用,堅韌耐磨,而其密度僅為不鏽鋼的20~25%。在歐洲,汽車用PPS改性量已經成為衡量汽車設計和製造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標誌。
該市場被美國和日本高度壟斷,這也是國內PPS市場面臨的一個現實。聚苯硫醚(PPS)技術門檻高,目前,進口PPS產品的價格達到5~9萬元/噸。在新材料領域深耕十餘年的長先新材董事長楊偉明對此現象頗為痛心,面對全球電子製造向中國轉移的機遇,長先新材發揮自身優勢,2011年底正式立項PPS項目。搭班子,引人才,建實驗室,長先新材先後投入1000餘萬元用於研發,並與暨南大學進行科研合作,緊跟行業尖端技術動態步伐。
楊偉明表示,目前PPS進口產品佔國內產品市場的絕大部分,國內能真正實現千噸級工業化生產的企業相對很少,長先新材剛切入PPS市場,就瞄準5000噸級別,也是基於自身的技術自信。經過5年多1000多次的小試、中試,長先新材已經形成了獨特的生產技術。目前,取得PPS技術專利2項,並獲得了廣東省耐高溫高分子材料工程研究技術中心,技術水平居國際先進水平。由於工藝流程的改進,總體投資不到同行的三分之一。
由於是國家重點支持的新材料,長先新材在PPS上的研發投入,也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在2015年9月份,長先新材獲得「廣東省科學技術廳關於2015年度省協同創新與平臺環境建設專項資金---專題:廣東省耐高溫高分子材料(PPS)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項目」財政專項資金補助100萬元;2016年4月份,獲廣東省經信委「2016年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項目股權投資計劃」1000萬元股權投資額度。加之通過登陸新三板開闢直接融資通道,多方位的資金保障,讓長先新材的PPS項目推進頗為順利。
彎道超車:再造3個長先
「項目經歷了0.5L試驗、12L中試、100L放大中試和1000L小生產試產,5000噸項目即將迎來投產調試……」一路見證,對於PPS項目的每一個重大的時間節點楊偉明都歷歷在目。據他介紹,長先新材PPS項目1000L小生產釜小批量生產出來的產品,經國內幾家大型改性塑料廠家檢測試用,均以優異的參數表現通過檢測。
雖然行業競爭激烈,但長先新材對於自身的實力也有著清醒的認識。楊偉明稱,近年來國內有多家上市公司「上馬」了PPS項目,如新和成(002001)的3000噸纖維級、玖源化學的3000噸纖維級都已建成投產,但成本均偏高,實現盈虧平衡周期較長。長先新新材的工藝總結了美國和日本及國內其它生產技術經驗,產品質量和成本上有較明顯的優勢。
「長先的PPS產品已經得到下遊客戶的認可,並得到3000多萬元的訂貨合同。」楊偉明介紹稱,若按照目前PPS出廠價4-6萬元/噸來計算,長先新材5000噸項目滿產即可貢獻收入2—3億元/年,預計毛利率超過30%,相當於在現有業務模式上再造3個長先。
不僅如此,在PPS項目上,長先新材還懷揣著更為長遠的「野心」。根據楊偉明的介紹,5000噸項目達產後,還將加大資金投入,更深入專業化地對PPS產品線研發,如與下遊客戶聯合開發汽車輕量化品種等,拓展更廣闊的應用空間。
同時,楊偉明還表示,如今企業已經掛牌新三板,登陸資本市場,也希望能多藉助產業資本的力量,共同致力於國內PPS產業的發展,公司計劃在未來3年擴產到20000-30000噸,爭取成為全球本領域的龍頭企業。
(杜雨萌)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zq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