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訊」鴻海總裁郭臺銘:現在年輕人創業,錢不是問題

2021-02-15 你我同行

       7月18日消息,鴻海集團目前正在通過永齡基金會積極培育人才,在其舉辦的首屆「H.Spectrum青年培訓計劃」結業儀式上,鴻海總裁郭臺銘回憶了自己的創業歷程,並就年輕人創業問題發表了看法。

▼以下是郭臺銘發言的部分內容整理:

       郭臺銘回憶稱,鴻海於1974年開始創業,當時正值臺灣推動進口取代的經濟成長時代,鴻海就從電視機旋鈕開始做起,之後逐步擴展到精密模具、精密機械、電子、光學、材料、半導體以及感光元件等領域。

      談到資金問題時,郭臺銘表示,自己創業的第一筆資金是母親通過標會集來的,因為那時候的創業環境與現在完全不一樣,還有票據法的限制,中小企業要取得、調度資金都非常困難。

       郭臺銘稱,後來將公司搬到土城,也是準備萬一票據沒過被送進土城看守所,也可以就近與公司客戶繼續洽談生意。

       而現在的創業環境與之前完全不同,年輕人建立創業團隊融資方式很多,例如可以通過天使投資等方式,憑藉創業計劃書即有機會拿到上千萬元資金,另外,資金本身的利息也很便宜,錢不是關鍵核心的問題。

       郭臺銘認為,年輕人創業最關鍵的還是要看有沒有創業家的精神,要看其背後有沒有決心,現在社會上缺的是有決心有毅力、不成功絕不罷休的年輕創業家,缺的是下定決心的「浴火鳳凰」。

       創業這條路不平坦,要有決心走下去,成功關鍵在人,有創業念頭,也要有核心競爭力,要有堅強的信念,面臨過去無法想像、接踵而來的問題。

       他說,在創業過程中,會面對一連串難以預料的困難,包括法律訴訟在內,也可能會牽涉到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郭臺銘表示,到現在為止,他每天都至少工作16個小時,他也在找人才、找接班人,他要找的是那種打死不退的,希望年輕人和新創團隊都要有這種精神,任何項目交到手裡,就可以成功。

廣東省深圳市「你我同行」微信聯盟推廣委員會

美文  ▎美食 ▎交流  ▎分享  ▎活動  ▎推廣

———————— 合作 / 微信:18826567587

來源  ▎IT之家

合作 ▎微信 18826567587

歡迎點擊右下方  進行評論

相關焦點

  • 劉揚偉接任鴻海董事長!創業45年郭臺銘時代落下帷幕
    鴻海今日召開年度股東大會,會中由呂芳銘主持。郭臺銘在大會一開始時即致辭,表示將淡出鴻海經營,交由經營委員會的九人小組主持日常營運。〞如今我放下鴻海,捨不得。但我不會後悔。〞郭臺銘在股東會後的造勢大會上說。
  • 劉揚偉接棒郭臺銘任鴻海董事長 宣告進入9人小組新時代
    6月21日,鴻海股東大會後,鴻海宣布,劉揚偉接替郭臺銘成為鴻海的新董事長(下圖左下方負責IC的那一位)。
  • 郭臺銘的回答震驚,打工與創業的殘忍區別
    一個幹好一份工作,一個工作自己全乾一個考慮問題簡單,一個考慮問題周全一個收入穩定,一個未來可能成功有人說:創業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並不是說我們就不要去創業了,但一定要三思而後行,有一天你去試了就徹底明白了。也有人說:雖然打工看起來既安全又穩妥,有前面這麼多條的好處,但是就因為最後一條,也要拼盡全力去創業。因為想要獲得更多的財富,只有創業一條道路,一輩子的安穩並不是他的追求。想起鴻海集團創始人郭臺銘的一個故事。
  • 兩岸青年創業論壇 ,許年青人一個未來
    隨著臺灣創業風潮的方興未艾,越來越多的臺灣青年開始投身創業浪潮中。而赴陸創業已成為臺青看重的生涯選項。在此大背景下,深圳市育山科技協會、臺灣經濟日報以及華南臺大校友會(籌)將在5月30日主辦「點亮創業之星,走向全世界,許臺灣年輕人一個未來」兩岸青年創業論壇,剖析兩岸創業發展趨勢,給臺青西進大陸創業更多信心。
  • 郭臺銘失之初選,收之家庭:太太笑得像朵花
    鴻海前董事長郭臺銘與妻子曾馨瑩7月15日深夜,鴻海前董事長郭臺銘黨內初選失利後,在社交平臺上發文,坦言「努力不夠」。據「中時電子報」報導,郭臺銘寫道,「很多人問,是否輸了初選會對參與政治後悔?人生沒有後悔藥,我一生在逆境中求生,在我人生的最後階段,跳出舒適圈不是為了名利,更不是什麼為了鴻海等奇怪的傳言。」他表示,這一段不算長的經歷對他而言是彌足珍貴的一堂課,希望這堂課也能給大家一些啟發,那就是「無論任何時刻,人生不該氣餒,要對自己選擇負責,就算全天下的人會笑你傻、揶揄你,也不要放棄對理想的追求,一個勇者無懼的人生,不容易做,但可以努力做」。
  • 郭臺銘經典語錄語句
    8、大象會跳舞,不是四肢減重了,而是頭腦靈活,方向走對了。  9、輕而易舉的成功,是事業的大忌。  10、人沒有天生的窮命和賤命,只有你是用什麼樣的心態來磨練自己。  11、烏龜一定要知道別把兔子吵醒。相對的,兔子是否肯像烏龜那樣一跑三十年?  12、走出實驗室就沒有高科技,只有執行的紀律。
  • 繼郭臺銘後!鴻海CEO也放出狠話:中國大陸的"世界工廠神話"結束了
    但就在近日,全球最大代工巨頭鴻海集團CEO劉楊偉卻在第二季度財報會上,說了一句「騷話」:「他說「儘管中國大陸仍將在鴻海集團扮演關鍵角色,但中國大陸作為世界工廠的日子已經結束了。」  同時他還提到:「目前相關的製造業都已經開始向東南亞掀起,三星、蘋果等科技巨頭都紛紛開始將相關的生產線轉移至越南、印度等地區;未來鴻海集團也會計劃將更多的生產線轉移至東南亞地區,不僅僅可以避免美國對中國廠商徵收的高額關稅,同時還可以得到更多、更加廉價的勞動力支持。」
  • 【快訊】連續15年營收全臺第一,鴻海科技集團持續為股東創造最大利益
    作為全球最大創新科技製造和技術服務領先者,鴻海將持續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創造企業價值及豐厚報酬回饋股東、貢獻社會。適逢《臺灣地區大型企業排名TOP 5000》邁入五十周年慶,中華徵信所盛大舉辦「CRIF中華徵信所—五十有成智迎百年」慶祝酒會暨產業趨勢論壇,表彰長期傑出排名企業。
  • 【「劉老師說」系列】年輕人找工作
    找工作,並不是說因為你條件很好,你就一定會找到工作。很多時候是一種「緣份」。找到工作,這個工作也不一定適合你;所以找到一個工作,然後做不了多久又換工作的,也大有人在。也有你很喜歡這個工作,你也很想要做,你非常的投入,但是不到一個禮拜老闆就叫你走路。我兒子就是這樣被辭掉的,他第一個工作是在高雄,但是做一個禮拜就被辭職了。
  • 《創客創業導師程天縱的職場力》:「我今天賺到自己的薪水了沒?」從職涯第一天到最後一天的自省
    無論是薪水、能力,或是同事的尊敬和老闆的器重,都必須是你要自己努力去「贏得」的。如果初入職場的年輕人有這種心態,所有老闆都會搶著僱用你——這是一堂價值千萬的課!在前面〈自己爬上巨人的肩膀:踏入職場的艱辛旅程〉一文中,我在「給初入職場年輕人的幾句話」這一節裡說到:學校畢業後,找到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時,應該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 獨家丨初心資本李雨珊&田江川,打造年輕人的創業圈!
    持續的去打造一個圈層的感覺,讓他覺得我是在這個圈層裡面,可以找到跟我一樣有特殊才華,且為創業而生的人。這一塊是我們這波年輕的群體聚集在一起產生的力量。「何為「初心」?」李雨珊表示:作為項目而言的話創業也不要忘記自己為什麼出發,因為大家知道創業過程中是很艱苦的,你會遇見很多很多困難。
  • Stanley Tang:YC 創業第八課,創業要學會「吃力不討好」
  • 「她說」職場限定版第三期 - 創業
    CRN拉拉活動策劃小組的王牌欄目之一:「她說」嘉賓分享會,不知不覺已經走到了第三期!在這一期我們請來了一位有著豐富digital marketing 經驗的創業者。如果你有創業的想法或正在創業的過程中摸爬滾打,一定要來聽聽「她」怎麼說。從職場小白到建立自己的公司,一個成功的創業者不僅需要努力與機遇,更需要堅韌的心智。今天的嘉賓將敞開心扉與我們分享創業過程中的寶貴經驗。
  • 談年輕人創業
    今天和你分享的內容是《談年輕人創業》。內容出自於聖嚴法師心靈修行課堂《工作好修行38則職場智慧》▾  點擊收聽有驚喜  ▾朗誦:李豔談年輕人創業受到中國人「寧為雞首,不為牛後」觀念的影響,很多年輕人剛出社會就躍躍欲試,想一圓老闆夢。
  • 被郭臺銘罵紅?臺灣博士賣雞排的秘訣在於「不要臉」
    但一說博士雞排,很多人立刻會想到2013年鴻海董事長郭臺銘曾在媒體上罵他,念到臺灣政大法律系、政大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博士班卻去賣雞排,根本是「浪費教育資源」、「應該課人才浪費稅」。四年後的今日,話題淡去,但攤前感謝郭臺銘的布條仍在,博士雞排也陸續開出臺中豐原、潭子、大雅3家直營店,及臺中力行、桃園內壢、苗慄銅鑼、新竹中華4家加盟店,同時娶得年輕12歲的嬌妻。
  • ​現在的年輕人怎麼都愛縮寫
    (In case you don’t know,它們的意思分別是「對不起、真情實感、你媽死了、朋友圈、不好意思、瑟瑟發抖、小姐姐」。)今天的三三英語教室,就給大家介紹幾個外國年輕人常用的縮寫(acronym)。
  • 「硬創公開課5」英萊合創彭林:用技術工具和數據管理推動創業公司前行
    在雷鋒網8月29日舉行的「硬創公開課5」深圳站上,英萊合創CEO彭林作為嘉賓之一上臺進行了演講,在他看來,公司在創業初期溝通的效率是非常重要的,而用技術工具和數據管理則能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從而推動創業公司前行。
  • World Gym總裁教你如何輕鬆管理員工6000人
    臺灣外商第一大健身品牌World Gym健身俱樂部,目前有2500多位個人教練以及員工6000人,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年輕人,如何管理那麼多年輕的教練以及給年輕人的建議
  • 我的「生產力工具消費觀」
    怎樣減少「買買買」帶來的愧疚感最近的一段經歷在掏完10萬定金買Tesla Model X之後,我發現到3月交車之前,我還得準備至少50萬,包含首付的尾款和稅與保險。之後因為每個月要至少再還1.4萬到2萬(取決於貸款三年還是五年)。我在內心告訴自己,最近幾個月手要緊一些。不要花的錢要少花。